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多糖對輻射損傷小鼠骨髓單個核細胞氧化損傷及凋亡影響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當歸多糖對輻射損傷小鼠骨髓單個核細胞氧化損傷及凋亡影響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重慶醫(yī)科大學》 2012年
當歸多糖對輻射損傷小鼠骨髓單個核細胞氧化損傷及凋亡影響的研究
何曉莉
【摘要】:電離輻射作用于機體可誘發(fā)大量自由基產生,而自由基作用于DNA、RNA等生物大分子,可致使其結構改變和生物活性喪失,從而造成機體發(fā)生氧化損傷。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是一種普遍存在于微生物及動植物中的金屬酶,它可以催化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發(fā)生歧化反應,清除自由基,從而保護受損細胞,并對機體的氧化及抗氧化平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丙二醛(maleicdialdehyde,MDA)是過氧化脂質的降解產物,通過檢測MDA的含量可以判斷脂質過氧化反應的程度,從而間接反應細胞損傷情況。 細胞凋亡(apoptosis,AP)是指細胞在受到某些因素刺激或接受某種信號后的一種主動的,由大量凋亡相關基因相互作用的細胞消亡的過程。它是一個多因素參與的、復雜的生物學過程。電離輻射所致細胞凋亡的信號通路主要有:依賴于DNA損傷、依賴于胞質電離損傷、依賴于質膜損傷和SAPK/JNK4種。P53、Bc1-2、Caspase-3在電離輻射誘導細胞凋亡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電離輻射誘發(fā)細胞凋亡是通過P53依賴的方式來誘導死亡受體Fas及其配體FasL的表達。Bc1-2是細胞凋亡相關基因研究中最被關注的蛋白質之一,在輻射損傷中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輻射誘導的細胞凋亡。Caspase-3是細胞凋亡過程中極其重要的執(zhí)行分子之一,它能夠剪切細胞凋亡過程中的許多非常關鍵地蛋白,其激活通常需要從無活性的全長Caspase-3(35KD)的Asp28和Ser29之間及Asp175和Ser176之間進行剪切,產生有活性的亞基(17KD和12KD),其激活常被認為是細胞凋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骨髓對電離輻射高度敏感。骨髓單個核細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BMNC)主要包括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輻射損傷可使BMNC數量減少,細胞周期阻滯,細胞發(fā)生氧化損傷及凋亡等。 當歸多糖(angelicapolysaccharides,APS)是傳統(tǒng)補血活血中藥——當歸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它具有影響造血系統(tǒng)、抗輻射、抗氧化、抗腫瘤、抗病毒及調節(jié)免疫等功能。目前,APS抗輻射的具體機制并不十分明確。本實驗是在建立C57BL/6小鼠急性放射損傷實驗動物模型的基礎上,研究APS對急性放射損傷小鼠BMNC氧化損傷及細胞凋亡的影響,旨在探討APS抗輻射的分子機制,為輻射保護劑的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 目的:研究APS對急性放射損傷小鼠BMNC氧化損傷、增殖能力、細胞凋亡率以及凋亡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進而了解APS抗輻射的分子機制。 方法: 1.C57BL/6小鼠隨機分為10組,,正常組(不作任何處理);生理鹽水(normalsaline,NS)組、2mg/kgAPS組和8mg/kgAPS組,后3組根據時間點分別再分為第1d、3d、7d組,共計9組。此9組小鼠采用直線加速器X線全身均勻照射,總劑量為4.0Gy,時間1.25min,吸收劑量率3.76Gy/min,焦點距鼠100cm,面積約25×25cm~2。照射后于3h內腹腔分別注射NS、2mg/kgAPS和8mg/kgAPS,連續(xù)注射7d(每天注射一次,注射前稱重,根據小鼠體重分別計算出相應注射體積),于照射后第1、3、7d處死小鼠,常規(guī)方法提取其BMNC。 2.比色法檢測各組小鼠BMNC的SOD活性及MDA含量。 3.流式細胞儀(flowcytometry,FCM)檢測各組小鼠BMNC細胞周期。 4.FCM檢測各組小鼠BMNC凋亡率。 5.FCM檢測各組小鼠BMNCBcl-2的表達率。 6.免疫細胞化學法和蛋白免疫印跡法(WesternBlot,WB)檢測各組小鼠BMNCP53的表達。 7.WB檢測各組小鼠BMNCCaspase-3的表達。 結果: 1.實驗小鼠急性放射損傷模型的建立:造模成功后NS組小鼠表現為飲水量增加,進食量減少,偶有腹瀉、血便;皮毛略顯凌亂,易脫落;活動顯遲緩,嗜睡,小鼠之間相互靠攏。各APS治療組小鼠上述癥狀相對減輕。 2.APS對放射損傷后小鼠BMNC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響:照射后第1、3、7dNS組與正常組相比,BMNC的SOD活性顯著降低、MDA含量明顯升高(P0.05);2mg/kgAPS組和NS組同一時間點比較,BMNC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但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8mg/kgAPS組較NS組同一時間點比較,BMNC的SOD活性顯著增加(P0.05),但仍低于正常組,MDA含量顯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組。 3.APS對放射損傷后小鼠BMNC周期(G_0/G_1期)改變的影響:照射后第1、3、7dNS組BMNC停滯于G_0/G_1期,與正常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mg/kgAPS組與NS組(1、3d)比較,其G_0/G_1期比例有所下降,但差異無顯著性(P0.05);2mg/kgAPS組(7d)及8mg/kgAPS組與NS組同一時間點比較,G0/G1期比例顯著性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組。 4.APS對放射損傷后小鼠BMNC凋亡率的影響:照射后第1、3、7dNS組BMNC的凋亡率均較正常組顯著增高(P0.05);2mg/kgAPS組BMNC凋亡率較NS組在照射后第1d、3d有所下降,但差異不顯著(P0.05);2mg/kgAPS組(7d)及8mg/kgAPS組與NS組同一時間點比較,細胞凋亡率顯著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組。 5.APS對放射損傷后小鼠BMNCBcl-2蛋白表達率的影響:照射后第1、3、7dNS組BMNC的Bcl-2表達率均較正常組顯著降低(P0.05);2mg/kgAPS組BMNCBcl-2表達率較NS組在照射后第1d、3d有所升高,但差異不顯著(P0.05);2mg/kgAPS組(7d)及8mg/kgAPS組與NS組同一時間點比較,Bcl-2表達率升高顯著(P0.05),但仍低于正常組。 6.APS對放射損傷后小鼠BMNCP53蛋白表達的影響:免疫細胞化學結果顯示:正常組小鼠BMNC不表達P53,NS組、2mg/kgAPS、8mg/kgAPS組P53的表達率明顯升高,但上述三組各時間點間表達均無顯著差異。WB結果顯示:照射后第1、3、7dNS組BMNC的P53均較正常組顯著增高(P0.05);2mg/kgAPS組與NS組同一時間點相比,P53蛋白的表達有所降低,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8mg/kgAPS組與NS組同一時間點相比,P53蛋白的表達降低明顯(P0.05)。 7.APS對放射損傷后小鼠BMNCCaspase-3蛋白表達水平的影響:正常組的Caspase-3未被激活,只表達全長片段(35KD),不表達激活片段(12+17KD)。照射后NS組各時間點與正常組比較,Caspase-3的全長片段表達較顯著降低、激活片段表達顯著增加(P0.05);2mg/kgAPS組與NS組同一時間點相比,全長片段表達有所增加,激活片段表達有所降低,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8mg/kgAPS各組與NS組同一時間點相比,全長片段表達增加、激活片段表達降低(P0.05)。 結論:APS不僅能提高輻射損傷小鼠BMNC的SOD活性,降低其MDA含量;它還能減輕細胞周期阻滯、減少細胞凋亡率、降低P53總蛋白及Caspase-3激活片段表達、升高Bcl-2表達率,從而對輻射損傷小鼠具有保護作用。8mg/kgAPS組與2mg/kgAPS組相比,抗輻射效果更明顯。其機制可能是:APS通過提高SOD活性,減少MDA含量,導致輻射損傷后BMNC自由基含量減少,從而減輕DNA損傷;同時APS可降低P53表達,減少細胞周期阻滯,上調Bcl-2表達水平,減少Caspase-3激活,最終減輕細胞凋亡。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285.5;R818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平坤;霍艷英;吳德昌;;輻射致癌效應與機制[J];輻射防護通訊;2007年01期
2 余志堅,陳俊,袁亞維;X射線誘導細胞凋亡的機制[J];第一軍醫(yī)大學分校學報;2002年01期
3 李偉;江其生;;細胞輻射敏感性相關基因的研究進展(文獻綜述)[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9年02期
4 趙偉珠;王季堃;;Survivin與p53相關性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0年03期
5 張雁;關雪晶;吳宏;周玥;姜蓉;何曉莉;;當歸多糖對放射損傷小鼠骨髓單個核細胞黏附分子表達及細胞周期的影響[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10年06期
6 孟慧玲;魏道武;;當歸多糖的藥理學研究新進展[J];甘肅中醫(yī);2007年01期
7 肖雪峰;唐仁軍;;鎘對小鼠卵巢顆粒細胞DNA損傷及MDASOD影響的初步研究[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聶小燕;陳青;李祝;;當歸多糖藥理活性研究新進展[J];現代農業(yè)科學;2008年10期
9 李成軍;金香蘭;沈云虹;;當歸多糖的成分及其生物學作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9期
10 徐麗麗;高世勇;季宇彬;;細胞凋亡相關蛋白的研究進展[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佐;吳正祥;;Bc1-2基因家族與胃腸道間質瘤關系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藥;2009年09期
2 葉平;宋金輝;侯連生;;細胞色素c在盤基網柄菌細胞凋亡中的作用[J];動物學雜志;2011年06期
3 盧康榮;周婭;杜瑋;王萬山;;蘋果酸舒尼替尼對人結腸癌細胞株LoVo的增殖抑制作用[J];重慶醫(yī)學;2010年19期
4 楊海艷;楊永舉;楊申明;邱璐;;幾種外來入侵植物體中多糖含量的比較[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5 周平坤;;模擬空間輻射生物學效應的研究進展[J];輻射防護通訊;2009年05期
6 胡晶;馮敏;楊慧;吳宏;;當歸多糖動員的造血干/祖細胞移植重建小鼠造血功能的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23期
7 王改琴;吳宏;;當歸多糖對小鼠骨髓基質細胞黏附分子表達和黏附功能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8 張雁;杜小麗;吳宏;黎曉莉;;當歸多糖對小鼠骨髓和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黏附分子表達及黏附功能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23期
9 李靜;劉德義;程昌勇;;滋陰益氣活血組方對STZ糖尿病模型大鼠糖代謝的影響[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0年11期
10 賈慶華;徐娟;楊志華;楊霄鵬;哈小琴;昌業(yè)偉;;重組腺病毒介導肝細胞生長因子基因對鉛致動脈內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杜業(yè)勤;王慶全;哈木拉提·吾甫爾;;中藥內服方治療癌性疼痛用藥規(guī)律分析[A];第六屆中國癌癥康復與姑息醫(yī)學大會大會論文集和專題講座[C];2010年
2 倪鳴;袁志航;李榮芳;鄔靜;袁莉蕓;文利新;袁慧;;醋酸棉酚對小鼠黃體細胞凋亡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內科學分會第七屆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1年
3 張雁;芮永軍;糜菁熠;吳宏;;當歸多糖對放射損傷小鼠骨髓單個核細胞細胞周期及細胞凋亡的影響[A];第十屆中國實驗動物科學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侯京玲;鐘秀會;;中藥多糖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中獸醫(yī)學分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暨201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曲中原;青龍衣抗腫瘤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謝利紅;~(60)COγ射線照射對豚鼠耳蝸損傷及乙酰半胱氨酸輻射防護的實驗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閆旭;大氣壓低溫等離子體抑制HepG2細胞增殖的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黃宏興;去卵巢大鼠肌骨線粒體活性變化及骨康方干預的實驗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敖慧;基于細胞凋亡線粒體途徑的參術膠囊阻斷脾虛胃癌發(fā)生的作用機制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陳笛;藁苯內酯對大鼠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神經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朱姝;ACA陽性先兆流產與CD4~+CD25~+FOXP3~+Treg細胞的關系及安子合劑干預作用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滕加文;補腎壯骨膠囊干預實驗性膝骨性關節(jié)炎機理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9 周靜;因寧片對甲亢性肝損害大鼠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孫文忠;海帶多糖抗大鼠頜下腺輻射損傷以及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實驗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姚長江;絲裂霉素C預防硬膜外瘢痕粘連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張萍;電離輻射對人外周血細胞GADD45A和nm23-H1基因表達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0年
3 劉恒超;三氧化二砷增強人乳腺癌MCF-7細胞對氯化~(89)鍶敏感性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馬然;益氣升板湯對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免疫調控的機理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5 王堯;腦血通鼻腔噴霧乳劑抗腦缺血的作用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李蕾;蛤蚧蛋白分離提取及其抗腫瘤分子機制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胡翠霞;Sansalvamide A 環(huán)肽類似物對腫瘤細胞凋亡影響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1年
8 馬惠靜;Survivin、Caspase-3在子癇前期患者胎盤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徐艷玲;氯化鎘誘導肝癌細胞凋亡及線粒體損傷的體內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俞璐;耐力運動對不同月齡ICR小鼠P53/SCO1/SCO2基因表達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隋建麗,范保星,孫敬芬,周平坤;α粒子誘發(fā)人支氣管上皮細胞癌變的DNA修復基因表達譜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2004年05期
2 葛世麗,李剛,陳偉,樓鐵柱,吳德昌;SAGE方法分析永生化BEP2D細胞及α粒子誘發(fā)惡性轉化BEP2D細胞的基因表達[J];癌癥;2001年01期
3 呂喆,劉揚,王珍琦,馬淑梅,劉光偉,孫延紅,龔守良;低劑量X線照射誘導小鼠胸腺細胞凋亡適應性反應的相關凋亡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達[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4年06期
4 劉淑春;趙文舉;呂喆;李艷博;康順愛;龔守良;;低劑量輻射誘導EL-4淋巴瘤細胞凋亡及細胞周期進程適應性反應的劑量率效應[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1期
5 劉淑春;趙文舉;孫麗光;李鵬武;呂喆;龔守良;;低劑量輻射誘導EL-4淋巴瘤細胞凋亡及細胞周期進程適應性反應的時間效應[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4期
6 李豪俠,雷道年,田新霞,林三仁,王潤田;流式細胞光度術分析胃癌石蠟標本DNA含量及P53蛋白含量的測定[J];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95年04期
7 魏履新;;陽江高本底輻射地區(qū)流行病學研究概述(1986~2004年階段)[J];輻射防護通訊;2006年03期
8 徐強,司良毅,趙小蘭,張紅,唐維平;Caspase-3抑制劑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后梗死范圍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年16期
9 商澎,楊鐵虹,賈敏,梅其炳,趙文明,曹之憲,趙德化;當歸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分析鑒定[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14期
10 王改琴;吳宏;;當歸多糖對小鼠骨髓基質細胞黏附分子表達和黏附功能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喬建維,侯殿俊,李潔清,劉偉,商希梅,孫燕;刺參復合液對急性輻射損傷小鼠的保護作用[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2 黃曉舞;吳永杰;溫利青;任建平;陳曉娟;王俊龍;卞廣興;;蜜桔黃酮輻射損傷小鼠防護作用研究[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9年08期
3 楊映雪;陳建業(yè);費中海;譚榜憲;唐恩潔;唐華英;王亞平;;黃芪總黃酮對輻射損傷小鼠的防護作用研究[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4 王景華,殷金珠,白小薇,李云貴;91合劑加速輻射損傷小鼠免疫功能的恢復[J];中國免疫學雜志;1993年03期
5 鞠洋;駱勤;黨月蘭;;紅毛五加多糖對輻射損傷小鼠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J];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2005年06期
6 王利;翟瑞仁;逄朝霞;張超;余長林;;白介素12對輻射損傷小鼠的防護作用[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3年04期
7 羅崇念,王立為,林新,趙揚,劉儉,曹麗,劉淑香,肖培根,謝蜀生;升血湯促進輻射損傷小鼠造血與免疫功能恢復的實驗研究[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1995年01期
8 周永,糜漫天,楊鎮(zhèn)洲;三羥異黃酮對輻射損傷小鼠骨髓基質細胞的保護作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9 陳石磊;陳芳;許楊;王崧;王艾平;粟永萍;王軍平;;重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促進輻射損傷小鼠血小板水平的恢復[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22期
10 秦繼勇;李文輝;徐進彥;劉建波;王曙光;王承紅;常莉;;山楂醇提物灌胃對輻射損傷小鼠造血系統(tǒng)的保護作用[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永;糜漫天;;三羥異黃酮對輻射損傷小鼠骨髓造血細胞周期的影響[A];全國公共衛(wèi)生與食物營養(yǎng)高層論壇暨中國營養(yǎng)學會與保健食品分會第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周永;糜漫天;;三羥異黃酮對輻射損傷小鼠骨髓造血細胞周期的影響[A];首屆中國西部營養(yǎng)與健康、亞健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明志君;江翊國;周鷸;強亦忠;張學光;;積雪草總苷對輻射損傷小鼠的抗氧化和免疫增強作用研究[A];中華預防醫(yī)學會自由基預防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夏季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4 王軍平;胡川閩;粟永萍;程天民;;輻射損傷小鼠腸上皮細胞功能基因表達變化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醫(yī)學與防護學分會第二次中青年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1999年
5 潘琦;黃星原;徐之良;何東初;吳江平;陳如泉;;地甘口服液對輻射損傷小鼠脾組織凋亡及相關基因mRNA表達的影響[A];第五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中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6 周永;糜漫天;;Genistein對輻射損傷小鼠骨髓基質細胞的保護作用[A];全國公共衛(wèi)生與食物營養(yǎng)高層論壇暨中國營養(yǎng)學會與保健食品分會第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周美娟;丁振華;;濕熱環(huán)境對輻射損傷小鼠的影響[A];第6屆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周永;糜漫天;;Genistein對輻射損傷小鼠骨髓基質細胞的保護作用[A];首屆中國西部營養(yǎng)與健康、亞健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何東初;陳如泉;;地甘口服液對輻射損傷小鼠骨髓造血細胞粘附分子表達及周期素基因的作用[A];第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液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董偉華;賀艷杰;;蝎毒多肽對輻射損傷小鼠造血功能恢復的研究[A];第11次中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趙紅霞;照射后造血干細胞促進輻射損傷小鼠造血及免疫功能修復的實驗室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建波;山楂醇提物腹腔注射對輻射損傷小鼠保護作用的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2 畢良文;五種云南高原天然藥物對輻射損傷小鼠防護作用的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6年
3 李雪靜;松茸多糖對輻射損傷小鼠的防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4 段偉;四種云南高原天然藥物對輻射損傷小鼠防護作用的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6年
5 王海濤;血小板第4因子對急性輻射損傷小鼠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的初步探討[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6 關雪晶;當歸多糖對輻射損傷小鼠骨髓基質細胞的作用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申付文;角質細胞生長因子對γ-射線輻射損傷小鼠的防護作用及其作用機理初步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8 輦曉峰;硫酸軟骨素-A對輻射損傷小鼠的防護作用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9 陳奕冰;葛花多糖對輻射損傷小鼠保護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10 苗千里;扇貝多肽對~(60)Co輻射損傷小鼠保護作用研究[D];青島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當歸多糖對輻射損傷小鼠骨髓單個核細胞氧化損傷及凋亡影響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182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1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