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超聲心動圖對擴張性心肌病的預后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0-09-27 15:52
   目的:評價應用超聲心動圖技術對擴張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診斷及預后評估的價值,并探討超聲心動圖與心電圖技術對DCM長期預后的指導意義。 方法:選擇2004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218例有完整超聲心動圖資料、心電圖及臨床資料的DCM患者進行回顧分析和隨訪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69例、女性患者49例,男/女=3.4/1,平均年齡為58.82±14.50歲。所有患者均行超聲心動圖和常規(guī)12導聯(lián)心電圖(EKG)檢查,在胸骨旁左室短軸乳頭肌水平切面,應用M型超聲分別測量室間隔舒張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張末期厚度(LVPWd)、左室最大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和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根據(jù)校正的Teichholtz公式計算左室收縮末容積(LVESV)及左室舒張末容積(LVEDV),左室收縮功能指標(LVEF)。在胸骨旁四腔切面或大動脈短軸切面,應用連續(xù)多普勒顯示三尖瓣返流頻譜,測量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VT_I),用以估測最大肺動脈收縮壓(PASP)。選擇治療一周以上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后,心功能由Ⅳ級(NYHA分級)提高一級或以上的DCM患者共44名,其中男性38例,女性6例,平均年齡56.76±15.23歲,進行治療前后的超聲心動圖對比分析。通過電話隨訪或查找病歷記錄,對比研究了58例DCM患者,根據(jù)存活時間分為兩組,其中存活時間小于12個月為死亡組,共2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6例,平均年齡53.23±10.09歲;存活時間30個月或以上的DCM患者30例為存活組,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平均年齡56.31±12.34歲,對以上患者初診時的超聲心動圖及心電圖的分別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1.對DCM患者的回顧分析,DCM患者超聲心動圖測量指標:IVSd為(8.41±2.09mm)、LVEDd為(68.21±8.34mm)、LVPWd為(9.15±1.86mm)、LVEF為(31.05±9.84%)、PASP為(51.23±12.37mmHg);2.應用超聲心動圖對DCM患者進行治療前后的評價分析,各指標變化為IVSd:(-0.5±1.85,P>0.05)、LVEDd:(-0.9±5.29,P>0.05)、LVPWd:(0.18±1.87,P>0.05)、LVEF:(1.82±10.95,P>0.05)、PASP:(-12.95±9.11,P<0.001);3.應用超聲心動圖及心電圖對DCM患者遠期預后預測價值的對比分析,存活組與死亡組的超聲心動圖各指標比較:IVSd:(5.01±1.33mm vs 8.20±2.04mm,P>0.05),LVEDd:(70.64±7.61mm vs 71.04±10.30mm,P>0.05),LVPWd:(8.9±1.40mm vs 9.4±1.64mm,P>0.05),LVEF:(27.14±8.08mm vs 30.67±8.52mm,P>0.05),PASP:(55.29±15.60mmHg vs 52.00±16.56mmHg,P>0.05)。存活組與死亡組的心電圖對比分析結果: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例數(shù):(5 vs 19,χ~2=15.64,P<0.001)、心房顫動(AF)例數(shù):(12 vs 10,χ~2=0.11,P>0.05)、頻發(fā)室性早搏(FPVC)例數(shù):(4 vs 9,χ~2=2.95,P<0.01)。 結論:1.超聲心動圖可發(fā)現(xiàn)心臟結構變化及血流動力學變化,是臨床診斷DCM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2.超聲心動圖各項指標中通過三尖瓣返流估測的PASP是反映DCM患者近期轉歸的有用指標;3.超聲心動圖測量指標IVSd、LVDEd、LVPWd、LVEF及PASP不能反映DCM的長期預后,而心電圖檢查可反映其長期預后。
【學位單位】:泰山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R445.1;R542.21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號說明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附圖
參考文獻
綜述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萍,孟繁波,何敏,孫文偉,趙林陽,周方鈞;人重組生長激素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2年06期

2 莊霖鵬;溫麗文;林映蓮;;106例擴張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分析[J];河北醫(yī)學;2006年07期

3 牟德華,宋麗絢,張憲芳;擴張型心肌病36例診療體會[J];臨床薈萃;2000年03期

4 廖玉華,王朝暉,涂源淑,張金枝;擴張型心肌病的分期及其臨床意義[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0年03期

5 王齊冰,楊英珍,陳瑞珍,魏盟,童步高,何梅先,蔡乃繩,陳灝珠;擴張型心肌病左心腔大小及其臨床意義[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0年10期

6 ;全國心肌炎、心肌病專題研討會紀要[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1995年06期

7 劉霞;Zhou SH;邱慷;朱旭峰;徐少波;;擴張型心肌病的心電圖改變[J];臨床心電學雜志;2005年04期

8 周裔忠,祝善俊,于林君,李振魁,王江;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心率變異性變化及其與心臟舒縮功能相關性研究[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4年01期

9 沈學東;心肌病的超聲診斷[J];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1994年03期

10 張彤;劉超;楊俊;張翔;李文;;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擴張型心肌病42例3個月隨訪[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年16期



本文編號:28280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8280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3b7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