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烏拉爾甘草莖葉飼料特性及飼喂效果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8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慧臻;周成明;;烏拉爾甘草栽培[J];新疆農墾科技;2006年01期
2 馬君義;張繼;王一峰;姚健;楊永利;;栽培烏拉爾甘草根中黃酮類和皂甙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析[J];草業(yè)科學;2006年05期
3 王永春;馬愛玲;王軍偉;孫寶啟;孫群;;籽粒大小對烏拉爾甘草種子質量的影響[J];種子;2008年11期
4 于德利;烏拉爾甘草栽培技術要點[J];北京農業(yè);2000年11期
5 周成明,田偉,尹春梅,王秀全;家種及野生烏拉爾甘草的甘草酸含量比較[J];中藥材;2002年12期
6 鐘文昭,王健,張慧,佟雪紅;烏拉爾甘草地膜栽培技術[J];新疆農墾科技;2003年03期
7 周旺才,陳貴紅;新疆烏拉爾甘草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04年05期
8 雍曉靜,劉鋼;寧夏烏拉爾甘草地上資源的開發(fā)利用[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4年05期
9 張建國;馬存旭;張耀強;;烏拉爾甘草斷根栽培技術要點[J];新疆畜牧業(yè);2005年06期
10 張燕,王繼永,劉勇,王文全;氮肥對烏拉爾甘草生長及有效成分的影響[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碩;李成義;楊扶德;王明偉;侯嘉;;甘肅不同產地野生烏拉爾甘草的質量比較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屆中藥鑒定學術會議暨WHO中藥材鑒定方法和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苑可武;周成明;凌海燕;白芳;徐文豪;李剛;;人工種植烏拉爾甘草根中甘草酸含量的測定[A];第二屆中國甘草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新疆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與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3 周成明;羅小玲;萬玉玲;尹春梅;甄士龍;李剛;;不同播期地膜覆蓋烏拉爾甘草保苗技術的研究[A];全國第5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苑可武;周成明;凌海燕;白芳;徐文豪;李剛;;人工種植烏拉爾甘草根中甘草酸含量的測定[A];全國第六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劉艷;陳貴林;;烏拉爾甘草內源茉莉酸含量與亞細胞分布對水分脅迫的響應特征[A];第八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張金屯;李敏;許彬;;瀕危藥用植物烏拉爾甘草群落多樣性與環(huán)境關系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梁新華;鄭彩霞;楊敏麗;李夢菊;程偉;;微量元素對甘草根中甘草酸含量的影響[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五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8)[C];2008年
8 范文波;劉煥芳;李俊峰;;人工種植甘草耗水規(guī)律及灌溉制度研究[A];人水和諧及新疆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中國科協(xié)2005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方媛;于海寧;程曦;路潔;彭勵;;增強UV-B輻射對甘草種子萌發(fā)及幼苗形態(tài)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溫美佳;賈光林;謝彩香;宋經(jīng)元;;新疆甘草野外地物反射光譜特征研究[A];中藥與天然藥高峰論壇暨第十二屆全國中藥和天然藥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薛徐柱;烏拉爾甘草栽植技術要點[N];山西科技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繼永;烏拉爾甘草栽培營養(yǎng)的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3年
2 魏勝利;烏拉爾甘草地理變異與種源選擇[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3年
3 尚辛亥;甘草質量與生境的關系及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4 趙則海;烏拉爾甘草生活史型特征及生態(tài)機理[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4年
5 葛淑俊;烏拉爾甘草AFLP遺傳多樣性及離體培養(yǎng)技術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5725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57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