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種豆粕的飼料加工特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不同品種豆粕的飼料加工特性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豆粕 品種 加工特性 常規(guī)成分 物理特性
【摘要】:為了探究不同品種豆粕的飼料加工物理特性,建立豆粕飼料加工特性的數(shù)據庫,文章采集了來自全國12個省(直轄市)共計44個不同品種的豆粕樣品,對其常規(guī)成分、容重以及粉碎過兩種篩孔(Φ1.5 mm和Φ2.0 mm)的粉料的含水率、容重、粉碎粒度、休止角、滑動摩擦系數(shù)和導熱率進行了測定,分析了不同品種的豆粕樣品各指標的變異系數(shù)(C.V.)及差異顯著性。結果表明:不同品種的豆粕常規(guī)成分、物理性質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常規(guī)成分中,粗蛋白質和粗灰分的變異程度較小(C.V.5%),而粗脂肪、粗纖維、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的C.V.均超過15%,表現(xiàn)為強變異;不同品種的豆粕粉碎過同一篩孔的粉碎粒度、休止角和滑動摩擦系數(shù)差異很大,粉碎后的豆粕粉樣品平均含水率相對于粉碎前降低了約1.1%;粉碎過1.5 mm篩孔的粉料粉碎粒度顯著低于2.0 mm的(P0.05),但前者的導熱率顯著高于后者(P0.05),而其余四項指標的差異不顯著(P0.05)。文章中的基礎數(shù)據和分析結果可以對飼料廠豆粕品種的采購、倉儲及粉碎、調質制粒、冷卻等加工過程中工藝參數(shù)的優(yōu)化提供理論依據。
【作者單位】: 中國農業(yè)大學工學院;
【關鍵詞】: 豆粕 品種 加工特性 常規(guī)成分 物理特性
【基金】: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201203015]
【分類號】:S816.4
【正文快照】: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副產品,粗蛋白質含量高達43%~48%[1],各種必需氨基酸含量豐富且比較平衡,是最佳的植物性蛋白質飼料原料[2-4]。與棉籽粕、菜籽粕和花生粕相比,豆粕蛋白質含量高、適口性好、消化率高;與魚粉、肉骨粉、血漿蛋白粉等動物源性蛋白質相比,豆粕又具有供應充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飼料加工技術”講座在沈召開[J];飼料工業(yè);2001年01期
2 呂貴喜;氨化秸桿飼料加工技術[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01年04期
3 李平;飼料加工13法[J];農村新技術;2002年01期
4 田玉民,顧英,袁曉春,何麗濤;小型飼料加工機組的加工質量控制[J];中國禽業(yè)導刊;2002年13期
5 姜陽;飼料加工多樣化[J];中國農墾;2002年08期
6 姜陽;飼料加工方法一覽[J];今日農村;2002年05期
7 柯學;飼料加工三忌[J];農民致富之友;2003年02期
8 張德志 ,張新堂;配合飼料加工成套設備[J];山東農機化;2004年01期
9 李秀鋼,王淑紅;飼料加工中的粉塵控制[J];飼料博覽;2004年01期
10 周良墉;青飼料加工機簡介[J];農村養(yǎng)殖技術;2004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程建華;姜濤;王德謙;;飼料儲藏品質指標研究[A];第三屆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動物微生態(tài)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朱耀山;;飼料加工關鍵技術的現(xiàn)狀及進展[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3 周佳萍;楊在賓;;飼料加工處理與營養(yǎng)物質利用率關系研究和應用技術進展[A];2007山東飼料科學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7年
4 馮定遠;;飼料酶研究的理論與應用技術體系的建立[A];動物營養(yǎng)研究進展——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營養(yǎng)學分會第八屆全國代表大學暨第十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王峰;左忠;張浩;劉旭宇;溫學飛;;檸條飼料機械加工技術探討[A];北方省區(qū)《灌木暨山杏選育、栽培及開發(fā)利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侯方安;康云友;;玉米秸稈的飼料加工利用技術探析[A];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鄺聲耀;唐凌;張錦繡;張純;;應對飼料原料漲價之技術策略[A];第四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9年
8 劉影;趙慧娟;胡z褠,
本文編號:6418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64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