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陰道三維超聲造影對宮腔內良惡性病變及微血管密度的診斷價值
發(fā)布時間:2017-12-12 00:08
本文關鍵詞:經陰道三維超聲造影對宮腔內良惡性病變及微血管密度的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探究經陰道三維超聲造影對宮腔內良惡性病變及其與微血管密度的臨床應用。方法 80例患者均通過手術獲得組織病理學結果,分為良性組(42例)、交界性組(12例)和惡性變組(26例),經陰道三維超聲造影檢測患者病情,分析該方法對宮腔內良惡性病變及其與微血管密度的診斷價值。結果良性組、交界性組、惡性組的達峰時間、增強強度、AUC值、MVD分別為(16.12±2.08)s、(13.56±1.32)d B、(1 453.96±87.24)d B.s、(14.56±7.12);(14.92±1.63)s、(14.29±1.96)d B、(1 501.38±81.82)d B.s、(21.76±7.28);(13.51±1.42)s、(14.96±2.02)d B、(1 552.13±79.44)d B.s、(37.42±18.53)。結論經陰道三維超聲造影可顯著區(qū)分惡性病變、交界性病變和良性病變,達峰時間和MVD水平是鑒別宮腔內良惡性病變的較好指標。
【作者單位】: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婦產超聲科;
【基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211A085)
【分類號】:R445.1;R711;R737.3
【正文快照】: 宮腔疾病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臨床多表現為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絕經后出血或陰道流液等,包括良性病變、交界性病變以及惡性病變。微血管密度(MVD)與子宮內膜癌組織的血管生成密切相關,被認為是評價腫瘤血管生成的金標準。子宮內膜病變形狀不規(guī)則,經陰道三維超聲獲得的圖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鄧萍;張世維;趙開銀;羅孝勇;李德惠;何厚洪;;經陰道三維超聲對盆腔靜脈淤血綜合征的診斷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8年12期
2 謝玉玨;楊倩;王雙珍;;經陰道三維超聲在婦科的臨床應用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年09期
3 錢蓉蓉;蔡珠華;林紀光;夏秋霞;夏暉;;經陰道三維超聲在輸卵管間質部妊娠診療中的應用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1年10期
4 劉暉;葉真;陳樹強;劉新秀;甘玲;許翔;曾錦樹;;經陰道三維超聲盆底檢查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老年女性患者65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年18期
5 韓巧芳;李麗娟;;經陰道三維超聲診斷宮腔內良性病變的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3年18期
6 唐華,何文,梁曉寧,郭淑麗;經陰道三維超聲診斷宮腔疾病[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4年03期
7 錢蓉蓉;蔡珠華;林紀光;夏秋霞;夏暉;;經陰道三維超聲在輸卵管間質部妊娠臨床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年29期
8 王s,
本文編號:12804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12804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