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層螺旋CT冠脈血管造影在冠脈狹窄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5-09 14:05
目的探討64層螺旋CT在冠狀動脈狹窄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入選了60名臨床上具有高危因素的可疑及已確診的擬行冠狀動脈造影的冠心病人,在有創(chuàng)血管造影前一天先進行對比劑增強的64排CT檢查,其檢查結果與有創(chuàng)冠狀動脈結果進行對照。根據(jù)有創(chuàng)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將病人分為兩組:高危組和低危組。高危組:至少有一支冠狀動脈狹窄程度>50%的病人為高位組;所有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均<50%的病人為低危組。另設正常對照組。對冠心病高危組和低危組及正常對照組的鈣化積分進行比較。結果共780個節(jié)段中,712個節(jié)段能滿足管腔評價(每例均對冠狀動脈的13個節(jié)段進行分析),68個節(jié)段因嚴重鈣化、運動偽影無法對管腔進行評價。以有創(chuàng)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為金標準,64層CT在檢測狹窄程度方面,測定狹窄程度分別<50%、>50%、>75%的病變的敏感性分別是75%、81%、88%,特異性達97%。冠狀動脈管壁鈣化程度分析顯示,同一個年齡段人群,冠心病高危組鈣化積分明顯高于低危組,低危組鈣化積分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1)。結論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與鈣化積分結合可作為評價、篩查冠狀動脈狹窄的一種...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2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64層CT檢查方法
1.3 圖像后處理
1.4 導管法冠狀動脈造影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第二章 結果
1.1 64層CT與ICA相比判斷冠脈管腔狹窄程度的準確性
1.2 冠心病高危組、低危組與正常對照組管壁鈣化情況的不同
第三章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177437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2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64層CT檢查方法
1.3 圖像后處理
1.4 導管法冠狀動脈造影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第二章 結果
1.1 64層CT與ICA相比判斷冠脈管腔狹窄程度的準確性
1.2 冠心病高危組、低危組與正常對照組管壁鈣化情況的不同
第三章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1774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1774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