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矢狀竇引流橋靜脈和腦靜脈顱外回流通道的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發(fā)布時間:2020-07-18 13:43
【摘要】: 目的結合課題組的前期顯微解剖研究結果,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觀察上矢狀竇引流橋靜脈以及體位和呼吸運動對腦靜脈顱外回流通道的影響,為后續(xù)的腦靜脈血流動力學研究提供新的參考數(shù)據(jù),并為相關疾病機理的探討提供形態(tài)學和血流動力學依據(jù)。 方法1、選取20例因顱外傷或腦腫瘤行神經(jīng)外科開顱手術,術后一年擬行顱骨修補術且一般狀況良好的患者,采用彩超經(jīng)術后骨窗觀測上矢狀竇引流橋靜脈的形態(tài)學和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2、選取20例青年健康志愿者,采用彩超觀測頸內(nèi)靜脈不同部位(最低點、中點和最高點)、不同側別(左側、右側)的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觀測頸內(nèi)靜脈(中點)和椎靜脈在不同體位和不同中心靜脈壓(呼吸運動)影響下的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變化情況。 結果1、上矢狀竇引流橋靜脈的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①橋靜脈集中分布在上矢狀竇的前段和后段,冠狀縫附近的上矢狀竇少見橋靜脈注入。將橋靜脈分為前段組和后段組兩組,其中前段橋靜脈數(shù)目為3.1±1.4支,直徑為2.7±0.7 mm,注入角度為96±33°,平均血流速度為10.0±2.8 cm/s,血流量為28.21±14.88 ml/min;后段組橋靜脈平均數(shù)目為5.8±1.0支,直徑為3.2±1.2 mm,注入角度為41±24°,平均血流速度為11.4±2.8 cm/s,血流量為48.12±38.13 ml/min。與前段組相比較,后段組橋靜脈的數(shù)目較多,直徑較大,注入角度較小,血流速度較快,血流量較大。②與課題組前期顯微解剖結果比較,所測橋靜脈數(shù)目較少,直徑較大;與前期最敏感的影像學檢查手段——DSA觀測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③橋靜脈逆行注入硬腦膜竇時,注入處附近的上矢狀竇和橋靜脈內(nèi)局部出現(xiàn)湍流。2、腦靜脈顱外回流通道的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①頸內(nèi)靜脈最低點的橫截面積、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均較中點和最高點大,頸內(nèi)靜脈在頸內(nèi)動脈起始處(中點)及其水平面以上部分的血流量差異不明顯。②臥位時,65%的頸內(nèi)靜脈為右優(yōu)勢型;坐位時,45%的頸內(nèi)靜脈為右優(yōu)勢型;臥位和坐位時右側頸內(nèi)靜脈血流量分別比左側高91%和41%。③平靜呼吸時,臥位頸內(nèi)靜脈血流量占頸內(nèi)靜脈和椎靜脈血流量總和的94%。坐位頸內(nèi)靜脈的橫截面積減小,血流速度變化不明顯,血流量下降;椎靜脈橫截面積增加,血流速度加大,血流量增加,椎靜脈血流占總流出量的45%,78%的病例頸內(nèi)靜脈不是腦靜脈顱外回流的主要途徑。④加壓呼吸時,臥位頸內(nèi)靜脈血流量稍有增加,椎靜脈無明顯變化;坐位頸內(nèi)靜脈橫截面積和血流量急劇增加超過臥位水平,椎靜脈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急劇下降。 結論①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技術能夠通過術后骨窗觀測到上矢狀竇引流橋靜脈的形態(tài)學和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為后續(xù)的腦靜脈血流動力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參考數(shù)據(jù),并為神經(jīng)外科術后監(jiān)測提供了新的方法。②在頸內(nèi)動脈起始處觀察頸內(nèi)靜脈內(nèi)的血流動力學狀況最為合適,檢查方便、數(shù)據(jù)準確;頸內(nèi)靜脈存在左右差異,臥位以右優(yōu)勢型為主。③健康人群中,平靜呼吸時,頸內(nèi)靜脈和椎靜脈叢分別是臥位和坐位時腦靜脈顱外回流的主要通道。加壓呼吸時,頸內(nèi)靜脈是臥位和坐位時腦靜脈顱外回流的主要通道。研究結果為顱內(nèi)腫瘤、感染和栓子向顱外蔓延到脊柱、盆腔和胸壁等處提供了依據(jù)。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445.1
【圖文】:
圖 1:上矢狀竇引流橋靜脈直徑和注入角度的測量a:直徑測量約在橋靜脈注入硬腦膜竇前 5 mm。b, c:同時截取橋靜脈及其注入的上矢狀竇圖像,在 photoshop 中用度量工具測量橋靜脈注入上矢狀竇的角度。Fig 1: Measurement of the diameter and angle of a BV entering the SSS.a: The measurement site for the diameter of a BV was about 5 mm from the dural entrance ofthe BV. b: The image of the BVs and the SSS were obtained simultaneouly. The angle of a BVentering the SSS were measured in photoshop.1.3 統(tǒng)計學方法所得結果用 SPSS11.5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統(tǒng)計結果用x ±s(min-max)表示,不同因素結果間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比較。2 結果
圖 2:上矢狀竇引流橋靜脈的形態(tài)a, b:上矢狀竇前段橋靜脈;c, d:上矢狀竇后段橋靜脈。彩色編碼表示血流方問,紅色或黃色色譜表示血流流向探頭(熱色),藍色或藍綠色色譜表示血流流離探頭(冷色)。SSS:上矢狀竇;BV:橋靜脈Fig 2: Morphology of the BVs entering the SSS.a, b: The BVs entering the anterior part of the SSS. c, d: The BVs entering the posterior part ofthe SSS. The colour coding show the flow direction.SSS superior saggital sinus, BV cerebral bridging vein.10
靜脈內(nèi)均未見明顯的血流異常(圖 4b,d);橋靜脈逆行注入硬腦膜竇時,注入處下游上矢狀竇腔內(nèi)局部血流速度增大(圖 4c),注入處附近的橋靜脈內(nèi)局部血流速度下降(圖 4d),即注入處附近的上矢狀竇和橋靜脈內(nèi)出現(xiàn)了湍流。
本文編號:2760964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445.1
【圖文】:
圖 1:上矢狀竇引流橋靜脈直徑和注入角度的測量a:直徑測量約在橋靜脈注入硬腦膜竇前 5 mm。b, c:同時截取橋靜脈及其注入的上矢狀竇圖像,在 photoshop 中用度量工具測量橋靜脈注入上矢狀竇的角度。Fig 1: Measurement of the diameter and angle of a BV entering the SSS.a: The measurement site for the diameter of a BV was about 5 mm from the dural entrance ofthe BV. b: The image of the BVs and the SSS were obtained simultaneouly. The angle of a BVentering the SSS were measured in photoshop.1.3 統(tǒng)計學方法所得結果用 SPSS11.5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統(tǒng)計結果用x ±s(min-max)表示,不同因素結果間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比較。2 結果
圖 2:上矢狀竇引流橋靜脈的形態(tài)a, b:上矢狀竇前段橋靜脈;c, d:上矢狀竇后段橋靜脈。彩色編碼表示血流方問,紅色或黃色色譜表示血流流向探頭(熱色),藍色或藍綠色色譜表示血流流離探頭(冷色)。SSS:上矢狀竇;BV:橋靜脈Fig 2: Morphology of the BVs entering the SSS.a, b: The BVs entering the anterior part of the SSS. c, d: The BVs entering the posterior part ofthe SSS. The colour coding show the flow direction.SSS superior saggital sinus, BV cerebral bridging vein.10
靜脈內(nèi)均未見明顯的血流異常(圖 4b,d);橋靜脈逆行注入硬腦膜竇時,注入處下游上矢狀竇腔內(nèi)局部血流速度增大(圖 4c),注入處附近的橋靜脈內(nèi)局部血流速度下降(圖 4d),即注入處附近的上矢狀竇和橋靜脈內(nèi)出現(xiàn)了湍流。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陶偉;韓卉;鄧雪飛;陳方宏;龐剛;劉斌;趙紅;;上矢狀竇旁橋靜脈的顯微解剖與影像學觀察[J];解剖學雜志;2007年03期
2 于愛紅;李坤成;樸常福;;腦靜脈竇血栓的磁共振表現(xiàn)及誤漏診分析[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5年12期
3 陶偉;韓卉;焦軼;鄧雪飛;朱友余;張銘;;上矢狀竇旁大腦上靜脈末段的形態(tài)特點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7年02期
4 何杰,劉懷軍,黃勃源,池琛;顱內(nèi)靜脈竇匯區(qū)MR血管成像研究及橫竇血液流量測量[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5年08期
本文編號:27609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7609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