膽囊頸部結石超聲診斷影像學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8-30 03:27
目的探討超聲在膽囊頸部結石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我院2011年至2019年彩超診斷為膽囊頸部結石的201例患者的超聲聲像圖特征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普外科接受保膽取石手術時得以證實。結果 201例膽囊頸部結石中有96例出現(xiàn)膽囊體積增大并積液,占47%;176例出現(xiàn)膽囊壁增厚,占87%;47例出現(xiàn)膽泥團,占23%;35例出現(xiàn)膽囊縮小,占17%;145例出現(xiàn)膽絞痛發(fā)作史,占72%。結論在膽囊頸部結石的診斷中,當超聲檢查出現(xiàn)以下幾點應高度提示膽囊頸部結石的可能性:(1)膽囊體積增大合并積液;(2)膽囊壁明顯增厚,膽汁暗區(qū)呈云霧狀改變;(3)膽囊腔內有多個膽泥團;(4)膽囊縮小,膽囊內僅見極少許膽汁;(5)有反復發(fā)作的膽絞痛病史。要重點觀察膽囊頸部情況,以提高膽囊頸部結石的檢出率,減少漏診。
【文章來源】: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雜志. 2020,8(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膽囊管或膽囊頸機械性阻塞患者超聲圖像
膽囊結石典型的超聲表現(xiàn)一般具備以下3個特征:(1)膽囊腔內出現(xiàn)穩(wěn)定的強光團;(2)伴有聲影;(3)改變體位時結石回聲光團依重力方向移動。而膽囊頸部結石由于位置特殊,往往不同時具備上述3個特征[4-9],再加上部分患者腸氣干擾、肥胖、結石直徑太小、超聲聲束投射不當?shù)仍,使得超聲診斷較為困難,極易造成漏診和誤診。故此,我們對201例膽囊頸部結石患者超聲聲像圖特征進行回顧性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當結石嵌頓于膽囊頸部時,會引起膽囊頸的機械性阻塞,導致膽囊腫大,此時由于囊壁與結石緊密接觸,結石的強回聲團變得不明顯,聲像圖僅表現(xiàn)為膽囊形態(tài)明顯腫大積液(見圖1A、1B)。此時應囑患者采取右前斜位,并屏住呼吸,探頭沿膽囊頸部至膽總管處探查,著重觀察膽囊哈氏囊內或頸管處,如有結石梗阻時,膽囊頸管處稍擴張,并可探及強光團回聲,強光團聲影可不明顯,移動體位時強光團無隨體位改變移動。(2)由于膽囊管或膽囊頸的機械性阻塞,導致膽汁濃縮,濃縮膽汁排出受阻時,又引起膽囊壁水腫、發(fā)炎,聲像圖表現(xiàn)為膽囊壁均勻性增厚,伴有水腫者囊壁呈雙邊征,膽汁暗區(qū)內充滿密集細小光點,呈云霧狀改變,透聲性差(見圖2A、2B),部分患者于膽囊腔內形成膽泥團,可呈形態(tài)不規(guī)則的中等回聲團塊,移動體位可見其變形移位,此時要充分考慮到膽囊頸部結石梗阻可能,要多切面多體位著重觀察膽囊頸管處,此時由于結石位置較低,并受腸氣干擾,聲影可不明顯,僅見強光團呈慧星尾征改變(見圖2C、2D、2E)。(3)當結石嵌頓于膽囊頸部或膽囊管時,致濃縮膽汁排出受阻,較易引起急性膽囊炎。當急性膽囊炎發(fā)作后,膽囊黏膜遭到不同程度破壞,進而導致膽囊壁增厚,肌纖維萎縮,可使膽囊萎縮變小,膽囊腔縮小,膽囊腔內僅探及少許膽汁暗區(qū),此時聲像圖表現(xiàn)為膽囊縮小、張力低、形態(tài)狹長,囊壁毛糙增厚,膽囊僅探及少許膽囊暗區(qū)(見圖3),此時應采取多切面多體位探查,特別是右前斜位,仔細觀察膽囊頸部處,本組有10例患者出現(xiàn)此種情況。(4)部分患者由于腸氣干擾、過度肥胖及結石直徑太小等原因,致頸部結石顯示模糊,本組病例中有42例結石直徑在0.5~0.8 cm區(qū)間,可適當降低增益條件,遠程補償不宜過大,有條件可采用扇形探頭于肋間掃查以擴大掃查面,及采用變換體位等多種方法進行檢查。由于膽囊炎癥,膽囊頸部囊壁與結石緊密接觸,無膽汁充盈,從而發(fā)生粘連和嵌頓,其結石強回聲不易顯示,加之膽囊頸部呈折疊狀,且此處結石易與血管壁重疊影像混淆,給診斷造成困難。膽囊頸部結石并梗阻時均為急腹癥就診,空腹不完全,而且患者反復呻吟而致胃腸道內大量氣體充填,腸腔內特別是十二指腸內氣體易與膽囊頸部聲影重疊而難于診斷,同時由于操作者滿足于膽囊炎的診斷,主觀上忽視膽囊頸部嵌頓結石的存在而造成漏診。因此,當超聲檢查時出現(xiàn)以下幾點應高度提示膽囊頸部結石的可能性:(1)膽囊體積增大合并積液;(2)膽囊壁明顯增厚,膽汁暗區(qū)呈云霧狀改變;(3)膽囊腔內有多個膽泥團;(4)膽囊萎縮變小,膽囊腔縮小,膽囊腔內僅探及少許膽汁暗區(qū);(5)有反復發(fā)作的膽絞痛病史。
圖2 膽囊管或膽囊頸機械性阻塞患者超聲圖像作為超聲醫(yī)生不可急于求成,對于有膽絞痛發(fā)作史患者,同時膽囊聲像圖有以上特征表現(xiàn)時,要著重觀察膽囊頸部情況,以提高膽囊頸部結石的檢出率,減少漏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胸膝位超聲探查膽囊頸部結石的應用價值探討[J]. 夏建芳.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06)
[2]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經(jīng)肝膽囊穿刺引流術治療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膽囊炎3例并文獻復習[J]. 奚黎婷,許春芳. 江蘇醫(yī)藥. 2019(01)
[3]高危膽囊頸部結石并嵌頓60例[J]. 鐘桂紅,簡以增,韓建. 贛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6(03)
[4]膽囊頸部小結石25例B超診斷分析[J]. 雷靜.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5(24)
[5]膽道系統(tǒng)結石的超聲診斷[J]. 趙利梅.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18)
[6]淺析超聲在不同類型膽囊結石診斷中的應用[J]. 張雪青,董建斌.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11)
[7]膽囊結石的超聲診斷價值[J]. 王曉霞,常之艷. 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刊). 2012(12)
[8]21例膽囊頸部小結石的B超診斷體會[J]. 孔彥,劉正然,榮敏,彭月英.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0(16)
[9]膽囊頸部結石的超聲診斷分析[J]. 吳秀艷,劉舜輝,劉倚河. 實用醫(yī)技雜志. 2008(24)
本文編號:3371965
【文章來源】: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雜志. 2020,8(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膽囊管或膽囊頸機械性阻塞患者超聲圖像
膽囊結石典型的超聲表現(xiàn)一般具備以下3個特征:(1)膽囊腔內出現(xiàn)穩(wěn)定的強光團;(2)伴有聲影;(3)改變體位時結石回聲光團依重力方向移動。而膽囊頸部結石由于位置特殊,往往不同時具備上述3個特征[4-9],再加上部分患者腸氣干擾、肥胖、結石直徑太小、超聲聲束投射不當?shù)仍,使得超聲診斷較為困難,極易造成漏診和誤診。故此,我們對201例膽囊頸部結石患者超聲聲像圖特征進行回顧性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當結石嵌頓于膽囊頸部時,會引起膽囊頸的機械性阻塞,導致膽囊腫大,此時由于囊壁與結石緊密接觸,結石的強回聲團變得不明顯,聲像圖僅表現(xiàn)為膽囊形態(tài)明顯腫大積液(見圖1A、1B)。此時應囑患者采取右前斜位,并屏住呼吸,探頭沿膽囊頸部至膽總管處探查,著重觀察膽囊哈氏囊內或頸管處,如有結石梗阻時,膽囊頸管處稍擴張,并可探及強光團回聲,強光團聲影可不明顯,移動體位時強光團無隨體位改變移動。(2)由于膽囊管或膽囊頸的機械性阻塞,導致膽汁濃縮,濃縮膽汁排出受阻時,又引起膽囊壁水腫、發(fā)炎,聲像圖表現(xiàn)為膽囊壁均勻性增厚,伴有水腫者囊壁呈雙邊征,膽汁暗區(qū)內充滿密集細小光點,呈云霧狀改變,透聲性差(見圖2A、2B),部分患者于膽囊腔內形成膽泥團,可呈形態(tài)不規(guī)則的中等回聲團塊,移動體位可見其變形移位,此時要充分考慮到膽囊頸部結石梗阻可能,要多切面多體位著重觀察膽囊頸管處,此時由于結石位置較低,并受腸氣干擾,聲影可不明顯,僅見強光團呈慧星尾征改變(見圖2C、2D、2E)。(3)當結石嵌頓于膽囊頸部或膽囊管時,致濃縮膽汁排出受阻,較易引起急性膽囊炎。當急性膽囊炎發(fā)作后,膽囊黏膜遭到不同程度破壞,進而導致膽囊壁增厚,肌纖維萎縮,可使膽囊萎縮變小,膽囊腔縮小,膽囊腔內僅探及少許膽汁暗區(qū),此時聲像圖表現(xiàn)為膽囊縮小、張力低、形態(tài)狹長,囊壁毛糙增厚,膽囊僅探及少許膽囊暗區(qū)(見圖3),此時應采取多切面多體位探查,特別是右前斜位,仔細觀察膽囊頸部處,本組有10例患者出現(xiàn)此種情況。(4)部分患者由于腸氣干擾、過度肥胖及結石直徑太小等原因,致頸部結石顯示模糊,本組病例中有42例結石直徑在0.5~0.8 cm區(qū)間,可適當降低增益條件,遠程補償不宜過大,有條件可采用扇形探頭于肋間掃查以擴大掃查面,及采用變換體位等多種方法進行檢查。由于膽囊炎癥,膽囊頸部囊壁與結石緊密接觸,無膽汁充盈,從而發(fā)生粘連和嵌頓,其結石強回聲不易顯示,加之膽囊頸部呈折疊狀,且此處結石易與血管壁重疊影像混淆,給診斷造成困難。膽囊頸部結石并梗阻時均為急腹癥就診,空腹不完全,而且患者反復呻吟而致胃腸道內大量氣體充填,腸腔內特別是十二指腸內氣體易與膽囊頸部聲影重疊而難于診斷,同時由于操作者滿足于膽囊炎的診斷,主觀上忽視膽囊頸部嵌頓結石的存在而造成漏診。因此,當超聲檢查時出現(xiàn)以下幾點應高度提示膽囊頸部結石的可能性:(1)膽囊體積增大合并積液;(2)膽囊壁明顯增厚,膽汁暗區(qū)呈云霧狀改變;(3)膽囊腔內有多個膽泥團;(4)膽囊萎縮變小,膽囊腔縮小,膽囊腔內僅探及少許膽汁暗區(qū);(5)有反復發(fā)作的膽絞痛病史。
圖2 膽囊管或膽囊頸機械性阻塞患者超聲圖像作為超聲醫(yī)生不可急于求成,對于有膽絞痛發(fā)作史患者,同時膽囊聲像圖有以上特征表現(xiàn)時,要著重觀察膽囊頸部情況,以提高膽囊頸部結石的檢出率,減少漏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胸膝位超聲探查膽囊頸部結石的應用價值探討[J]. 夏建芳.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06)
[2]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經(jīng)肝膽囊穿刺引流術治療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膽囊炎3例并文獻復習[J]. 奚黎婷,許春芳. 江蘇醫(yī)藥. 2019(01)
[3]高危膽囊頸部結石并嵌頓60例[J]. 鐘桂紅,簡以增,韓建. 贛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6(03)
[4]膽囊頸部小結石25例B超診斷分析[J]. 雷靜.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5(24)
[5]膽道系統(tǒng)結石的超聲診斷[J]. 趙利梅.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18)
[6]淺析超聲在不同類型膽囊結石診斷中的應用[J]. 張雪青,董建斌.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11)
[7]膽囊結石的超聲診斷價值[J]. 王曉霞,常之艷. 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刊). 2012(12)
[8]21例膽囊頸部小結石的B超診斷體會[J]. 孔彥,劉正然,榮敏,彭月英.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0(16)
[9]膽囊頸部結石的超聲診斷分析[J]. 吳秀艷,劉舜輝,劉倚河. 實用醫(yī)技雜志. 2008(24)
本文編號:33719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3719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