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成像對周圍型肺部良惡性腫塊鑒別診斷價值的初步探討
發(fā)布時間:2018-11-08 13:49
【摘要】: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過二維灰階超聲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聲脈沖輻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術探討周圍型肺良、惡性腫塊的超聲影像學特征及其鑒別診斷價值,并獲取肺良、惡性腫塊診斷的最佳聲像圖特征及不同的參數(shù)指標范圍,為肺部疾病的診斷提供一種新型簡便易行非侵入性的輔助檢查手段。 資料與方法 1.病例資料 選擇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間收住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的周圍型肺部腫塊患者83例,其中男性患者51例(年齡35-73歲,平均53.2±13.1歲),女性患者32例(年齡23-69歲,平均56.1±11.3歲)。入選患者均已行CT檢查,并經CT初步診斷為肺部周圍型腫塊,所有病例最終都經過臨床或病理確診,其中良性腫塊37例,惡性腫塊46例。 2.儀器設備與檢查方法 采用GE LOGIQ E9(GE Medical Systems Ultrasound and Primary Care Diagnostics, Wauwatosa, USA)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所有肺部腫塊進行二維圖像掃查、血流頻譜分析,儀器配置C1-5凸陣探頭,頻率為1.0-5.0MHz;然后使用西門子ACUSON S2000(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USA)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其進行彈性成像,儀器內置聲觸診組織定量檢測(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 VTQ)分析系統(tǒng)及其相關軟件,配置凸振探頭(4C1),探頭頻率為3.0-4.5MHz,掃查深度為2.0-6.0cm,取樣框大小不可調節(jié),固定為1.0×0.5cm2。首先利用常規(guī)超聲對靶興趣區(qū)進行掃查,腫塊在二維超聲下進行定位并測出其最長徑線,觀察病灶形態(tài)、邊界、內部回聲及其他聲像圖特征;然后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術探測腫塊的血流信號,利用頻譜多普勒對腫塊內的血流信號進行分析,獲得收縮期最大流速(peaksystolic velocity, PSV),搏動指數(shù)(pulsatility index, PI)及阻力指數(shù)(resistance index, RI)值,各測試至少重復三次,頻譜波形在三個連續(xù)心動周期均一致者視為符合要求;最后進行VTQ檢測,獲得剪切波速度,同一腫塊的不同部位取樣5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檢查結果,所有的VTQ測量均在吸氣結束后的屏氣階段進行。 3.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對良性組及惡性組所測得數(shù)值(腫塊最大徑線、PSV、RI、PI、SWV)進行方差齊性分析,然后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將良性組與惡性組的SWV值進行比較,建立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線),當敏感性與特異性之和最大時為該參數(shù)的截斷值。 結果 1.良性組腫塊平均最大徑4.6±1.5cm,惡性組平均最大徑5.7±2.3cm,二者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良性組、惡性組PSV值分別為28.11±±8.54cm/s、30.68±9.44cm/s,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良性組PI和RI值分別為1.27±0.54和0.68±0.17,惡性組PI和RI值分別為0.97±0.42和0.58±0.19,良性組PI、RI值高于惡性組,且二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良性組的SWV值為1.144±0.52m/s,惡性組的SWV值為1.944±0.64m/s,二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良性組的SWV值小于惡性組。 2.將良性組、惡性組腫塊的SWV值進行比較,建立ROC曲線,曲線下面積為0.843,診斷價值較高,獲得良、惡性病變的截斷值為1.43m/s,其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78.1%、79.4%、78.8%、78.2%。 結論 肺良惡性腫塊的聲像圖特征、SWV、PI、RI值均有差異,因此可利用多種超聲成像技術對周圍型肺部腫塊的性質進行定性或定量的評價,為肺部疾病的診斷提供了快捷、實時診斷的指標,可協(xié)助臨床診斷,制定早期的干預措施。超聲在肺部疾病中的應用作為一種新型的診斷理念,彌補了傳統(tǒng)影像學診斷方法的不足,將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成為臨床另一項重要的輔助診斷工具。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4.2;R445.1
本文編號:2318681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4.2;R44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麗萍;何小喬;;肺部疾病的超聲診斷價值[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6年22期
2 李靜;陳正賢;;氣道內超聲診斷技術及新進展[J];國際呼吸雜志;2006年02期
3 王華;褚雯;;周圍型肺癌的彩超征象與微血管密度的相關性[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9年05期
4 劉善武,王巖;46例超聲診斷肺部腫瘤的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05年03期
5 沈錦松;沈旭平;邵忠華;肖正武;;床旁超聲對外傷性氣胸的診斷價值[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8年04期
6 梅文娟;張周龍;;聲脈沖輻射力彈性成像技術評估周圍型肺部腫瘤的可行性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3年08期
7 李靜;陳正賢;劉寬;;氣道內超聲掃描評估支氣管和肺內占位性病變對支氣管壁的侵犯深度[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年03期
8 徐勇;李秀英;朱鷹;朱曉琳;張晟;;肺周邊局灶性炎癥超聲聲像圖特征分析[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0年01期
9 傅寧華;楊斌;姚春曉;魏淑萍;劉萍;;聲觸診組織定量分析評估慢性腎病患者腎臟彈性[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0年12期
10 王瑋,徐永通,劉玉元,黎英輝,楊桂梅;肺腫塊的37例超聲與病理結果對照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1999年12期
,本文編號:23186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3186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