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層籠養(yǎng)蛋雞舍夏季通風氣流CFD模擬與優(yōu)化
發(fā)布時間:2020-09-21 15:22
雞群生活區(qū)域的環(huán)境條件嚴重影響蛋雞的健康與生產(chǎn)性能。在高密度疊層籠養(yǎng)雞舍中,普遍存在籠內(nèi)氣流不暢、分布不均和通風效率低等問題。本文采用計算流體動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研究建立籠內(nèi)雞群氣流阻力計算模型和雞舍夏季通風流場模擬模型,并就疊層籠的不同高度對籠內(nèi)空間氣流速度影響,雞舍頂部空間設置導流板,不同進風位置及進風口內(nèi)側(cè)導風板對舍內(nèi)氣流影響規(guī)律等進行研究,主要結(jié)論如下:1.針對籠內(nèi)雞群對氣流阻力的影響,采用虛擬風洞方法分析了雞只幾何模型簡化方式、雞只體積和雞群分布對雞群氣流阻力的影響關系,創(chuàng)建了忽略雞喙、雞冠和雞腿的雞群簡化模型及其通風阻力計算模型,包括虛擬風洞幾何模型、CFD模擬數(shù)值方法和邊界條件的確立。通過實際風洞試驗驗證,模擬值與實測風速值相對誤差小于6%。此研究中建立的雞群通風阻力系數(shù)計算方法為疊層籠養(yǎng)雞舍氣流模擬奠定了基礎。2.針對疊層籠層高對籠內(nèi)氣流影響,建立了疊層籠養(yǎng)雞舍的通風模擬模型,包括雞舍幾何模型、舍內(nèi)氣流CFD模擬數(shù)值方法和邊界條件的確立。鑒于籠高會影響雞群活動區(qū)域頂部與上層籠底之間自由空間的高度,從而影響籠內(nèi)氣流速度。在不同自由空間高度(0.15m、0.3 m、0.45 m、0.6m和1m)情況下,對雞群活動區(qū)域上方自由空間的氣流速度進行CFD模擬。結(jié)果表明,自由空間氣流速度與籠高正相關。當雞舍橫截面平均風速為1.5 m s-1時,自由空間內(nèi)風速與其高度回歸關系為:Y=0.1681n(x)+1.22,Y為自由空間內(nèi)風速,ms-1;x為自由空間高度,m。雞舍環(huán)境模擬和邊界條件模型通過現(xiàn)場實測數(shù)據(jù)驗證,模擬值與實測值相對誤差小于10%,為疊層籠雞舍環(huán)境CFD模擬及舍內(nèi)設備優(yōu)化提供了理論依據(jù)。3.為了提高夏季雞舍縱向通風效率和籠間風冷效應,通過CFD模擬了雞舍頂部空間設置不同高度(不同高度導流板底部與頂層籠距離分別為0.4m、0.55 m、0.7 m、0.85 m和1.0 m)和不同間距(6m、9m、12m、15m和18m)導流板對雞舍氣流速度及分布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舍內(nèi)平均氣流速度變化與導流板高度和間距線性相關,當雞舍橫截面平均風速為2.3 m s-1時,走道氣流速度與導流板高度和間距的雙重回歸關系為Y=0.50h-0.02d+2.662(Pa0.01,pb0.01),Y為走道氣流速度,ms-1;h為導流板高度,m;d為導流板間距,m。氣流分布均勻性與導流板高度正相關,與間距負相關;氣流沿雞籠長度方向的變化趨勢在不同高度導流板情況下一致,不同間距導流板情況下有顯著差異。4.通過CFD模擬分析了疊層籠養(yǎng)雞舍夏季進風口位置和進風口內(nèi)側(cè)導風板對籠內(nèi)氣流影響。結(jié)果表明:進風口內(nèi)側(cè)無導風板時,進風位置與雞籠間距離增加會減少近進風口處雞群活動區(qū)域的通風弱區(qū)和通風死角。在設計夏季進風口位置時,應盡可能利用山墻空間。導風板會增加近進風口處雞群活動區(qū)域的渦流區(qū)域和通風弱區(qū),致使氣流分布均勻性降低。
【學位單位】: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S831.4
【部分圖文】:
邐11邐 ̄ ̄逡逑圖1-1邋CFD建模及求解流程圖邐圖1-2湍流數(shù)值模擬方法及湍流模型逡逑Fig.邋1-1邋The邋flow邋diagram邋of邋modelling邋and邋solution邋of邋CFD邋Fig.邋1-2邋Turbulence邋numerical邋simulation邋method邋and逡逑turbulence邋models逡逑計算域為針對需要研宄的對象確定的模擬區(qū)域。在構(gòu)建計算區(qū)域模型時,對于幾何模型比較逡逑復雜的研宄對象,由于計算機內(nèi)存和計算能力限制,需要對模型進行適當?shù)暮喕,減少模型構(gòu)造逡逑難度,網(wǎng)格數(shù)量以及模擬計算所需的時間。逡逑CFD是建立在流體力學基礎上的學科,其基本控制方程和流體力學一致。由于所有流動傳熱逡逑過程都受物理守恒定律約束,其基本守恒定律為質(zhì)量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逡逑如果流動包含不同物質(zhì)混摻,則還需要遵守組分守恒定律。對于湍流流體,還需要加上額外的湍逡逑流運輸方程。關于這些守恒定律的數(shù)學描述就是控制方程。逡逑圖1-2為湍流數(shù)值模擬方法及湍流模型,數(shù)值模擬方法主要有3種:直接數(shù)值模擬(direct逡逑numerical邋simulation
2.2.1.1風洞幾何模型及球體布置方式逡逑風洞試驗在丹麥奧胡斯大學(Aarhus邋University,邋Denmark)空氣物理實驗室的風洞中進行。風逡逑洞長6.91m,橫截面為0.5m邋x邋0.5m邋(圖2-la)。由聚苯乙烯板制成,在端部入風口處安裝有0.25m逡逑長,表面光滑的收縮口。這種收縮設計可以使進入風洞內(nèi)的氣流速度分布更為均勻[%]。在風洞中逡逑間的工作區(qū)域,安裝有0.6邋ni長的透明玻璃窗,以便使用LDA進行氣流速度測量。在風洞的末逡逑端,安裝風機(型號為CK315CEC,Ostberg,Sweden)用來從風洞中排出空氣形成負壓。逡逑5個直徑150邋mm的圓球體被放置在風洞中,用來代表CZ的雞群,球體體積與1.5邋kg的母逡逑雞相似【126]。圖2-lb為球體布置平面圖,球體底部距風洞底部70mm,與體重1.5邋kg的母雞腿部逡逑高度大致相同。中間球體球心位于風洞入口下風向2.12邋m處。逡逑收縮口逡逑邐^邋l8M邋丨邋i邋2S4S邋|邋_邋165(3邐|逡逑I邋[邋|邐|邋l!邋,,r“邐測壓孔邐-j|■風機逡逑l邋NNB丨球區(qū)域4輪廓/邋l5n球狀模型逡逑I__-y逡逑(a)逡逑風洞外表面邐逡逑iTY逡逑(b)逡逑圖2-1.邋(a諷洞前視圖及風速測點示意圖:(b)風洞內(nèi)球體分布平面圖及風速測點,圖中所有單位為mm。逡逑Fig.2-1.邋(a)邋Front邋elevation邋of邋the邋wind邋tunnel邋and邋velocity邋measurement邋lines
圖2-4.雞群分布:(a)分布1,邋4只雞靠近食槽,(b)分布2,邋3只雞靠近食槽,(c)分布3,邋2只雞靠近食槽。逡逑Fig.邋2-4.邋Hen邋distribution邋situations:邋(a)邋Distribution邋1:邋four邋hens邋near邋trough,邋(b)邋Distribution邋2:邋three邋hens邋near邋trough,逡逑and邋(c)邋Distribution邋3:邋two邋hens邋near邋trough.逡逑2.3.2計算區(qū)域及網(wǎng)格逡逑圖2-5分別為在計算CZ三個互相垂直方向氣流阻力時,虛擬風洞示意圖和CZ示意圖,圖逡逑中的x、y、z分別與雞舍的寬、長、高平行。示意圖中的雞群在籠內(nèi)的分布為上文中的分布1,逡逑雞只模型為雞體幾何輕微簡化模型,體重為2邋kg。CZ的長、寬、高分別以Lc,Wc和He表示。逡逑對于CZ在x方向的氣流阻力計算,虛擬風洞的進風長度和出風長度分別為5Hc和15Hc,截面逡逑的寬度和高度分別為Lc和He邋(如圖2-5a所示);在計算CZ在y方向的氣流阻力時,虛擬風洞逡逑的進風長度和出風長度分別為5Hc和15Hc,截面的寬度和高度分別為Wc和He邋(如圖2-5b所逡逑示);對于z方向的CZ氣流阻力計算,虛擬風洞的進風長度和出風長度分別為5Lc和15Lc,截逡逑面的寬度和高度分別為Wc和Lc(如圖2-5c所示hCZ的尺寸為609.6mm(Lc)x643.6mm(Wc)逡逑x457.2mm邋(He),與雞籠(Chore-Time,邋2017)尺寸相同(如圖2-5d所示)。雞只底部離雞籠底逡逑6邋cm。網(wǎng)格尺寸和生成與驗證模型中網(wǎng)格大小一致,CZ區(qū)域為非結(jié)構(gòu)網(wǎng)格,剩余區(qū)域為結(jié)
【學位單位】: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S831.4
【部分圖文】:
邐11邐 ̄ ̄逡逑圖1-1邋CFD建模及求解流程圖邐圖1-2湍流數(shù)值模擬方法及湍流模型逡逑Fig.邋1-1邋The邋flow邋diagram邋of邋modelling邋and邋solution邋of邋CFD邋Fig.邋1-2邋Turbulence邋numerical邋simulation邋method邋and逡逑turbulence邋models逡逑計算域為針對需要研宄的對象確定的模擬區(qū)域。在構(gòu)建計算區(qū)域模型時,對于幾何模型比較逡逑復雜的研宄對象,由于計算機內(nèi)存和計算能力限制,需要對模型進行適當?shù)暮喕,減少模型構(gòu)造逡逑難度,網(wǎng)格數(shù)量以及模擬計算所需的時間。逡逑CFD是建立在流體力學基礎上的學科,其基本控制方程和流體力學一致。由于所有流動傳熱逡逑過程都受物理守恒定律約束,其基本守恒定律為質(zhì)量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逡逑如果流動包含不同物質(zhì)混摻,則還需要遵守組分守恒定律。對于湍流流體,還需要加上額外的湍逡逑流運輸方程。關于這些守恒定律的數(shù)學描述就是控制方程。逡逑圖1-2為湍流數(shù)值模擬方法及湍流模型,數(shù)值模擬方法主要有3種:直接數(shù)值模擬(direct逡逑numerical邋simulation
2.2.1.1風洞幾何模型及球體布置方式逡逑風洞試驗在丹麥奧胡斯大學(Aarhus邋University,邋Denmark)空氣物理實驗室的風洞中進行。風逡逑洞長6.91m,橫截面為0.5m邋x邋0.5m邋(圖2-la)。由聚苯乙烯板制成,在端部入風口處安裝有0.25m逡逑長,表面光滑的收縮口。這種收縮設計可以使進入風洞內(nèi)的氣流速度分布更為均勻[%]。在風洞中逡逑間的工作區(qū)域,安裝有0.6邋ni長的透明玻璃窗,以便使用LDA進行氣流速度測量。在風洞的末逡逑端,安裝風機(型號為CK315CEC,Ostberg,Sweden)用來從風洞中排出空氣形成負壓。逡逑5個直徑150邋mm的圓球體被放置在風洞中,用來代表CZ的雞群,球體體積與1.5邋kg的母逡逑雞相似【126]。圖2-lb為球體布置平面圖,球體底部距風洞底部70mm,與體重1.5邋kg的母雞腿部逡逑高度大致相同。中間球體球心位于風洞入口下風向2.12邋m處。逡逑收縮口逡逑邐^邋l8M邋丨邋i邋2S4S邋|邋_邋165(3邐|逡逑I邋[邋|邐|邋l!邋,,r“邐測壓孔邐-j|■風機逡逑l邋NNB丨球區(qū)域4輪廓/邋l5n球狀模型逡逑I__-y逡逑(a)逡逑風洞外表面邐逡逑iTY逡逑(b)逡逑圖2-1.邋(a諷洞前視圖及風速測點示意圖:(b)風洞內(nèi)球體分布平面圖及風速測點,圖中所有單位為mm。逡逑Fig.2-1.邋(a)邋Front邋elevation邋of邋the邋wind邋tunnel邋and邋velocity邋measurement邋lines
圖2-4.雞群分布:(a)分布1,邋4只雞靠近食槽,(b)分布2,邋3只雞靠近食槽,(c)分布3,邋2只雞靠近食槽。逡逑Fig.邋2-4.邋Hen邋distribution邋situations:邋(a)邋Distribution邋1:邋four邋hens邋near邋trough,邋(b)邋Distribution邋2:邋three邋hens邋near邋trough,逡逑and邋(c)邋Distribution邋3:邋two邋hens邋near邋trough.逡逑2.3.2計算區(qū)域及網(wǎng)格逡逑圖2-5分別為在計算CZ三個互相垂直方向氣流阻力時,虛擬風洞示意圖和CZ示意圖,圖逡逑中的x、y、z分別與雞舍的寬、長、高平行。示意圖中的雞群在籠內(nèi)的分布為上文中的分布1,逡逑雞只模型為雞體幾何輕微簡化模型,體重為2邋kg。CZ的長、寬、高分別以Lc,Wc和He表示。逡逑對于CZ在x方向的氣流阻力計算,虛擬風洞的進風長度和出風長度分別為5Hc和15Hc,截面逡逑的寬度和高度分別為Lc和He邋(如圖2-5a所示);在計算CZ在y方向的氣流阻力時,虛擬風洞逡逑的進風長度和出風長度分別為5Hc和15Hc,截面的寬度和高度分別為Wc和He邋(如圖2-5b所逡逑示);對于z方向的CZ氣流阻力計算,虛擬風洞的進風長度和出風長度分別為5Lc和15Lc,截逡逑面的寬度和高度分別為Wc和Lc(如圖2-5c所示hCZ的尺寸為609.6mm(Lc)x643.6mm(Wc)逡逑x457.2mm邋(He),與雞籠(Chore-Time,邋2017)尺寸相同(如圖2-5d所示)。雞只底部離雞籠底逡逑6邋cm。網(wǎng)格尺寸和生成與驗證模型中網(wǎng)格大小一致,CZ區(qū)域為非結(jié)構(gòu)網(wǎng)格,剩余區(qū)域為結(jié)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守征;李亞江;;微疊層復合材料的制備現(xiàn)狀及連接難點討論[J];航空制造技術;2013年19期
2 董萬林;范業(yè)立;王迪新;;雙模量復合材料疊層矩形厚板的彎曲[J];華南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87年04期
3 周次青;對稱鋪設各向異性疊層矩形板的非線性彎曲[J];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1988年03期
4 俞月娥;火焰法疊層復合工藝與設備通過鑒定[J];印染;1989年03期
5 R.Strauch;王立偉;;疊層模具的結(jié)構(gòu)和發(fā)展[J];模具技術;1989年03期
6 李杰;桑丹;王滌平;李林;;非連續(xù)連接的疊層鋼梁試驗研究[J];結(jié)構(gòu)工程師;2013年04期
7 李翠杰;唐興榮;;鋼筋混凝土單跨疊層轉(zhuǎn)換結(jié)構(gòu)的靜力分析與比較[J];江蘇建筑;2009年06期
8 張蓉;譚彬;;疊層實體原型件的誤差分析及改進措施[J];電加工與模具;2006年02期
9 易劍,赫曉東,李W
本文編號:28236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8236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