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自然人群中采用多普勒法與示波法測量踝臂指數(shù)的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21 09:35
【摘要】: 目的:踝臂指數(shù)(ABI)是篩查和診斷外周動脈疾病(PAD)最準確的無創(chuàng)檢查指標。近年來國外有關ABI的多項大規(guī)模臨床研究還發(fā)現(xiàn),ABI可以預測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情況及預后。ABI檢測方法有多種,多普勒法及示波法是目前應用比較普遍的兩種方法,但是對于這兩種ABI檢測方法在自然人群中的對比研究較少。本文在自然人群中對采用便攜式多普勒血流探測儀(型號:VDopplexⅡ)及全自動動脈硬化診斷儀(型號:VP-1000,BP-203RPEⅡ)測量的ABI值進行對比研究,旨在優(yōu)選一種既準確、方便,又經(jīng)濟、實用的ABI測量方法,以推薦更適宜于基層應用的ABI檢測技術。 方法: 2007年7月至9月期間,從北京三個社區(qū)固定居民中隨機選取1 006名志愿受試者納入本研究。先對受試者進行一般信息采集:包括一般情況如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高血壓(HBP)、高脂血癥(HL)、糖尿病(DM)、腦卒中和冠心病以及吸煙史等。抽取晨起空腹靜脈血標本,應用標準方法測量如下血液指標:血糖(Glu)、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另外,應用便攜式多普勒血流探測儀和全自動動脈硬化診斷儀分別測量同一受試者的ABI值。收集以上所有信息后,應用spss 10.5軟件對兩種儀器所測ABI值進行一致性分析,并對ABI值的影響因素進行相關性研究。 結果:(1)1 006名受試者中,其中男性339名(33.7%)、女性667名(66.3%),受試者年齡23-83(54.8±11.3)歲,體重指數(shù)13.3~39.9(25.7±3.8), TC 1.18~8.23 mmol/L(5.01±0.96 mmol/L),LDL-C 0.81~6.72 mmol/L(2.53±0.70 mmol/L),HDL-C 0.59~3.36 mmol/L (1.31±0.32 mmol/L),TG 0.26~16.78 mmol/L(1.79±1.65 mmol/L)。受試者中,347名(34.5%)為吸煙者,330名(32.8%)為高血壓患者,201名(20.0%)為糖尿病患者,75名(7.5%)為冠心病患者,74名(7.4%)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2)多普勒法測量的踝部收縮壓為135.2±22.5mmHg,上肢收縮壓為139.7±20.3mmHg;示波法測量的踝部收縮壓為154.8±29.81mmHg,上肢收縮壓為142.7±18.2mmHg。兩種方法所測上肢收縮壓差別沒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57),踝部收縮壓差別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在1 006受試者中,多普勒法測得ABI值≤0.9的人數(shù)為8人(0.8%),示波法測得ABI值≤0.9的人數(shù)為9人(0.9%),兩種方法同時測得ABI值≤0.9的人數(shù)為7人(0.7%),其中2人有間歇性跛行癥狀,顯示兩種方法測量結果中ABI值≤0.9的受試者人數(shù)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20)。(4)兩種測量方法ABI值的累積分布情況顯示,兩者的ABI值接近平行分布。當ABI值0.9時,多普勒法與示波法的測量結果非常相近,ABI值在0.9-1.16之間時,兩者測量結果幾近重合,ABI值1.16時,兩者結果沒有完全重疊。(5)多普勒法與示波法測量所得ABI值結果之差均數(shù)為0.009(95%CI -0.24~0.2),非常接近于0,在95%可信區(qū)間之外的人數(shù)為48例(4.8%),在誤差允許范圍之內,表明兩者一致性較好,并且這一差值隨著ABI值的增加數(shù)值逐漸減小(r=-0.09,p=0.002)。(6)多元線性回歸結果顯示,多普勒法與示波法測量ABI結果與男性因素均相關。多普勒法ABI結果還與血壓(p=0.04)及吸煙(p=0.001)相關,示波法ABI結果還與年齡相關性較強(p=0.004)。兩種方法均與糖尿病、血糖水平及HDL-C/TC無關(p0.05)。 結論:采用便攜式多普勒血流探測儀與全自動動脈硬化診斷儀所測得ABI值結果,在診斷及排除自然人群外周動脈疾病均具有較好的一致性。便攜式多普勒血流探測儀具有操作簡便、攜帶方便、經(jīng)濟、實用等優(yōu)點,更適合于在基層和社區(qū)用于篩查和診斷外周動脈疾病。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44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力增;黃雯;;慢性腎炎患者周圍動脈病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年27期

2 劉凡;何文錦;李術;;辛伐他汀治療對間歇性跛行患者踝臂指數(shù)和6分鐘步行距離的影響[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1年09期

3 莫菲欣;;外周動脈疾病和中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0年01期

4 王曉瑛;林克強;朱秀寶;;踝臂指數(shù)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關系[J];浙江實用醫(yī)學;2011年03期

5 梁文楚;;辛伐他汀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數(shù)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1年17期

6 劉誠龍;;如何更好的治療腿部疼痛[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09年12期

7 金瑩;李淑英;冀秋娣;;下肢動脈疾病的檢查方法及相關危險因素概述[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8 方超宇;;多運動對阻塞的腿部動脈有益[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09年05期

9 范文茂;徐新;胡秀蓮;唐良秋;張社兵;劉向陽;陳寶峰;陳韶林;;脈搏波傳導速度與心律失常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1年03期

10 彭玲湘;范詠梅;;冠心病患者脈搏波速和踝臂指數(shù)檢測的臨床意義探討[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覺;王勇;徐亞偉;布艾加爾;楊近剛;袁洪;胡大一;;中國自然人群下肢外周動脈疾病患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暨第三屆全國老年動脈硬化與周圍血管疾病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張?zhí)N;田建立;張薔;曹麗;;踝臂指數(shù)與老年男性糖尿病動脈硬化的相關性[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暨第三屆全國老年動脈硬化與周圍血管疾病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敖華;余濤;羅昭珍;趙有芳;陳濤;朱曉宣;;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早期檢測的臨床分析[A];中國水利電力醫(yī)學科學技術學會2007年內科、兒科學術交流會暨宜昌市醫(yī)學會血液疾病診治技術提高班論文匯編[C];2007年

4 王效增;荊全民;韓雅玲;王守力;馬穎艷;王耿;王斌;劉海偉;;冠心病合并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聯(lián)合介入治療的療效評價[A];中國心臟大會(CHC)2011暨北京國際心血管病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胡大一;;健康從心開始[A];第十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學術大會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6 孟燕;田紅燕;;PAD抗栓治療新選擇[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周圍血管病分會第四屆學術大會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周圍血管病分會25年會慶論文集[C];2011年

7 李凌;;心血管疾病診治進展[A];河南省心血管疾病護理新進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隋蕾;;踝臂指數(shù)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A];療養(yǎng)康復發(fā)展的機遇與挑戰(zhàn)——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21屆療養(yǎng)康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9 齊峰;楊麗霞;;低踝臂指數(shù)在評估高血壓合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預后的臨床意義[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肖峰;魏偉;干磊;吳成義;;鹽酸丙酰左卡尼汀片在健康人體的藥動學[A];第十二次全國臨床藥理學學術會議會議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曹淑芬 譯;阿司匹林可減少外周動脈疾病患者患卒中風險[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2 健康時報記者 韓林濤;把專家共識弄通俗一些[N];健康時報;2009年

3 張?zhí)锟?干細胞研究:雷聲大,雨點也大[N];南方周末;2009年

4 本報記者魏鑫;專家呼吁加強動脈粥樣硬化一級預防[N];保健時報;2009年

5 李勇;2010年醫(yī)械行業(yè)10大風險投資[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1年

6 阿毅;阿托伐他汀 使跛行病人“無痛行走”[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3年

7 菲語;醫(yī)生:警惕“沉默殺手”![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4年

8 廣文;危險程度不同 治療效果一致[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2年

9 胡大一;兩項無創(chuàng)檢查“預測”心血管疾病[N];健康報;2004年

10 胡林;運動治療動脈硬化癥[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龐文躍;踝臂指數(shù)對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預測與診斷價值[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丁一妹;連云港農(nóng)村高血壓患者外周動脈疾病發(fā)病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3 趙克強;下肢動脈硬化癥術后再狹窄早期檢測手段及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4 蘇冠華;肝細胞生長因子基因修飾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的促血管新生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彭嫻婧;流動擾相—新鮮血液成像在下肢動脈疾病的臨床應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張林;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患者骨髓和循環(huán)祖細胞的臨床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毓;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合并下肢外周動脈疾病的臨床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羅惠玲;外周動脈疾病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運動后踝臂指數(shù)的臨床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09年

3 陳興;自然人群中采用多普勒法與示波法測量踝臂指數(shù)的對比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李憲凱;四川攀枝花自然封閉人群血脂水平與踝臂指數(shù)的調查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5 彭瀟;新疆維、哈、漢族人群外周動脈疾病與代謝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朱海兵;踝臂指數(shù)與缺血性腦卒中關系的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7 王一書;踝臂指數(shù)評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病變的臨床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徐忠武;冠心病介入治療前后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及踝臂指數(shù)的對比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陳英;踝臂指數(shù)與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預后關系的臨床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10 梁爽;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踝臂指數(shù)與纖維蛋白原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259313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59313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376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