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毛滴蟲端粒DNA鑒定及其調節(jié)蛋白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852.72
【圖文】:
交:將已變性的探針滴加于標本蓋玻片上滌:將標本蓋玻片加入已預熱的 50 %甲酰預熱的 1×SSC 中洗滌 3 次,每次 5 min。核:DAPI 對細胞核染色 5 min,用 PBST片及鏡檢:滴加封片劑后,置于載玻片上滴蟲基因組 DNA 提取培養(yǎng),收集陰道毛滴蟲提取總 DNA,進道毛滴蟲基因組 DNA 條帶清晰,可進行1 2
BAL31 核酸酶消化鑒定以(TTTTAGGG)5設計為地高辛標記探針,將陰道毛滴蟲基因組 DNA 間(0、20、40、60、80 min)BAL31 核酸酶及 Mbo I 消化后,與探針雜uthern blot,如圖 1-3 顯示,隨著時間的增加,端粒 DNA 序列逐漸降低圖 1-2 陰道毛滴蟲(TTTTAGGG)n重復序列Fig 1-2 The highly repetitive sequence (TTTTAGGG)nof T.vaginalis.
Southernblot分析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帖超男,謝輝,王雅靜;有關陰道毛滴蟲黏附過程的研究進展[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5年01期
2 倪孟祥,張蕙,陳均勇;復方制霉菌素陰道泡騰片對陰道毛滴蟲和白色念珠菌的藥效學研究[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3 郭永和,于慶英,劉永春,秦劍,王冬梅;4種中藥體外殺滅陰道毛滴蟲的試驗觀察[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1999年02期
4 張永生,杜軍,施雨露,易世紅,伊藤洋一,牧純;五種中藥滅陰道毛滴蟲體外試驗初步研究[J];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學報;1996年04期
5 肖晶,范大偉,張瞳;男性尿中3例陰道毛滴蟲分析[J];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學報;1995年06期
6 孫加任;;陰道毛滴蟲表面抗原的鑒定[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1987年01期
7 郭仁輿;邱曙東;;豬膽汁提取物對人陰道毛滴蟲殺傷作用的體外實驗研究(摘要)[J];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87年05期
8 李齊;;陰道毛滴蟲定量瓊脂培養(yǎng)法[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1988年02期
9 張文忠;路應連;張青云;梁玉萍;;山西省陰道毛滴蟲調查簡報[J];山西醫(yī)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10 付存菊;張培喜;張晶芝;;陰道毛滴蟲染色標本制作的改進[J];湖北醫(yī)學院學報;198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永紅;熊承良;官黃濤;龐雪冰;姜昌富;;直接免疫熒光抗體法檢測陰道毛滴蟲[A];中南六省性學會第一次學術年會暨湖北省性學會第二屆第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平強;;酒精燈加熱法檢測陰道毛滴蟲[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陳文列;陳金富;鐘秀容;陳t2;林曦;陳蓮云;;陰道毛滴蟲粘附陰道表面的掃描電鏡觀察[A];第二屆全國掃描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馬濟宏 ;李榮 ;高進蘭 ;沙云彬 ;黃蘭萍 ;姚君;;性罪錯人群陰道毛滴蟲寄生情況的連續(xù)觀察[A];中國動物學會全國第九次寄生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5 陳文列;鐘秀容;陳蓮云;陳金富;;陰道毛滴蟲的電鏡細胞化學反應觀察[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五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2年
6 陳文列;陳金富;鐘秀容;唐昌榕;林曦;;陰道毛滴蟲粘附陰道的超微結構與組織化學研究[A];中國原生動物學學會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7 馬濟宏;周全;高進蘭;董玉;;STD患者陰道毛滴蟲寄生情況的研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8 陳文列;鐘秀容;陳蓮云;蔡蕙珍;陳金富;;陰道毛滴蟲的超微結構細胞化學研究[A];第八次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摘要集(Ⅰ)[C];1994年
9 陳文列;陳金富;鐘秀容;陳蓮云;林曦;梁平;;陰道毛滴蟲侵襲性的超微結構與免疫組化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謝輝;王雅靜;帖超男;劉佩娜;;陰道毛滴蟲鐵氧化還原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A];四川省動物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樊鳳輝;美國繪制陰道毛滴蟲基因組草圖[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3年
2 北京煤炭總醫(y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yī)師 鐘偉;陰道毛滴蟲:非女人專利[N];健康時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丁鶴;陰道毛滴蟲端粒DNA鑒定及其調節(jié)蛋白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居理;陰道毛滴蟲、小鼠LAG1基因啟動子區(qū)分析和陰道毛滴蟲肌動蛋白cDNA克隆、表達[D];汕頭大學;2007年
2 叢培寬;原生動物陰道毛滴蟲組蛋白基因的結構與啟動子分析[D];浙江大學;2008年
3 李玉峰;陰道毛滴蟲可溶性抗原組分分析[D];鄭州大學;2007年
4 謝輝;陰道毛滴蟲鐵氧還蛋白基因的克隆與表達[D];四川大學;2005年
5 楊樹國;陰道毛滴蟲有癥狀及無癥狀株黏附蛋白33基因的克隆、序列比較和表達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6 丁鶴;陰道毛滴蟲攜病毒與無病毒株差異蛋白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王容;潔澤2號對下生殖道部分常見病原體的抑制作用及對家兔體內抗生育作用的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楊森;應用噬菌體隨機肽庫篩選陰道毛滴蟲特異性B細胞表位[D];鄭州大學;2014年
9 帖超男;陰道毛滴蟲氫化酶體腺苷酸激酶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其種系進化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10 李婕;天津女性人乳頭瘤病毒與生殖道常見病原體感染相關性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7593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75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