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超聲兩種成像模式在子宮畸形診斷及分型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9 10:21
【摘要】:目的探討二維超聲與三維超聲診斷子宮畸形的能力并比較其優(yōu)劣。比較三維超聲兩種成像模式(Render模式及Omni view模式)的優(yōu)劣。比較三點定位法及兩線相交法測量角度值的差異。探討三維超聲診斷子宮畸形的定量超聲參數(shù)。 方法收集于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行三維超聲檢查的可疑子宮畸形患者359例,其中159例經金標準(宮腹腔鏡聯(lián)合檢查、MRI或HSG)確診;颊呤紫刃薪涥幍阑蛑蹦c二維超聲檢查得出二維診斷,接著調整圖像至子宮正中矢狀面,并使其囊括整個子宮(自宮底延伸至宮頸外口),采集滿意的三維容積圖像并存儲于硬盤。運用三維超聲成像軟件,在兩種成像模式下(Render模式及Omni view模式)分別重建子宮冠狀面并進行測量,每個變量測三次取其均值,從而得出三維超聲診斷。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 結果1.359例均采用二維超聲及三維超聲的兩種成像模式(Render模式和Omni view模式)進行分析:(1)三維超聲的子宮畸形檢出率(295/359)高于二維超聲(262/359)(p=0.003),兩者的一致性較低且分型構成比不同(p0.001)(2)三維超聲兩種成像模式檢查結果一致的病例占97.77%,兩者的一致性較高(kappa值為0.971)。2.159例確診病例中,三維超聲、二維超聲與金標準的總符合率不同:Render模式(78.62%)和Omni view模式(81.76%)均高于二維超聲(52.83%)(p0.001)。三維超聲對弓形子宮、不全縱隔、完全縱隔子宮及總體的診斷效力均高于二維超聲(p0.001),Omni view模式下弓形子宮、不全縱隔子宮及總體的診斷效力均高于Render模式(p0.05)。3.二維超聲對不同類型子宮畸形的診斷效力是有差別的,其中弓形子宮及完全縱隔子宮的檢出特異度(分別為96.80%、94.93%)、陽性似然比較高,單角子宮合并殘角子宮的符合率(99.37%)、特異度(100%)、陽性似然比較高,雙子宮的檢出靈敏度、特異度、符合率(三者均為100%)、陽性似然比、陰性似然比均較理想。4.(1)三維超聲對不同類型子宮畸形的診斷效力是有差別的:弓形子宮的檢出靈敏度(兩種模式均為97.06%)、陰性預測值(兩種模式下分別為98.99%和99.04%)較高,而陰性似然比較低(兩種模式下分別為0.038和0.036);不全縱隔子宮的檢出特異度(兩種模式均為96.70%)、陽性預測值(兩種模式下分別為93.88%和94.44%)及陽性似然比較高;完全縱隔子宮、雙子宮、單角子宮合并殘角子宮的靈敏度(均為100%)、特異度(分別為97.83%、100%、100%)及符合率(分別為98.11%、100%、100%)均較高,陽性似然比、陰性似然比較理想,ROC曲線下面積接近或等于1(分別為0.989,1.000,1.000)。(2)三維超聲不同成像模式診斷同一類型子宮畸形的有效性也可不同,其中Omni view模式對弓形子宮和不全縱隔子宮的診斷效力優(yōu)于Render模式(p0.05)。5.對212例患者比較了兩種成像模式下子宮冠狀面測量數(shù)據(jù)的差異:(1)在三維子宮冠狀面測量宮底外部輪廓凹陷(E)、內膜凹陷的深度(F)、宮底部肌層厚度(M)、宮腔深度(D)、內膜凹陷的夾角(A),Render模式下所測得F、M、D均小于Omni view模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在兩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Render模式下所測得角度值A大于Omni view模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在Omni view模式下,采用三點定位法和兩線相交法分別測量內膜凹陷的夾角(分別以A1和A2表示),結果A1值稍大于A2值(p0.05)。6.在Omni view模式下對確診的弓形子宮與縱隔子宮構造變量F/(F+M)與F/D,繪制ROC曲線,發(fā)現(xiàn)當F/(F+M)截斷值為47.45%時,F/D的截斷值為33.50%時,鑒別診斷弓形子宮及縱隔子宮的靈敏度與特異度之和最大。 結論1.二維超聲可以明確診斷雙子宮及單角子宮合并殘角子宮,而弓形子宮、不全縱隔子宮、完全縱隔子宮、雙角子宮需借助三維超聲進一步診斷和鑒別。2.三維超聲在鑒別弓形子宮和不全縱隔子宮方面,Omni view成像模式優(yōu)于Render模式,兩線相交法測量角度優(yōu)于三點定位法。3.應用三維超聲鑒別弓形子宮與不全縱隔子宮時,可在美國生殖協(xié)會分類標準的基礎上增加超聲定量參數(shù)(F/(F+M)與F/D),從而有助于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445.1;R711.1
本文編號:2686785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445.1;R71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田曉先;林連恩;李雪琴;周旋;黎新艷;;三維超聲在診斷不同類型先天性子宮畸形的臨床價值[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2 蔡愛露,陳雁威,楊清,解麗梅,任玉蘭;經陰道三維超聲宮腔造影診斷先天性子宮畸形[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4年05期
,本文編號:26867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6867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