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五種盅口亞科線蟲線粒體全基因組比較與進化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852.7
【圖文】:
結 果3 結 果3.1 五種蟲體形態(tài)學鑒定取五種蟲體的雌、雄蟲若干在顯微鏡下分別從腹面、側面進行觀察,測量后拍照。蟲體的形態(tài)包括長度、有無背溝,口領和口囊形態(tài)、內(nèi)外葉冠數(shù)量、尾部特征等方面進了詳細的描述,見表 3-1,圖 3-1,蟲體各部分的測量參數(shù)見表 3-2。
3-2 蝶狀盅口線蟲,1:食道區(qū),腹面觀;2:頭部側面觀;3:頭部腹面觀;4:雌蟲尾部側面觀;5:雄蟲尾部側面觀;6:雄蟲尾部腹面觀;標尺=0.1 mmig. 3-2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y. pateratum, 1: Esophageal region, ventral view; 2: The headdorsoventral view; 3: The head, ventral view; 4: The tail of female, dorsoventral view; 5: The tail of male,dorsoventral view; 6: The tail of male, ventral view; Bar=0.1 mm
3-2 蝶狀盅口線蟲,1:食道區(qū),腹面觀;2:頭部側面觀;3:頭部腹面觀;4:雌蟲尾部側面觀5:雄蟲尾部側面觀;6:雄蟲尾部腹面觀;標尺=0.1 mmig. 3-2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y. pateratum, 1: Esophageal region, ventral view; 2: The hedorsoventral view; 3: The head, ventral view; 4: The tail of female, dorsoventral view; 5: The tail of maledorsoventral view; 6: The tail of male, ventral view; Bar=0.1 mm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訓輝;王如意;范彥君;劉齊元;王瑜;周瑋;;作物線粒體基因組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8年18期
2 黎雪梅;李小兵;黃偉;;頂復門線粒體基因組結構的研究進展[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14年05期
3 趙春霞;盛勃;唐德江;李鵬;趙和生;楊煥民;劉勝軍;;魚組織線粒體基因組提取方法的改進[J];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4 李雙雙;薛龍飛;蘇愛國;雷彬彬;王玉美;華金平;;高等植物線粒體基因組測序和序列分析[J];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5 李玉秋;趙洪錕;譚化;劉曉東;張春寶;董英山;;八種植物線粒體基因組結構特征分析與比較[J];生物技術通報;2011年10期
6 黃族豪;劉忷發(fā);;動物線粒體基因組變異研究進展[J];生命科學研究;2010年02期
7 張鴻;陳祖玉;李陽生;朱英國;;馬協(xié)型水稻細胞質(zhì)雄性不育系線粒體基因組的變異與功能的研究[J];武漢植物學研究;2007年03期
8 郭凱文;線粒體基因組及其在寄生蟲學中的應用[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2年04期
9 黃青陽,陳光榮;植物線粒體基因組的研究進展[J];植物學通報;1996年S1期
10 張尚宏;動物與植物線粒體基因組結構的差異──兩種進化途徑[J];動物學研究;199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俊業(yè);夏旭華;楊群;;普通海綿動物線粒體基因組:表型特征與譜系年代分析[A];全國微體古生物學分會第九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四次學術年會、全國化石藻類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五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2 薛婷;汪桂玲;李家樂;;圓頂珠蚌F型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分析[A];2014年中國水產(chǎn)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3 李明偉;林瑞慶;宋慧群;吳湘云;朱興全;;三種嚴重影響人和動物健康的弓首蛔蟲線粒體基因組的研究[A];第二屆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趙林林;盧偉華;路寧寧;李永振;張朝暉;高天翔;;黃唇魚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分析[A];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魚類學分會、中國動物學會魚類學分會201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5 戚豫;張英;;臨床病例中線粒體基因組常見突變的篩查[A];遺傳學進步與人口健康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陳少賢;李紅;;線粒體基因組D-Loop區(qū)基因多態(tài)與男性OSAHS患者的相關性研究[A];浙江省醫(yī)學會呼吸系病分會成立三十周年慶典活動暨2008年呼吸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陳少賢;李紅;;線粒體基因組D-Loop區(qū)基因多態(tài)與男性OSAHS患者的相關性研究[A];2008年浙江省內(nèi)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8 陳曉勇;敦偉濤;;哺乳動物線粒體基因組轉(zhuǎn)錄因子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繁殖學分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9 宋晶睿;尤平;;五種螟蛾線粒體基因組序列的測定及螟蛾總科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A];第三屆中國西部動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10 范嗣剛;胡超群;文菁;張呂平;;糙刺參(Stichopus horrens)線粒體基因組及一種新的基因排列順序[A];培育生物產(chǎn)業(yè),發(fā)展綠色經(jīng)濟——第五屆中國生物產(chǎn)業(yè)大會·2011基因科學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會刊[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記者 李大慶;科學家給2萬年前的大熊貓做線粒體基因組測序[N];科技日報;2018年
2 記者 張夢然;長頸駝近乎完整的線粒體基因組出爐[N];科技日報;2017年
3 記者 陳超;日發(fā)現(xiàn)線粒體基因組初始化機制[N];科技日報;2016年
4 本報記者 伍平;昆明動物所:線粒體基因組的選擇壓力決定動物運動能力[N];云南科技報;2009年
5 記者 馬波;線粒體基因組的選擇壓力與動物運動能力相關[N];科技日報;2009年
6 記者 施艷燕;治病像換輪胎一樣簡單[N];蘇州日報;2011年
7 麻建麗;像體檢一樣檢測基因[N];溫州日報;2008年
8 記者 熊燕 禹江寧;我省獲獎科學家載譽回昆[N];云南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雙雙;棉花線粒體基因組測序及其細胞質(zhì)雄性不育機理的初步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2 盧慧甍;霍山蹦蝗和意大利蝗全線粒體基因組的測序及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3 田相軍;水稻線粒體基因組[D];浙江大學;2006年
4 吳孝兵;揚子鱷保護遺傳學及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1年
5 申欣;軟甲綱動物和星蟲動物線粒體基因組特征及分子進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6 楊勁樹;海底熱液口甲殼類線粒體基因組及羅氏沼蝦生物鐘基因的分子解析與進化分析[D];浙江大學;2008年
7 邱忠營;直翅目昆蟲線粒體基因組比較、譜系及進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
8 錢俊;丹參的葉綠體和線粒體基因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9 池振奮;RecQL4在維持線粒體基因組穩(wěn)定性及調(diào)節(jié)多藥耐藥性中的作用[D];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2013年
10 魏書軍;膜翅目線粒體基因組的特征與進化及其在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遠;馬五種盅口亞科線蟲線粒體全基因組比較與進化分析[D];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2018年
2 陳汕;六種斑野螟亞科昆蟲全線粒體基因組的序列測定與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7年
3 馬紅方;蓖麻蠶和柞蠶烯醇化酶基因與草地螟線粒體基因組[D];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4 尹潔;蒲氏蝠蛾線粒體基因組特征及其在冬蟲夏草研究中的應用[D];山西大學;2013年
5 劉昆;草菇線粒體基因組的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0年
6 王琦琦;核桃舉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測定及系統(tǒng)發(fā)育地位[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6年
7 王娟;盲蝽比較線粒體基因組學及遺傳多樣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7年
8 李天勇;裙帶菜Undaria pinnatifida線粒體全基因組研究及藻類線粒體基因組比較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9 孔里微;三種葉螨的線粒體基因組進化機制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10 王悅;兩種鳳蝶線粒體基因組及分子進化研究[D];山西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7463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746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