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球比、門脈右支前間隙對肝纖維化的診斷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 肝硬化 白球比 門靜脈 病理學 診斷價值 出處:《中國全科醫(yī)學》2017年S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比較白球比(A/G)、門脈右支前間隙對肝臟纖維化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10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肝纖維化患者98例,肝纖維化分期為S0期25例,S1期25例,S2期15例,S3期15例,S4期18例。采用病理檢查及圖像分析、血生化檢查等,比較肝纖維化各分期A/G、門脈右支前間隙,并分析其與肝纖維化病理分期相關性,建立ROC曲線,分析A/G、門脈右支前間隙對肝纖維化S3、S4期的靈敏度、特異度。結果肝纖維化S1~S4期患者A/G值低于S0期,門脈右支前間隙高于S0期(P0.05);肝纖維化S4期患者A/G值低于S0期(P0.05);肝纖維化S3、S4期患者門脈右支前間隙高于S0期(P0.01)。A/G值、門脈右支前間隙與肝纖維化病理分期經(jīng)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肝纖維化各期與A/G值呈負相關(r=-0.275,P0.05),與門脈右支前間隙呈正相關(r=0.537,P0.001)。門脈右支前間隙對肝纖維化S3、S4期AUC高于A/G值,且門脈右支前間隙對肝纖維化S3、S4期診斷靈敏度、特異度較A/G高。結論門脈右支前間隙對肝纖維化分期≥S3期患者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而A/G值僅在肝纖維化分期≥S4期有明顯改變,因此門脈右支前間隙對肝纖維化的診斷價值較A/G值高。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white ball ratio (A/G), the value of the right portal vein in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 following clearance. 98 patients with liver fibrosis Method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6 were patients, liver fibrosis stage S0 25 cases, S1 25 cases, S2 15 cases, S3 15 cases, stage S4 in 18 cases. 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image analysis, blood biochemistry examination, comparison of liver fibrosis staging A/G, portal vein, anterior space of the right branch of, an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athology and staging of hepatic fibrosis, A/G analysis to establish ROC curve, the portal vein of the anterior space of the right branch of liver fibrosis S3, S4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Results A/G patients with liver fibrosis S1~S4 value below S0, portal vein, anterior space of the right branch of higher than S0 phase (P0.05); A/G patients with liver fibrosis S4 value lower than S0 (P0.05); liver fibrosis S3, S4 patients with portal vein anterior space of the right bran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tage S0 (P0.01).A/G, portal vein of the anterior space of the right branch and The pathological stages of liver fibrosis by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iver fibrosis stage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 (r=-0.275, P0.05), related to portal vein and anterior space of the right branch (r=0.537, P0.001). The positive portal anterior space of the right branch of hepatic fibrosis S3, S4 AUC higher than the A/G value, and the portal vein of the anterior space of the right branch hepatic fibrosis S3, S4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G. Conclusion the portal vein of the anterior space of the right branch has a certain value in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 than S3 patients, while the A/G value changed significantly only in the stage of liver fibrosis than S4, so the portal vein of the anterior space of the right branch value for the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 than A/G high value.
【作者單位】: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影像中心;
【分類號】:R445.2;R57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之侖,湯小太,甄宜蘭,劉重蘭;血清PCⅢ、PⅢP對肝纖維化的診斷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0年04期
2 任曉璇;杜端明;王成林;;肝纖維化影像學診斷研究進展[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0年03期
3 彭瑞云,王德文,徐在海,高亞兵,楊瑞彪,李延平,汪寶珍,熊呈琦;大鼠肝區(qū)照射后肝纖維化過程的動態(tài)觀察[J];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1996年01期
4 石運明,謝玉通,張建國,周學智,谷繼忠,,高清澤,張大文;先天性肝纖維化三例[J];中華消化雜志;1997年04期
5 李健,周大橋;軟肝Ⅰ號預防肝纖維化的實驗研究[J];湖南醫(yī)學;1997年04期
6 俞純山;肝纖維化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0年03期
7 胡曉峰;劉斌;;肝纖維化及影像學評價[J];國外醫(y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2006年04期
8 楊保智;郭順林;郭吉剛;王剛;張安;徐鳳;;64層螺旋CT灌注成像對肝纖維化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8年04期
9 劉鑫;郭啟勇;廖偉;王寶東;;肝纖維化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初步實驗研究[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9年06期
10 張曉杰;;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對肝纖維化的診斷[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柴維敏;朱乃懿;李衛(wèi)俠;杜聯(lián)軍;趙香田;陳克敏;;肝纖維化~1H-MRS臨床應用價值初步研究[A];第十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與診斷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9年
2 孫璐璐;宋毅;秦石成;;實時定量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評價肝纖維化中的應用[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九屆全國腹部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3 李容;周琦;姜玨;尚旭;王華;馬文琪;雷小瑩;;實時組織彈性成像定量診斷肝纖維化的初步探討[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九屆全國腹部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4 張大濵;李志艷;陳敏;劉陽;王瑞芳;董曉宇;謝躍;馮卉;周艷賢;陳霞;;聲輻射力脈沖成像技術定量評價慢性丙肝肝纖維化的臨床研究[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九屆全國腹部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5 朱乃懿;柴維敏;杜聯(lián)軍;李衛(wèi)俠;趙香田;陳克敏;;肝纖維化MRI功能成像臨床應用價值初步研究[A];第十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與診斷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9年
6 鞏海燕;胡或;葉新華;林紅軍;;實時組織彈性成像對肝纖維化的診斷效能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7 高紅梅;時高峰;許茜;李如迅;王琦;劉輝;;大鼠肝纖維化、肝硬化MRI彌散加權成像的實驗研究[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王慶兵;汪登斌;胡靜;陳克敏;張蓓;;大鼠肝纖維化MR彌散成像ADC值與病理評分的相關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9 翁秀妹;馬小紅;周歡琴;王強;;慢性肝病患者血清MMP-3、TIMP-1水平與肝纖維化進程的臨床研究[A];2009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衣曉峰 靳萬慶;干細胞移植治療疑難病基礎研究碩果累累[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楊;磁共振T_2~* mapping成像及分子成像評價大鼠肝纖維化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徐佳;肝臟特異性磁共振增強成像定量評價大鼠肝纖維化與肝功能[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3 范國華;大鼠肝纖維化的MR功能成像及磁粒子標記BMSCs移植修復肝損傷的MR示蹤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4 逄文強;胰脂酶相關蛋白的條件性表達機制及其在肝纖維化基因治療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5 劉鑫;肝纖維化磁共振擴散加權、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王秋實;血液生化學、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和~1H磁共振波譜分析在肝纖維化中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7年
7 丁可;慢性肝纖維化16層螺旋CT診斷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8 馬春梅;肝纖維化CT灌注成像的實驗與臨床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陳明麗;超聲定量分析方法評價肝纖維化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林浩銘;基于聲輻力的超聲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對肝纖維化評估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敏;彩虹灌注及RTE評價慢乙肝肝纖維化的臨床價值[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萬穎;組織聲學結構定量技術評估慢乙肝肝臟纖維化分級的研究價值[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豐錦春;超聲影像評估肝纖維化、門靜脈壓力及食管靜脈曲張的臨床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6年
4 王丹;肝臟ESWAN與血清鐵蛋白定量評價肝纖維化的實驗研究[D];川北醫(yī)學院;2016年
5 李潔;肝臟磁共振擴散峰度成像定量評價肝纖維化的實驗研究[D];川北醫(yī)學院;2016年
6 許莉;MRI體素內(nèi)不相干運動成像與超聲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評估肝纖維化的比較研究[D];貴州醫(yī)科大學;2016年
7 馬曉鳴;速度向量成像技術對肝纖維化診斷價值的初步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6年
8 張桂芹;聲速匹配技術對肝纖維化早期診斷及其分期的臨床價值[D];華北理工大學;2016年
9 黃麗丹;肝臟血管影像解剖與肝纖維化硬化的血管異常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10 駱戰(zhàn)輝;超聲組織彌散定量分析在大鼠肝纖維化分級中的應用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219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152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