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引導的自適應放療在鼻咽癌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影像引導的自適應放療在鼻咽癌治療中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安徽醫(yī)科大學》 2014年
影像引導的自適應放療在鼻咽癌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施林心
【摘要】:目的:通過比較鼻咽癌影像引導自適應放療的三組計劃的靶區(qū)及危及器官的體積變化及劑量學差異,探討自適應放療的臨床意義。 材料與方法:對7例經病理確診的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西門子ARTISTE圖像引導的自適應放療系統(tǒng)進行治療規(guī)劃,所有患者均采用同步整合加量調強放療(SIB-IMRT)方案(定義為IMRT組),放療10次后對所有患者進行第二次CT斷層掃描,并以此重新勾畫靶區(qū)設計新的計劃(ART1);第21次后進行第三次CT斷層掃描,并以此重新勾畫靶區(qū)設計新的計劃(ART2)。治療結束后進行第四次CT斷層掃描。分別比較三組計劃的靶區(qū)和危及器官的體積變化及劑量學差異。 結果:1.體積變化:隨著放射治療的進行,靶區(qū)和腮腺體積都明顯縮小。至治療結束,GTVnx和GTVnd中位體積縮小分別為初始計劃時的62.13%(42.94%~79.14%),60.19%(33.02%~84.6%);左、右腮腺體積較治療前平均縮小了39.41%(23.21%~58.57%),35.48%(11.32%~53.76%),并且兩側腮腺的外側界向中心平均位移為4.5(1.6~9.2)mm。腮腺體積在前1/3治療時間縮小較后2/3治療時間明顯;而GTVnx、GTVnd在后2/3治療時間的縮小較前1/3更加明顯,且隨著治療時間的進行,縮小有明顯的遞增關系。 2.對于GTVnx和GTVnd的最大劑量Dmax,最小劑量Dmin,平均劑量Dmean,三種方案所得到的結果相互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3.至于危及器官,三種方案中腦干、脊髓劑量無明顯差異。與IMRT相比,,ART1左右側腮腺平均劑量分別減少了平均為0.42Gy(1.68%)(P=0.019)和0.79Gy (3.04%)(P=0.013),ART2相對于ART1,左右腮腺平均劑量再次減少分別為0.86Gy(3.50%)(P=0.001)和1.04Gy (4.13%)(P=0.035)。 結論:鼻咽癌調強放療中GTVnx、GTVnd和左右腮腺體積隨治療時間增加明顯退縮,離線自適應重新修訂計劃對腫瘤靶區(qū)的劑量影響較小,但可減少腮腺的受照劑量,自適應放療在未來鼻咽癌治療中有積極的應用。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9.63;R730.5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瑾;許峰;柏森;張洪;鐘仁明;李燕;李小玉;;千伏級錐形束斷層掃描在鼻咽癌適形調強放射治療中的初步應用[J];癌癥;2008年07期
2 韓露;林少俊;潘建基;陳傳本;張瑜;張秀春;廖希一;陳奇松;;305例鼻咽癌調強放療預后因素分析[J];癌癥;2010年02期
3 張岸梅;陳正堂;;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Meta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4 唐武兵;楊文;胡建新;伍楚蓉;盧奕宇;潘興喜;劉振桁;;尼妥珠單抗聯(lián)合放療治療Ⅲ、Ⅳa期鼻咽癌的初步研究[J];廣東醫(yī)學;2011年19期
5 朱旭;梁永彪;鄭利平;;EBV-DNA定量檢測對鼻咽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年17期
6 陳傳本;林翔;費召東;潘建基;陳荔莎;柏朋剛;;分段調強放射治療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療的應用研究[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7 項紅霞;黎靜;;鼻咽癌淋巴結轉移診斷標準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3年05期
8 宣瑩;張振勇;曾越燦;吳榮;;同步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Meta分析[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9 余林;沈艾;劉銳;魏續(xù)福;吳忠均;;新輔助化療治療晚期鼻咽癌的系統(tǒng)評價[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8期
10 秦永輝;馬玲玲;王若崢;;新疆鼻咽癌調強放療的遠期療效及預后因素分析[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帥;王仁生;黃素寧;戴剛毅;馬姍姍;;255例初治鼻咽癌調強適形放療臨床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2年05期
2 萬騁;崔斐;陳斌;羅榮城;;抗腫瘤血管生成藥bevacizumab對VEGF促人肝癌細胞株HepG2增殖的阻斷作用[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09期
3 吳自勍;黃浩;尤長宣;羅榮城;Paul L.Hermonat;;兩種抗原致敏方式負載樹突狀細胞疫苗對LNCaP細胞株的體外殺傷作用[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4 黃浩;王航;吳自勍;尤長宣;羅榮城;Paul L.Hermonat;;兩種抗原致敏方式負載樹突狀細胞疫苗對結直腸癌細胞株的體外殺傷作用[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5 柳娟;劉宇虎;;胃腸道間質瘤CD117、CD34、SMA、S-100蛋白、Vim、結蛋白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6 陳錦章;鄭航;陳斌;黃宇賢;羅榮城;;VEGF、HER-2蛋白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7 崔斐;陳斌;陳錦章;黃宇賢;羅榮城;;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肝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8 陳斌;丁軼;羅榮城;;胃癌組織中EGFR,C-erbB-2蛋白的表達及其臨床價值[J];廣東醫(yī)學;2007年10期
9 唐武兵;楊文;曹洋;伍楚蓉;潘興喜;劉振桁;張永勝;陳永發(fā);;尼妥珠單抗聯(lián)合適形放療及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療效[J];廣東醫(yī)學;2012年11期
10 高文;何彥津;;脈絡膜黑色素瘤治療新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09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潘建基;張瑜;林少俊;;鼻咽癌IMRT靶區(qū)及劑量設計指引(草案)[A];第六屆全國鼻咽癌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馬駿;李文斐;;基于現(xiàn)代影像技術的鼻咽癌綜合治療研究與應用[A];中國腫瘤內科進展 中國腫瘤醫(yī)師教育(2014)[C];2014年
3 潘建基;;鼻咽癌臨床診治現(xiàn)狀和進展[A];中國腫瘤內科進展 中國腫瘤醫(yī)師教育(2014)[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曲頌;錐形束CT圖像引導在頭頸部及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中的應用[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楊小民;5-氨基乙酰丙酸介導的光動力對耐藥/非耐藥人鼻咽癌作用的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高偉生;MAGE-A3多肽瘤苗對人乳腺癌細胞及裸鼠移植瘤免疫作用的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崔斐;貝伐單抗聯(lián)合吉西他濱的抗肝癌的協(xié)同作用及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黃衛(wèi)國;鼻咽癌14-3-3σ蛋白的靶向蛋白質組學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廖旺軍;EGFR信號轉導通路中的基因突變對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預后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劉家佳;TrkB在鼻咽癌上皮間質轉化中的作用及其與腫瘤侵襲轉移的關系[D];中南大學;2012年
8 尹強;蜈蚣不同部分提取液對肝癌細胞Bel-7404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毒理學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9 黃鵬;納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功能化及其在腫瘤診療中應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10 牛道立;沉默Pokemon基因提高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凡艷;放療聯(lián)合順鉑不同劑量方案同期化療治療鼻咽癌的耐受性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肖帥;局部晚期鼻咽癌調強適形放療中腦干放射耐受性的探討[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田殿鋒;Herceptin聯(lián)合奧沙利鉑對胃癌細胞體外作用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馬蘭英;胃癌原發(fā)灶與淋巴結轉移灶及癌旁正常組織中HER-2表達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李莎莎;不同化療方案結合常規(guī)放療治療鼻咽癌臨床病例回顧性分析[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6 孫健達;NO期鼻咽癌放射治療后的生存分析及失敗模式[D];汕頭大學;2011年
7 曹征;人臍血來源樹突狀細胞誘導CTL對BGC823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D];鄭州大學;2011年
8 劉洪梅;腫瘤可溶性抗原聯(lián)合金葡素超抗原誘導殺瘤細胞的實驗研究[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1年
9 冉雄;鼻咽癌放射性腦病相關發(fā)生因素分析及MRI動態(tài)隨訪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侯吉光;影響鼻咽癌預后因素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充,韓非,盧麗霞,黃劭敏,林承光,鄧小武,盧泰祥,崔念基;調強適形放射治療對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療效[J];癌癥;2004年S1期
2 蘇勇;趙充;謝傳淼;盧麗霞;孫穎;韓非;吳湖炳;崔念基;曾宗淵;盧泰祥;;鼻咽癌咽后淋巴結轉移的CT、MRI和PET-CT診斷的對比研究[J];癌癥;2006年05期
3 亓姝楠;謝方云;盧泰祥;高劍銘;劉孟忠;鄒國榮;;老年鼻咽癌患者的臨床特征[J];癌癥;2006年06期
4 唐玲瓏;馬駿;陳勇;宗井鳳;孫穎;王巖;吳湖炳;崔念基;;MRI、CT和PET-CT檢查對鼻咽癌咽后淋巴結轉移的診斷價值[J];癌癥;2007年07期
5 林曉平;趙充;陳明遠;樊衛(wèi);張旭;智生芳;梁培炎;;~(18)F-FDG PET/CT在鼻咽癌診斷及分期中的臨床價值[J];癌癥;2008年09期
6 毛燕萍;李文斐;陳磊;孫穎;劉立志;唐玲瓏;曹素梅;林愛華;洪明晃;盧泰祥;劉孟忠;李立;馬駿;;鼻咽癌2008分期的臨床驗證[J];癌癥;2009年10期
7 謝方云;彭苗;胡偉漢;韓非;王馨;徐慧敏;;N0期鼻咽癌頸淋巴結區(qū)域預防照射方式的探討[J];癌癥;2010年01期
8 韓露;林少俊;潘建基;陳傳本;張瑜;張秀春;廖希一;陳奇松;;305例鼻咽癌調強放療預后因素分析[J];癌癥;2010年02期
9 馬俊剛;楊鎮(zhèn)洲;王閣;王東;余嫻;雷新;楊曉霞;劉巖海;胡南;倪蓉暉;王繼紅;;180例鼻咽癌調強放療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07年20期
10 張艷玲,胡紹毅,邊志衡,左文偉,梁后杰;誘導化療聯(lián)合放療在中晚期鼻咽癌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24期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施林心;影像引導的自適應放療在鼻咽癌治療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相關機構
>安徽醫(yī)科大學
相關作者
>施林心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數(shù)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大眾知識服務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影像引導的自適應放療在鼻咽癌治療中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31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0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