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部分地區(qū)APEC分離鑒定及其致病性與耐藥性分析
【圖文】:
圖 1- 1 菌株分離結果圖Figure 1-1 Strains separation results2.1.2 APEC 分離株鑒定結果(鏡檢、生理生化實驗結果)經(jīng)革蘭氏染色鏡檢、三糖鐵斜面培養(yǎng)和 15 種生化實驗鑒定結果為:革蘭氏染色為紅色桿狀;可使葡萄糖產(chǎn)酸產(chǎn)氣,,分解乳糖、麥芽糖等;吲哚、MR 陽性,VP陰性,不產(chǎn)生 H2S,枸櫞酸鹽陰性;在三糖鐵斜面產(chǎn)酸產(chǎn)氣,這些基本生化特性都符合大腸桿菌的特征,鑒定出 72 株禽致病性大腸桿菌如下圖 1-2 和表 2-1。麥康凱 伊紅美藍 普通培養(yǎng)基
2 結果與分析2.1 安徽部分地區(qū)禽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分離鑒定2.1.1 APEC 安徽分離株分離結果觀察結果為:麥康凱培養(yǎng)基:圓形、表面濕潤光滑、亮紅色的菌落;伊紅美藍瓊脂:有金屬光澤、紫黑色的菌落;LB 培養(yǎng)基 :圓形,濕潤、半透明光滑、凸起、灰白色的菌落,如圖 1-1。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852.6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玲;;肉仔雞大腸桿菌病病原的分離鑒定與藥敏試驗[J];家禽科學;2015年08期
2 王曼;祁克宗;涂健;周秀紅;劉紅梅;王惠珂;尹磊;;禽致病性大腸桿菌PhoP蛋白調(diào)控宿主菌DNA檢測方法的建立與應用[J];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5年04期
3 孟慶美;王少輝;韓先干;韓月;丁鏟;戴建君;于圣青;;禽致病性大腸桿菌毒力基因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和應用[J];微生物學報;2014年06期
4 張忠;曾瑾;鄧光存;;寧夏地區(qū)162株大腸桿菌臨床分離株對磺胺類藥物的耐藥性分析[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5 馮世文;曾蕓;李軍;楊威;陳澤祥;;細菌對氟苯尼考的耐藥機制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4年05期
6 刁有江;范學政;;山東省部分地區(qū)禽源致病性大腸桿菌的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與耐藥性檢測[J];中國獸藥雜志;2014年02期
7 張立平;張忠;曾瑾;包少文;鄧光存;;寧夏地區(qū)162株大腸桿菌臨床分離株對四環(huán)素類藥物的耐藥性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3年23期
8 安微;張秀英;李蕊;徐國鋒;;致病性大腸桿菌毒力因子和耐藥性研究進展[J];畜牧與獸醫(yī);2013年08期
9 王少輝;戴建君;陸承平;;禽致病性大腸桿菌IMT5155疑似毒力基因在人源及動物源大腸桿菌中的分布[J];微生物學報;2011年07期
10 朱僧;邢艷萍;胡騰;雷連成;;15株臨床分離耐藥大腸桿菌耐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基因的檢測與序列分析[J];中國獸醫(yī)學報;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吳聰明;;我國動物源病原菌的耐藥現(xiàn)狀與防控對策[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高崧;劉秀梵;張如寬;焦新安;文其乙;吳長新;唐一鳴;朱曉波;李琮;陳娟;崔力兵;崔洪平;;我國部分地區(qū)禽病原性大腸桿菌的分離與鑒定[A];第四屆中國畜牧獸醫(y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諸葛祥凱;禽致病性大腸桿菌O2:K1菌株IMT5155基因組特征及DE205B株黏附素和轉錄因子的功能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陳濤;山東部分地區(qū)禽大腸桿菌分離鑒定及耐藥分析[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2 李麗麗;禽源大腸桿菌主要毒力因子的分子流行病學分析及F1與P菌毛單克隆抗體的制備[D];揚州大學;2014年
3 董向磊;禽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分離鑒定和分離株毒力基因與致病性相關性研究[D];揚州大學;2014年
4 蘇志新;雞源禽致病性大腸桿菌分離鑒定及其毒力相關基因分布特征分析[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053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60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