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VS和HHUS鑒別診斷良惡性乳腺腫瘤的meta分析
本文選題:乳腺腫瘤 切入點:超聲 出處:《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11期
【摘要】:目的:運用Meta分析評價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系統(tǒng)(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ing,ABVS)與手持探頭超聲(hand-held ultrasound,HHUS)對乳腺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價值。方法 :采用計算機自動配合手工檢索COCHRANE、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據庫、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字化期刊全文數據庫(檢索時間:建庫至2015年3月7日),搜集并篩選出HHUS與ABVS鑒別診斷女性良惡性乳腺腫瘤的文獻,應用STATA12.0軟件對入選文獻的試驗數據進行分析。結果 :17篇文獻符合納入標準。ABVS和HHUS合并診斷比值比分別為95.21(53.85~168.36)、28.88(16.15~51.66),合并特異度分別為0.90(0.86~0.93)、0.84(0.78~0.89),合并敏感度分別為0.91(0.88~0.93)、0.84(0.79~0.88)。結論 :ABVS在乳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方面較HHUS具有更高的臨床價值。
[Abstract]:Objective: using Meta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automated breast volume imaging system (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ing, ABVS) and handheld ultrasound probe (hand-held ultrasound, HHUS) of breast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diagnosis. Methods: using computer automatic with manual retrieval COCHRANE, WEB OF SCIENCE, PUBMED, EMBASE, Chinese PSTP,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hina HowNet (CNKI), Wanfang digital periodical full-text database (retrieval time: up to March 7, 2015), collected and screened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HUS and ABVS in female breast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of literatur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selected literatures were analyzed by STATA12.0. Results: 17 article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of.ABVS HHUS and diagnostic odds ratios were 95.21 (53.85~168.36), 28.88 (16.15~51.66),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0.90 (0.86~0.93), 0.84 (0.78~0 .89). The combined sensitivity was 0.91 (0.88~0.93) and 0.84 (0.79~0.8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BVS has a higher clinical valu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reast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than HHUS.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超聲診斷科;東南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流行病與衛(wèi)生統(tǒng)計學系;
【基金】:江蘇省衛(wèi)生計生委項目(H201534)
【分類號】:R737.9;R44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張芹;胡濱;胡兵;李文彬;;自動乳腺全容積掃查系統(tǒng)的臨床應用[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1年01期
2 蔣朝霞;鄒潔蓮;黃振蘭;;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技術診斷乳腺腫塊的價值[J];海南醫(yī)學;2014年08期
3 李寧;楊麗春;李支堯;;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ABVS)與常規(guī)超聲檢查(HHUS)對乳腺良惡性腫塊鑒別診斷價值的比較[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07期
4 程淑珍;朱劍芳;王廣珊;;自動乳腺全容積掃查與手持超聲診斷乳腺病灶價值的對比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4年08期
5 余江秀;梁偉翔;謝亦農;張華;馮素華;;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技術對乳腺腫瘤的鑒別診斷[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4年06期
6 吳猛;周如海;王海燕;周微霞;宋芫;;超聲自動全容積成像對乳腺腫塊良惡性鑒別的診斷準確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年27期
7 賀梅婷;勇強;;自動乳腺容積成像與手動超聲及鉬靶診斷乳腺疾病的對照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年05期
8 章瑾;錢紀江;;超聲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和乳腺彈性成像技術對乳腺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3年01期
9 張麗丹;包凌云;張麗;;ABVS在乳腺多發(fā)結節(jié)中偶發(fā)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4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娜;乳腺自動全容積成像技術對乳腺癌診斷價值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黃細玲;超聲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對乳腺局灶性病變診斷價值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2 楊梁;超聲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在乳腺腫瘤診治中的初步應用[D];遵義醫(yī)學院;2014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愛麗;趙慧娟;尹成方;;X線引導下乳腺穿刺活檢對觸診陰性病變的診斷意義及其適應證[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1年03期
2 張婷;譚旭艷;;自動乳腺全容積掃查系統(tǒng)的臨床價值評估[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2年02期
3 施明花;;護士作為B超助手在超聲自動乳房容積掃描中的地位及作用[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年21期
4 李敏;蔣賢輝;馬曉棠;涂美琳;王靈燕;徐子寧;張竹君;;自動容積掃描對乳腺腫塊良惡性鑒別價值的應用探討[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3年09期
5 張葉;傅榮;王志軍;楊檸澤;;超聲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測量技術在乳房重建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4年23期
6 王峗;;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技術(ABVS)對比常規(guī)超聲對乳腺腫塊鑒別診斷的價值[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年10期
7 矯健;劉娜;侯新燕;孫欣;周志丹;陸娜;;乳腺自動全容積掃查系統(tǒng)與手持超聲探頭的對比評估[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2年09期
8 嚴麗霞;黃備建;;自動乳腺全容積掃描在乳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進展[J];上海醫(yī)學影像;2012年03期
9 楊梓;張喜平;歐敬民;;乳腺癌癌前病變的篩查手段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3年01期
10 朱羅茜;包凌云;;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在乳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現狀[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4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黃細玲;超聲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對乳腺局灶性病變診斷價值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2 楊梁;超聲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在乳腺腫瘤診治中的初步應用[D];遵義醫(yī)學院;2014年
3 許瑞瑤;三維超聲聯合二維超聲小乳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4 張曉光;超聲造影對乳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價值的系統(tǒng)評價[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葉細容;超聲彈性成像面積比與改良評分法對乳腺良惡性病灶的鑒別診斷價值[D];皖南醫(yī)學院;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超文,徐棟,邊曄萍,趙惠t$,陳麗羽;應用三維超聲重建成像診斷乳腺癌[J];癌變.畸變.突變;2005年06期
2 汪禾青;K. M. Kelly;J. Dean;W. S. Comulada;S. J. Lee;;自動化全乳腺超聲和乳腺X線攝影術對發(fā)生于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檢出率研究[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0年03期
3 錢懿;;超聲引導光散射斷層成像:一種有前途的乳腺病變功能成像技術[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0年02期
4 朱振新;顧軍;于澤平;;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若干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8年02期
5 顧軍;于澤平;;乳腺癌手術后輔助內分泌治療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2年01期
6 盧海霞;梁炎;周良;龍生;;高頻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診斷乳腺惡性腫瘤[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9年02期
7 汪秀玲;吳笑松;;各種影像檢查在乳腺癌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9年05期
8 劉艷萍;謝瀟;張凌;錢翠娥;沈文佳;;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腫瘤[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0年01期
9 張芹;胡濱;胡兵;李文彬;;自動乳腺全容積掃查系統(tǒng)的臨床應用[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1年01期
10 王宏橋;魏志敏;呂啟鳳;王芳;;乳腺惡性腫瘤全自動乳腺容積成像系統(tǒng)圖像分析[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1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常云;乳腺小腫瘤高頻聲像圖表現及病理基礎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宏江,馬繼紅,許瑞華,敬靜,趙揚冰,朱精強,張世羽;良、惡性乳腺腫瘤新生血管形成活性的研究[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2年11期
2 劉佳,賈黎丹,趙曉蘭,姜慧,潘曉芳,張海青,史煉鋼,王麗芬,夏繡麗;背向散射積分超聲組織定征鑒別良惡性乳腺腫瘤的價值[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1年04期
3 施會芹;;乳腺腫瘤的良惡性識別與超聲圖像定量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4年01期
4 張瀝;曹鋒;雷軍強;;超聲和超聲光散射成像系統(tǒng)鑒別診斷良惡性乳腺腫瘤:Meta分析[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3年08期
5 魏軍,李云東,高萬勤,王祖希;良、惡性乳腺腫瘤的X線分析[J];洛陽醫(yī)專學報;2002年04期
6 韓晨光;王佐妤;鄭愛青;;MMP-9在惡性乳腺腫瘤中的表達及其對浸潤轉移的作用[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7 楊梅花;鐘美容;王蓮;凌霞輝;;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良惡性乳腺腫瘤中的診斷價值[J];黑龍江醫(yī)學;2011年12期
8 許琦;劉鐵;葛煥祥;吳偉峰;;數字乳腺鉬靶X線攝影與MRI單獨或聯合使用在鑒別良惡性乳腺腫瘤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1年12期
9 王瑛,王武;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良惡性乳腺腫瘤的研究[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1997年04期
10 沙玲;牛華;平竹仙;曹研;;CA153、CEA、AFP、CA125在惡性乳腺腫瘤治療前后的變化[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佳;賈黎丹;趙曉蘭;姜慧;潘曉芳;楊世才;張海青;史煉鋼;王麗芬;夏繡麗;;背向散射積分超聲組織定征鑒別良惡性乳腺腫瘤的初步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2 趙慶麗;張宗久;;細針穿刺乳腺組織端粒酶活性檢測的臨床意義[A];2000全國腫瘤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湖北老河口 葉水胡;診療癌癥好“幫手”——原子醫(yī)學[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3年
2 ;甲狀腺癌療法可能增加乳腺癌危險[N];醫(yī)藥經濟報;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楊;聲脈沖輻射力成像技術在良惡性乳腺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劉勇;乳腺癌動態(tài)增強MRI與病理對照研究[D];同濟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991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169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