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為探求蛋氨酸水平對5~13周齡雜交雞生長階段所需要的蛋氨酸最適宜含量,及腿肌相關(guān)調(diào)控基因?qū)τ诩∪馍L和代謝途徑的相關(guān)聯(lián)系和調(diào)控差異的分子機制。方法實驗一:選取健康的126只4周齡雜交雞(♀大骨雞×♂隱性白羽肉雞),公、母雞各63只,按2×3因子分別隨機分3個處理組,每個處理分3個重復,每個重復7只,三個處理組分別飼喂三個不同水平蛋氨酸飼糧,飼養(yǎng)期10周,進行生長性能測定。實驗二:飼養(yǎng)至49日齡和91日齡,每組隨機抽取接近平均體重的公雞、母雞各3只,禁食12h后進行屠宰性能測定。實驗三:取91日齡公雞每組三只,取腿肌樣本,進行轉(zhuǎn)錄組測序。結(jié)果1、飼糧蛋氨酸水平對5~7周齡公、母雞平均采食量影響顯著,高水平組顯著低于其他兩組(P0.01),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對公、母雞影響均不顯著;8~13周齡公、母雞平均采食量低水平組高于高水平組,差異極顯著(P0.01),低水平組高于中水平組,差異顯著(P0.05),中水平組高于高水平組差異顯著(P0.05),公、母雞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異不顯著(P0.05),料重比高水平組公、母雞較好。2、49日齡公雞屠宰性能結(jié)果顯示,公雞腿比率中水平組顯著高于低水平組(P0.05);腿肌率中水平組高于高水平組(P0.05),胸肌率中水平組高于低水平組差異顯著,屠宰率等其他指標差異不顯著;母雞七項指標差異均不顯著(P0.05);91日齡公雞屠宰性能結(jié)果顯示,腿比率中水平組高于高水平組(P0.05),腿肌率中水平組高于高水平組(P0.05),胸肌率中水平組高于高水平組(P0.01),其他指標差異不顯著;母雞中水平組腿比率顯著低于其他兩組,母雞屠宰率等其他指標影響不顯著。3、對91日齡雜交公雞腿肌的9個樣本進行轉(zhuǎn)錄組測序,共有29265轉(zhuǎn)錄本在腿肌中表達,三個處理組中共有11個基因共同表達。H組與M組公有831個差異基因表達,587個上調(diào),244個下調(diào);L組與M組共有420個差異基因表達,其中247個上調(diào),173個下調(diào)基因;H組與L組共有715個基因差異表達,其中442個上調(diào),273個下調(diào)。對這些基因進行GO條目富集分析和KEGG信號通路分析,發(fā)現(xiàn)富集到的生物學過程主要有肌動蛋白細胞骨架、肌肉系統(tǒng)發(fā)育等,富集到的信號通路主要有心肌細胞腎上腺素能信號傳導、脂肪酸合成代謝、酪氨酸代謝、煙酸和煙酰胺代謝等信號通路。為進一步研究對差異基因進行篩選,共獲得19個候選基因。結(jié)論1、蛋氨酸對5~13周齡雜交雞生長性能產(chǎn)生了影響。蛋氨酸含量0.39%更有利于提高5~7周齡雜交公、母雞的平均日采食量,蛋氨酸含量0.28%更有利于提高8~13周齡雜交公、母雞的平均日采食量。2、蛋氨酸對49、91日齡雜交公雞屠宰性能產(chǎn)生了影響。中水平組蛋氨酸含量更有利于提高雜交公雞的胸肌率、腿肌率和腿比率。3、飼糧蛋氨酸水平引起雜交公雞腿肌轉(zhuǎn)錄組發(fā)生顯著變化,其中差異基因主要富集在與肌細胞發(fā)育、肌球蛋白蛋白質(zhì)合成、脂肪酸合成代謝、氨基酸營養(yǎng)代謝等相關(guān)通路。
【圖文】:
基因或轉(zhuǎn)錄本表達水平分布

組對M組的差異表達基因火山圖
【學位授予單位】:錦州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S831.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昌路;張瑤;朱玲;張銳;;轉(zhuǎn)錄組測序技術(shù)在生物測序中的應(yīng)用研究進展[J];分子植物育種;2015年10期
2 任韌;蘇玉虹;朱弘焱;陶曉莉;田玉民;;飼糧蛋氨酸水平對7~8周齡肉雞生長性能和組織NPY表達的影響[J];中國家禽;2015年16期
3 張靜;閔育娜;劉少凱;王哲鵬;李華磊;何祖富;孫彤彤;劉福柱;牛竹葉;;略陽烏雞13~18周齡蛋氨酸需要量的研究[J];畜牧與獸醫(yī);2015年01期
4 馬闖;;白羽肉雞雞肉產(chǎn)量突破千萬噸后的戰(zhàn)略選擇[J];中國畜牧雜志;2014年18期
5 黃健;鮑坤;張鐵濤;李光玉;周寧;王凱英;楊福合;;低蛋白質(zhì)飼糧添加蛋氨酸和賴氨酸對離乳期梅花鹿生長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4年09期
6 寇濤;胡志萍;董麗;何進田;白凱文;王恬;;二甲基甘氨酸鈉對肉雞屠宰性能、肉品質(zhì)及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食品科學;2015年05期
7 張建;楊麗娜;甘悅寧;石麗娜;龔月生;;低蛋白日糧添加蛋氨酸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氮代謝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14年S1期
8 洪平;蔣守群;胡友軍;鄭春田;阮棟;丁發(fā)源;;46~53周齡黃羽肉種雞蛋氨酸需要量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13年23期
9 楊海龍;周長海;段曉翔;彭東喬;王斌;賈友剛;馬高峰;;蛋氨酸對朗德鵝生產(chǎn)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響[J];飼料研究;2013年03期
10 張建;甘悅寧;宋志芳;趙婷婷;楊濤;龔月生;;低蛋白日糧添加蛋氨酸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響[J];飼料研究;2013年0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易國強;利用二代測序挖掘雞拷貝數(shù)變異及影響飼料效率的候選基因[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薛佳佳;不同旋光性蛋氨酸對北京鴨生物學效價及毒性的比較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8年
2 陳西風;蛋氨酸與甜菜堿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和胴體品質(zhì)的影響[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
26139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61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