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強放療治療鼻咽癌的系統(tǒng)評價
本文關鍵詞:調強放療治療鼻咽癌的系統(tǒng)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調強放射治療(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是三維適形放療(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中的先進技術,IMRT可有效改善腫瘤靶區(qū)劑量的適形度,同時降低周圍危及器官的受照劑量,但各臨床研究報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結果并不一致。因此,本研究旨在采用系統(tǒng)評價的方法,對比較IMRT與常規(guī)放療(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 CRT)治療首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或半隨機對照試驗進行全面的檢索和評價,以明確IMRT治療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臨床實踐提供循證醫(yī)學證據(jù)。 方法計算機檢索VIP(1989~2014.3)、CBM(1978-2014.3)、萬方(1997~2014.3)、CNKI(1994~2014.3)、Cochrane Library(2014.3)、PubMed(1966~2014.3)、 EMBASE(1974~2014.3)等中英文數(shù)據(jù)庫,同時輔助會議論文等灰色文獻檢索,納入IMRT與CRT對比治療鼻咽癌的RCTs或半隨機對照試驗。兩名研究者獨立的對納入研究進行篩選、質量評價、資料提取及統(tǒng)計分析。 結果最終納入24篇RCTs(英文4篇,中文20篇),共包括2385例患者。有效性分析結果顯示:與CRT相比,采用IMRT治療鼻咽癌可顯著提高近期有效率(RR=1.30,95%CI:1.17-1.46,P0.00001)。IMRT可顯著提高1年(RR=1.08,95%CI:1.02-1.15, P=0.007)、2年(RR=1.23,95%CI:1.11-1.36, P<0.0001)和5年(RR=1.19,95%CI:1.08-1.31,P=0.0004)生存率;顯著提高2年(RR=1.21,95%CI:1.11-1.32,P<0.0001)、4年(RR=1.25,95%CI:1.01-1.55,P=0.04)局部控制率;并顯著提高1年(RR=1.06,95%CI:1.00-1.12,P=0.04)和2年(RR=1.15,95%CI:1.04-1.27,P=0.005)無遠處轉移生存率。安全性分析結果顯示:與CRT相比,IMRT可顯著降低患者急性期2級以上口干(RR=0.56,95%CI:0.44-0.72,P<0.00001)、2級以上口腔黏膜反應(RR=0.83,95%CI:0.73-0.94,P=0.003)、2級以上皮膚反應(RR=0.54,95%CI:0.41-0.72,P<0.0001)的發(fā)生率,IMRT可降低治療后患者遠期口干(RR=0.51,95%CI:0.33-0.77, P=0.001)、張口受限(RR=0.33,95%CI:0.13-0.87,P=0.02)和顳葉病變(RR=0.59,95%CI:0.42-0.85,P=0.004)的發(fā)生率,而且IMRT可顯著減輕放療后刺激性全唾液流速和刺激性腮腺唾液流速的下降。此外,IMRT有縮短治療時間但增加治療費用的趨勢。 結論現(xiàn)有證據(jù)表明,與常規(guī)放療相比,調強放療可顯著提高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療效,并明顯改善其長期生存,而且調強放療可更好的可保護唾液腺功能,顯著減輕放療急性期及放療后遠期并發(fā)癥。因此,調強放療推薦作為鼻咽癌患者的首選放療方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并繼續(xù)開展相關研究。
【關鍵詞】:調強放療 放射治療 鼻咽癌 Meta分析 系統(tǒng)評價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9.63;R730.55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前言9-12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12-20
- 2.1 技術路線和流程12
- 2.2 納入和排除標準12-13
- 2.3 檢索策略13-14
- 2.4 文獻篩選14-15
- 2.5 資料提取15
- 2.6 質量評價15-16
- 2.7 統(tǒng)計與分析16-20
- 第三章 結果20-30
- 3.1 檢索結果20-21
- 3.2 一般情況和質量評價21-22
- 3.3 Meta分析結果22-30
- 第四章 討論30-36
- 第五章 主要結論和研究展望36-38
- 5.1 主要結論36
- 5.2 研究展望36-38
- 參考文獻38-43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43-44
- 致謝44-45
- 附錄45-50
- 附錄一 檢索式45-48
- 附錄二 資料提取表48-50
- 附錄三 縮略式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瑜;林志安;潘建基;鄭茁;楊凌;林少俊;鄭飛;;初治鼻咽癌調強放療與常規(guī)放療的同期對照研究[J];癌癥;2009年11期
2 沈君姝;王健琪;張宜勤;翟振宇;荊西京;;頭頸部腫瘤調強放療中擺位偏差的測量與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12期
3 袁承浪;盧任根;官春紅;;鼻咽癌調強適形放療中口、咽粘膜副反應臨床觀察[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 施華球;葉建明;王祥財;;鼻咽癌調強放療和常規(guī)放療急性不良反應的臨床觀察[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5 張質鋼;張秋寧;王道英;王小虎;;調強適形放療治療鼻咽癌的系統(tǒng)評價[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3年05期
6 陸亞梅;吳建亭;倪賽楠;;鼻咽癌調強放療和常規(guī)放療急性反應觀察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年20期
7 雷新,楊曉霞,王東,胡南,劉巖海;鼻咽癌調強放療和常規(guī)放療早期反應的對照觀察[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5年11期
8 黃毅超;劉云軍;肖麗;何宛謙;;調強適形放射治療與常規(guī)放療聯(lián)合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年12期
9 李新;;早期鼻咽癌調強放療與常規(guī)放療副反應對比[J];中外醫(yī)療;2009年28期
10 崔曉佳;葛琴;謝國棟;蔡晶;吳建亭;黃燦紅;;鼻咽癌常規(guī)放療和調強放療致皮膚損傷的對比分析[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4期
本文關鍵詞:調強放療治療鼻咽癌的系統(tǒng)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77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1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