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硬化性血管瘤CT增強特征與病理分析
本文關鍵詞:肺硬化性血管瘤CT增強特征與病理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浙江大學》 2015年
肺硬化性血管瘤CT增強特征與病理分析
高美佳
【摘要】:目的:探討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現(xiàn),提高臨床診斷水平。 資料和方法:回顧性分析2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臨床、病理及影像學表現(xiàn)。 結果:23例PSH均為單發(fā),病灶的肺葉分布為上肺9例,中肺2例,下肺12例。CT平掃腫瘤大多呈圓形或類圓形軟組織結節(jié)或腫塊;7例可見分葉,20例密度均勻,5例瘤內(nèi)可見鈣化。增強掃描病灶大多中度至明顯均勻強化;18例中不均勻強化4例,均勻強化14例;中度及明顯強化14例,輕度強化3例,無強化1例。所有PSH組織結構均為乳頭區(qū)、實性區(qū)、血管瘤樣區(qū)和硬化區(qū)。 結論:1.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多見于中年女性,常無癥狀由體檢發(fā)現(xiàn),也可表現(xiàn)為非特異性呼吸道癥狀。2.PSH的一般CT表現(xiàn)為肺內(nèi)孤立性軟組織密度結節(jié)或腫塊,邊界清楚,密度均勻。3.PSH影像學特征與病理關系密切,特征性的CT表現(xiàn)有血管貼邊征、中度至明顯強化及漸進性強化。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63;R816.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司徒冬榮;龍浩;馬國偉;林志潮;云徑平;戎鐵華;;24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診療分析[J];癌癥;2008年08期
2 周坦峰;張漢松;范恒;;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診斷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2年02期
3 殷清華;申麗麗;閆廣寧;辛榕;段光杰;姚小紅;郭德玉;;59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臨床病理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年11期
4 何闖;劉云;鄭偉;葉倫;李碩;方宏洋;;肺硬化性血管瘤臨床病理及CT診斷[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年05期
5 史景云,易祥華,劉士遠,肖湘生;肺硬化性血管瘤增強CT表現(xiàn)及其與微血管密度的關系[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4年01期
6 袁彩云;王中秋;盧光明;張龍江;黃清玲;仇曉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X線、CT及病理對照分析[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9年05期
7 史瑞華,漆劍頻,王承緣;擴散張量成像在顱內(nèi)占位性病變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5年02期
8 羅敏;魏懿;肖家和;;中樞神經(jīng)細胞瘤的MRI診斷[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9 邢鵬毅;巴照貴;郭建平;鄭國寶;朱杏莉;姚斯元;;肺硬化性血管瘤CT影像分析[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1年01期
10 李鋼;韓波;;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診斷分析[J];實用腫瘤雜志;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大鵬;徐文堅;高傳平;張慧君;孫磊;;中樞神經(jīng)細胞瘤的MRI診斷[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馬德晶;秦東京;;彌散張量成像在顱內(nèi)腫瘤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進展[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劉愷;汪丹鳳;韓路軍;張雪林;;鞍區(qū)中樞神經(jīng)細胞瘤一例[J];磁共振成像;2012年03期
4 何正文;胡國斌;任年軍;高洪波;章凱;;中樞神經(jīng)細胞腫瘤一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中國神經(jīng)腫瘤雜志;2005年01期
5 桂秋萍;鐘定榮;馬林;;中樞性神經(jīng)細胞瘤:17例臨床病理分析(英文)[J];中國神經(jīng)腫瘤雜志;2005年02期
6 汪立峰;郭亮;;中樞神經(jīng)細胞瘤的MRI和DWI診斷及鑒別診斷[J];中國神經(jīng)腫瘤雜志;2011年04期
7 羅成義,徐如祥;中樞神經(jīng)細胞瘤的診斷和顯微手術治療[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05年02期
8 徐紅超,陳忠平,周旺寧;中樞神經(jīng)細胞瘤研究進展[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05年06期
9 張菊,陳曉品;中樞神經(jīng)細胞瘤的臨床病理特點和治療[J];重慶醫(yī)學;2005年01期
10 何曉鵬;歐光乾;韓福剛;黃新文;陳東;楊述根;唐光才;;中樞神經(jīng)細胞瘤的CT及MR診斷與鑒別診斷[J];重慶醫(yī)學;2011年1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劉鍇;急性肺曲霉菌病動物模型建立及腫塊型肺真菌病CT影像學特征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2 喬廣宇;534例神經(jīng)上皮腫瘤的分類暨國人少突膠質(zhì)瘤染色體1p雜合子缺失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5年
3 張金男;腦膠質(zhì)瘤蛋白表達譜篩選信號傳導通路及相關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4 任賀成;高場強術中磁共振聯(lián)合功能神經(jīng)導航輔助切除側腦室低級別神經(jīng)上皮腫瘤的臨床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5 王艷麗;~(18)F-FDG PET-CT雙時相顯像聯(lián)合診斷性CT對肺內(nèi)孤立結節(jié)的診斷價值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6 范耀東;1.MK801、頭孢曲松和RU38486對嗎啡成癮記憶各階段影響的研究 2.咖啡因?qū)w外培養(yǎng)U251膠質(zhì)瘤細胞影響的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葉蘭;原癌基因Bmi-1在人膠質(zhì)母細胞瘤細胞U87 MG放射后衰老過程中的作用機制[D];山東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德晶;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及波譜分析在顱內(nèi)腫瘤中的應用研究[D];濱州醫(yī)學院;2010年
2 程曉峰;1.6-二磷酸果糖與環(huán)孢菌素A對大鼠異位移植心臟復跳時間、存活期的影響[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3 陳立;33例側腦室腫瘤的顯微外科治療[D];浙江大學;2006年
4 唐笑先;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免疫組化研究及腫瘤病理學與影像學對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6年
5 陳福建;3.0TMR彌散張量成像在膠質(zhì)瘤與轉移瘤鑒別中的應用[D];南昌大學;2008年
6 周程敏;“右心緣弧形征”的影像學分析[D];遵義醫(yī)學院;2010年
7 方曉東;腦室內(nèi)中樞神經(jīng)細胞瘤的診治[D];浙江大學;2012年
8 徐良;中樞神經(jīng)細胞瘤的診斷及治療:附17例分析[D];浙江大學;2012年
9 趙中偉;肝動脈化療栓塞聯(lián)合經(jīng)皮射頻消融序貫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療效分析[D];浙江大學;2011年
10 魏文;青少年角膜中央厚度與眼壓相關因素分析及NT-530P的測量評價[D];山東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福海;孫建軍;許尚文;陳自謙;;肺硬化性血管瘤增強CT表現(xiàn)與病理對照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0年06期
2 劉士遠,肖湘生,李成洲,李惠民,李瞋江,李玉莉,劉會敏;肺內(nèi)良惡性結節(jié)微血管結構的差別及其對CT強化程度的影響[J];中國肺癌雜志;2003年01期
3 王妍,王恩華,吳廣平,張志坤,林東;肺硬化性血管瘤免疫標記及超微結構——提示其細胞的不同來源[J];中國肺癌雜志;2003年02期
4 王妍;戴順東;王恩華;;所謂肺硬化性血管瘤組織中兩種主要細胞的基因表達差異及意義[J];中國肺癌雜志;2007年06期
5 馬少華;孫宇;杜長征;梁震;熊宏超;陳克能;;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診治[J];中國肺癌雜志;2011年08期
6 徐家興;磁共振功能成像的一個新技術──擴散張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J];放射學實踐;2002年02期
7 夏春華;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診斷與鑒別[J];放射學實踐;2004年02期
8 陳本寶;張邦蘇;王善軍;方金忠;;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診斷[J];放射學實踐;2011年09期
9 張衛(wèi)東;黃子林;吳沛宏;;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影像學特點[J];解剖學研究;2008年05期
10 易祥華,張容軒;肺硬化性血管瘤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招土;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表現(xiàn)[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2年04期
2 易祥華,張容軒,鐘慈聲,朱美芳,陳志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光鏡和電鏡觀察[J];電子顯微學報;2002年05期
3 畢建立,王桂洪,隗和敏;肺硬化性血管瘤2例[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4 袁濤,于鐵鏈,曹陽,白人駒;肺硬化性血管瘤二例[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3年07期
5 金衛(wèi),陳自謙;肺硬化性血管瘤一例[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3年S1期
6 高洪文,馬忠森,白鳳玲;肺硬化性血管瘤一例[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年04期
7 李小飛,汪健,劉錕,程慶書,王小平;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治療[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03年05期
8 徐招土;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表現(xiàn)(附5例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3年03期
9 趙國宏,黃科峰,薛寶山;肺硬化性血管瘤一例[J];放射學實踐;2003年02期
10 宋戈峰,劉春慶;肺硬化性血管瘤2例[J];罕少疾病雜志;200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宏景;;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診斷和治療——附27例報告[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易祥華;張容軒;鐘慈聲;朱美芳;陳志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光鏡和電鏡觀察[A];第十二屆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2年
3 阮樹松;全禮紅;;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臨床病理特點、診斷和治療(附1例報道并文獻復習)[A];二○○八年貴州省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學術大會暨國家級繼續(xù)教育項目《睡眠呼吸疾病診治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8年
4 任憲偉;高銳;劉建陽;;手術治療肺硬化性血管瘤12例分析[A];第13屆全國肺癌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5 張心中;宗培君;房師猛;;肺硬化性血管瘤八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6 武艷;白信花;王帥;郝彥勇;;肺硬化性血管瘤31例臨床病理分析[A];第13屆全國肺癌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7 史東升;;26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臨床及影像學表現(xiàn)[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8 王恩華;;PSH的研究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病理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林洪平;彭峰;劉永橋;姚海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影像學特點[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0年
10 何劍;;肺硬化性血管瘤MSCT的診斷[A];2005年浙江省放射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齊鳳杰;所謂肺硬化性血管瘤組織起源及性質(zhì)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王妍;所謂肺硬化性血管瘤中的兩種主要細胞的基因表達差異及意義[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卷舒;肺硬化性血管瘤10例臨床特點分析并文獻復習[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杜峰;肺硬化性血管瘤15例臨床及病理組織學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3 周寅;肺硬化性血管瘤伴肺門淋巴結轉移1例并相關文獻復習[D];浙江大學;2013年
4 周薇;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臨床病理學研究及生物學行為探討[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林旭勇;干細胞標記物及上皮細胞間質(zhì)轉化相關因子在肺硬化性血管瘤中的表達及意義[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繆軍;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臨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唐笑先;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免疫組化研究及腫瘤病理學與影像學對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6年
8 張麗;所謂肺硬化血管瘤的克隆性[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9 高美佳;肺硬化性血管瘤CT增強特征與病理分析[D];浙江大學;2015年
10 張秀偉;E-cad/cat復合體在所謂肺硬化性血管瘤中的表達[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肺硬化性血管瘤CT增強特征與病理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630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16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