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在門靜脈成像的臨床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03 14:08
目的探討多層螺旋CT門靜脈成像中血管的成像特點和對比劑不同參數的選擇對肝臟門靜脈成像質量的影響,確定其中影響門靜脈成像質量的主要因素以及對臨床的指導價值。方法選擇行肝臟CT增強掃描的患者120例,按對比劑參數的不同將其隨機分為4組(每組30例),各組采用的對比劑濃度、劑量和注射速率分別為:A組300mgI、ml.100 ml.3.5ml/s;B組300mgI/ml.100ml、4.5ml/s;C組300 mgI/ml. 85 ml、3.5ml/s:D組350 mgI/ml.86ml、3.5ml/s.觀察四組肝門靜脈,選擇門脈期同一層面為感興趣區(qū),分別測量四組門脈主干CT值和肝實質CT值,將A組同B組、C組、D組做對照分析;將所得二維圖像采用西門子后處理軟件對門靜脈行MIP(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VR(Volume rendering technology),SSD(shaded surface display)處理。觀察門靜脈VR并結合SSD.MIP成像圖像的質量并進行評分。統(tǒng)計處理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包。結果120例患者行肝臟增強掃描均獲得成功。在顯示門靜脈分支清晰程度上:A組和B組,A組和D組在統(tǒng)計學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O.05);而A組和C組在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O.05)。在門靜脈主干與同層肝臟實質的密度差上:A組與其它各組之間在統(tǒng)計學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對四組患者同一層面門脈主干CT測量值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后,結果顯示:A組與B組、A組與D組門脈主干CT值均無顯著性差異(PO.05);而A組與C組門脈主干CT值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1.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是一種快速、準確、非損傷性的血管成像檢查方法,通過多種后處理方法,能準確的顯示肝門靜脈解剖與變異,對手術的可行性與手術方式的選擇提供有效的參考,同時為肝移植等提供更多重要的信息。2.本研究表明,肝門靜脈的強化主要取決于回流到門靜脈的對比劑中碘總量,因此肝門靜脈成像掃描要保證足夠的碘總量。3.對于肝臟門靜脈成像本研究推薦采用對比劑(300 mgI/ml)100 ml、對比劑注射速率3.5ml/s。
【學位單位】: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R816.5
【文章目錄】: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素材收集
1.1 研究資料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2.2 排除標準
1.3 病人情況
1.4 設備及材料
1.5 研究方法
1.5.1 CT掃描及后處理
1.5.2 圖像整理和存儲
1.6 圖像分析方法
1.7 對比方法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四組患者門靜脈成像質量
討論
1 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的優(yōu)勢
1.1 CT成像的基本原理
1.2 64層螺旋CT的優(yōu)勢
1.2.1 縱軸覆蓋范圍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各向同性掃描成為現實
1.2.2 64螺旋層CT各向同性掃描的優(yōu)勢
2 64層螺旋CT門靜脈成像技術探討
2.1 延遲時間的選擇
2.2 對比劑的優(yōu)化選擇
2.3 圖像后處理技術中重要參數的選擇
2.4 圖像后處理技術的選擇
2.4.1 多平面重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
2.4.2 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
2.4.3 表面遮蓋顯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
2.4.4 容積成像(Volume Rendering;VR)
3 門靜脈血管成像的特點
4 門靜脈成像的質量保證
5 不同對比劑應用參數對門靜脈增強效果的影響
5.1 對比劑的注射速率對門靜脈系統(tǒng)成像質量的影響
5.2 對比劑的注射劑量對門靜脈系統(tǒng)成像質量的影響
5.3 碘總量對門靜脈系統(tǒng)成像質量的影響
6 本研究的不足
7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論文著作
詳細摘要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68677
【學位單位】: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R816.5
【文章目錄】: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素材收集
1.1 研究資料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2.2 排除標準
1.3 病人情況
1.4 設備及材料
1.5 研究方法
1.5.1 CT掃描及后處理
1.5.2 圖像整理和存儲
1.6 圖像分析方法
1.7 對比方法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四組患者門靜脈成像質量
討論
1 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的優(yōu)勢
1.1 CT成像的基本原理
1.2 64層螺旋CT的優(yōu)勢
1.2.1 縱軸覆蓋范圍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各向同性掃描成為現實
1.2.2 64螺旋層CT各向同性掃描的優(yōu)勢
2 64層螺旋CT門靜脈成像技術探討
2.1 延遲時間的選擇
2.2 對比劑的優(yōu)化選擇
2.3 圖像后處理技術中重要參數的選擇
2.4 圖像后處理技術的選擇
2.4.1 多平面重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
2.4.2 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
2.4.3 表面遮蓋顯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
2.4.4 容積成像(Volume Rendering;VR)
3 門靜脈血管成像的特點
4 門靜脈成像的質量保證
5 不同對比劑應用參數對門靜脈增強效果的影響
5.1 對比劑的注射速率對門靜脈系統(tǒng)成像質量的影響
5.2 對比劑的注射劑量對門靜脈系統(tǒng)成像質量的影響
5.3 碘總量對門靜脈系統(tǒng)成像質量的影響
6 本研究的不足
7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論文著作
詳細摘要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吳東,周康榮,陳祖望;螺旋CT門靜脈造影延遲時間的合理選擇[J];臨床放射學雜志;1999年05期
2 張皓;韓銘鈞;章作銓;王穎;秦培鑫;劉小彬;何燕麗;鐘國梅;;MDCT肺動脈成像:不同注射速率對周圍肺動脈顯示的影響[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7年06期
3 劉凱,柳澄,陳青華,鞏若箴,夏冰;顳骨高分辨率CT各向同性的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5年01期
4 楊誠,周翔平,宋彬,閔鵬秋,劉榮波,陳憲,黃娟,徐劍英;正常人肝臟門靜脈系統(tǒng)螺旋CT血管成像掃描時相的優(yōu)化[J];中華放射學雜志;1999年04期
5 劉寧;Budd-Chiari綜合征誤診誤治132例原因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年02期
6 劉學靜,武樂斌,柳澄,王道萍,王麗君;多層螺旋CT門靜脈造影術準直與螺距匹配及重建方法優(yōu)化選擇[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4年12期
本文編號:28686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8686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