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形泰勒蟲裂殖體與宿主細胞互作分子的篩選及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3 21:58
熱帶泰勒蟲。═ropical theileriasis)是由環(huán)形泰勒蟲(Theileria annulata)感染引起的蜱傳性血液原蟲病,患病動物通常表現(xiàn)出體表淋巴結腫大、高熱、貧血、消瘦等臨床癥狀。環(huán)形泰勒蟲裂殖體感染的宿主單核/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及B淋巴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能夠無限增殖,表現(xiàn)出癌細胞的生長特性,即轉化特性;當感染細胞用抗寄生蟲藥物布帕伐醌(Buparvaquone,BW720c)處理后,宿主細胞恢復正常細胞的生長及凋亡特性。參考環(huán)形泰勒蟲基因組、蛋白組數(shù)據(jù),同時結合相關文獻,本研究選取可能參與細胞轉化的環(huán)形泰勒蟲裂殖體膜蛋白或分泌蛋白,利用酵母雙雜交技術,篩選與其相互作用的宿主細胞蛋白。對環(huán)形泰勒蟲裂殖體感染的細胞系TaNM1細胞進行siRNA干擾及藥物處理后,檢測信號通路關鍵分子基因的表達及蛋白磷酸化水平,從而了解互作蛋白分子對宿主細胞信號通路的影響,為闡明環(huán)形泰勒蟲調(diào)節(jié)宿主細胞轉化的分子機制奠定基礎。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成功構建環(huán)形泰勒蟲的7個轉化相關基因TaSP、SVSP2、EMM、Glu、CP、URP及Cyp1的pET30a原核表達載體,經(jīng)誘導表達后,純化...
【文章來源】: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環(huán)形泰勒蟲生活史Fig.1.1LifecycleofTheileriaannulata(Tretinaetal.,2015)
圖 2.1 目的蛋白跨膜區(qū)及信號肽預測Fig. 2.1 The transmembrane and signal peptide prediction of target proteins2.3.2 重組質粒的構建及目的蛋白的表達純化以 TaNM1 cDNA 為模板,經(jīng) PCR 擴增獲得片段大小分別為:Tasp,約 558 bp;SVSP2,約1167 bp;CP,約 1050 bp ;Glu,約 387 bp;Cyp1,約 624 bp;URP,約 1017 bp;EMM,約1308 bp,與預期大小一致(圖 2.2)。將測序正確的質粒轉化至 BL21(DE3)中,進行誘導表達。經(jīng) SDS-PAGE 及 western blot 鑒定,7 種重組蛋白都得到表達(圖 2.3 和圖 2.4),大小分別為:Tasp,約 50 kDa;SVSP2,約 70 kDa;CP,約 45 kDa ;Glu,約 20 kDa;Cyp1,約 28 kDa;URP,約 42 kDa;EMM,約 55 kDa,除 Tasp 及 SVSP2 外,其他 5 個蛋白大小與預測一致。其中 TaSP 明顯偏大,這可能與其富含 Glu-Pro 及 Gln-Pro 結構有關,導致該蛋白在電泳時遷移速率變慢(Schnittger et al., 2002)。此外通過切膠回收、丙酮沉淀及的蛋白稀釋方法對這 7 種目的蛋白進行純化,經(jīng) Bardford 法測定,這 7 種蛋白的濃度均在 0.3 mg/mL 左右。Western blot 結果顯示:7 個純化的目的蛋白條帶單一,而且均能與抗 His 標簽蛋白的抗體反應(圖 2.5),表明純化的蛋白可用于多克隆抗體的制備。
重組目的蛋白的SDS-PAGE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Notch信號通路在腫瘤干細胞中的研究進展[J]. 張奇,宋鑫. 中國腫瘤. 2014(07)
[2]Notch信號通路與腫瘤研究[J]. 劉兆國,朱智杰,周梁,田超,王愛云,陳文星,鄭仕中,陸茵. 中國藥理學通報. 2012(08)
[3]蛋白質相互作用組學研究策略最新進展[J]. 黃澤民,倪兵. 免疫學雜志. 2010(07)
[4]牛環(huán)形泰勒焦蟲病的診斷與防治[J]. 曹喜陽,李曉瑩,高艷華,高艷秋,王梅. 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 2007(11)
[5]c-Myc功能及其下游靶點[J]. 白陽,葉健,王敬澤. 細胞生物學雜志. 2007(02)
[6]小亞璃眼蜱對牛巴貝斯蟲未定種和環(huán)形泰勒蟲傳播的試驗研究[J]. 羅建勛,殷宏,關貴全,馬米玲,孫彩琴,魯炳義,白啟,呂文順,陳溥言. 畜牧獸醫(yī)學報. 2005(11)
[7]我國牛蜱傳性血液原蟲的蟲種調(diào)查和分布特征的研究[J]. 呂文祥,呂文順,張其才,羅建勛,殷宏,竇惠芳. 中國獸醫(yī)科技. 1995(08)
本文編號:3282876
【文章來源】: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環(huán)形泰勒蟲生活史Fig.1.1LifecycleofTheileriaannulata(Tretinaetal.,2015)
圖 2.1 目的蛋白跨膜區(qū)及信號肽預測Fig. 2.1 The transmembrane and signal peptide prediction of target proteins2.3.2 重組質粒的構建及目的蛋白的表達純化以 TaNM1 cDNA 為模板,經(jīng) PCR 擴增獲得片段大小分別為:Tasp,約 558 bp;SVSP2,約1167 bp;CP,約 1050 bp ;Glu,約 387 bp;Cyp1,約 624 bp;URP,約 1017 bp;EMM,約1308 bp,與預期大小一致(圖 2.2)。將測序正確的質粒轉化至 BL21(DE3)中,進行誘導表達。經(jīng) SDS-PAGE 及 western blot 鑒定,7 種重組蛋白都得到表達(圖 2.3 和圖 2.4),大小分別為:Tasp,約 50 kDa;SVSP2,約 70 kDa;CP,約 45 kDa ;Glu,約 20 kDa;Cyp1,約 28 kDa;URP,約 42 kDa;EMM,約 55 kDa,除 Tasp 及 SVSP2 外,其他 5 個蛋白大小與預測一致。其中 TaSP 明顯偏大,這可能與其富含 Glu-Pro 及 Gln-Pro 結構有關,導致該蛋白在電泳時遷移速率變慢(Schnittger et al., 2002)。此外通過切膠回收、丙酮沉淀及的蛋白稀釋方法對這 7 種目的蛋白進行純化,經(jīng) Bardford 法測定,這 7 種蛋白的濃度均在 0.3 mg/mL 左右。Western blot 結果顯示:7 個純化的目的蛋白條帶單一,而且均能與抗 His 標簽蛋白的抗體反應(圖 2.5),表明純化的蛋白可用于多克隆抗體的制備。
重組目的蛋白的SDS-PAGE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Notch信號通路在腫瘤干細胞中的研究進展[J]. 張奇,宋鑫. 中國腫瘤. 2014(07)
[2]Notch信號通路與腫瘤研究[J]. 劉兆國,朱智杰,周梁,田超,王愛云,陳文星,鄭仕中,陸茵. 中國藥理學通報. 2012(08)
[3]蛋白質相互作用組學研究策略最新進展[J]. 黃澤民,倪兵. 免疫學雜志. 2010(07)
[4]牛環(huán)形泰勒焦蟲病的診斷與防治[J]. 曹喜陽,李曉瑩,高艷華,高艷秋,王梅. 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 2007(11)
[5]c-Myc功能及其下游靶點[J]. 白陽,葉健,王敬澤. 細胞生物學雜志. 2007(02)
[6]小亞璃眼蜱對牛巴貝斯蟲未定種和環(huán)形泰勒蟲傳播的試驗研究[J]. 羅建勛,殷宏,關貴全,馬米玲,孫彩琴,魯炳義,白啟,呂文順,陳溥言. 畜牧獸醫(yī)學報. 2005(11)
[7]我國牛蜱傳性血液原蟲的蟲種調(diào)查和分布特征的研究[J]. 呂文祥,呂文順,張其才,羅建勛,殷宏,竇惠芳. 中國獸醫(yī)科技. 1995(08)
本文編號:32828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2828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