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中AC基因亞型的表達及AC3對其纖毛長度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中AC基因亞型的表達及AC3對其纖毛長度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腺苷酸環(huán)化酶 初級纖毛 纖毛長度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
【摘要】: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也稱骨髓基質來源干細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可分化為成骨細胞、骨骼肌細胞及脂肪細胞等,參與體內骨平衡調節(jié)和骨造血微環(huán)境構成。腺苷酸環(huán)化酶(Adenylyl cyclase,AC)作為第二信使c AMP信號通路的重要組分,在BMSCs的成骨/成脂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BMSCs中AC亞型表達種類,尚待明了。初級纖毛(Primary cilia)是一種突出于真核細胞表面的“毛發(fā)狀”細胞器,是原生生物到脊椎動物中一種在進化上高度保守且必不可少的細胞器,具有感測和轉導機械力和化學信號并產生信號級聯反應等功能,對BMSCs細胞增殖與分化具有關鍵作用。AC3不僅在哺乳動物主要嗅覺表皮組織神經細胞的初級纖毛介導的嗅覺信號傳導過程中具有重要調節(jié)作用,還與BMSCs中的初級纖毛共表達。但AC3是否影響B(tài)MSCs中細胞纖毛長度進而影響B(tài)MSCs的增殖與分化,尚未明確。本研究通過對小鼠BMSCs原代培養(yǎng)條件優(yōu)化,發(fā)現小鼠BMSCs原代培養(yǎng)在以4.0×106cell/m L的骨髓單核細胞濃度培養(yǎng),并于4d首次換液,增殖速度快,生長狀態(tài)良好。對最適培養(yǎng)條件下生長良好的的細胞,提取其總RNA并反轉錄;采用RT-PCR和序列比對分析,確定了在原代小鼠BMSCs中有6種AC亞型表達,分別為AC2、AC3、AC4、AC6、AC7和AC9;分別對野生型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WT-BMSCs)和AC3基因敲除型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UT-BMSCs)進行體外培養(yǎng)、饑餓誘導和Li Cl刺激,利用細胞免疫熒光染色對初級纖毛進行亞定位及長度統(tǒng)計分析。相同體外培養(yǎng)條件下,相較于WT-BMSCs細胞,MUT-BMSCs細胞增殖速度相對較慢;同時,體外誘導條件下,WT-BMSCs細胞初級纖毛長度最長為8.96μm,MUT-BMSCs細胞初級纖毛長度最長為5.61μm,MUT-BMSCs細胞初級纖毛長度明顯短于WT-BMSCs細胞初級纖毛長度。本研究明確了原代小鼠BMSCs中AC亞型表達種類分別為AC2、AC3、AC4、AC6、AC7和AC9,并首次發(fā)現小鼠AC3基因缺失可導致其BMSCs纖毛長度變短。
【關鍵詞】:腺苷酸環(huán)化酶 初級纖毛 纖毛長度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329.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中英文縮略詞表10-11
- 引言11-13
- 第1章 文獻綜述13-26
- 1.1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13-17
- 1.1.1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簡介13-14
- 1.1.2 BMSCs的增殖與分化能力14-17
- 1.2 初級纖毛17-19
- 1.2.1 初級纖毛簡介17-19
- 1.2.2 初級纖毛在骨形成中的作用19
- 1.3 腺苷酸環(huán)化酶19-24
- 1.3.1 腺苷酸環(huán)化酶簡介19-21
- 1.3.2 AC的分類及特性21-23
- 1.3.3 AC3 簡介23-24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24-26
- 第2章 小鼠BMSCS中的AC基因家族表達26-34
- 2.1 前言26
- 2.2 試劑和溶液26-27
- 2.3 實驗動物27
- 2.4 方法27-30
- 2.4.1 體外分離培養(yǎng)原代小鼠BMSCs27-28
- 2.4.2 細胞免疫熒光染色分析28
- 2.4.3 細胞總RNA提取及反轉錄28
- 2.4.4 RT-PCR28-30
- 2.4.5 核苷酸序列分析30
- 2.5 結果30-32
- 2.5.1 體外原代培養(yǎng)小鼠BMSCs30
- 2.5.2 特異性抗體檢測原代小鼠BMSCs純度30-31
- 2.5.3 小鼠BMSCs中AC表達種類31-32
- 2.6 討論32-34
- 第3章 小鼠BMSCS中腺苷酸環(huán)化酶Ⅲ對初級纖毛長度的影響34-50
- 3.1 前言34
- 3.2 相關儀器、試劑及實驗材料34-35
- 3.2.1 部分相關溶液及配置34-35
- 3.2.2 實驗材料35
- 3.3 實驗方法35-36
- 3.3.1 小鼠骨髓間充質細胞中初級纖毛的誘導35
- 3.3.2 免疫熒光染色鑒定及測量纖毛長度35
- 3.3.3 纖毛長度統(tǒng)計及分析35-36
- 3.4 實驗結果36-48
- 3.4.1 AC3 對BMSCs細胞生長的影響36
- 3.4.2 WT-BMSCs初級纖毛長度體外誘導36-42
- 3.4.3 MUT-BMSCs初級纖毛長度體外誘導42-47
- 3.4.4 AC3 對小鼠BMSCs細胞初級纖毛長度的影響47-48
- 3.5 討論48-50
- 結論50-51
- 參考文獻51-59
- 致謝59-60
- 讀研期間發(fā)表的論文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史春夢;;間充質干細胞表述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14期
2 吳清法,王立生,吳祖澤;間充質干細胞的來源及臨床應用[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2002年03期
3 鄭春梅,孫昭,曹瑩,孫琪云,馬麗,馬冠杰,姜學英,趙春華;胎兒肺臟來源間充質干細胞的鑒定與損傷修復的實驗研究[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4年03期
4 余國建;間充質干細胞分化成骨的研究[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2004年S1期
5 宮立眾,田小波,鐘永明,夏順中;間充質干細胞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04年11期
6 王蓓,汪維偉;間充質干細胞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外科學分冊;2005年06期
7 陳莉娜;王穎;張艷艷;關偉軍;;間充質干細胞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年28期
8 ;科技動態(tài)[J];大眾科技;2008年03期
9 王瑛;李寧麗;;間充質干細胞表達趨化因子及受體的相關生物學功能[J];細胞生物學雜志;2008年02期
10 金明順;張毅;賈秀芬;周燕華;閆妍;劉慧雯;;小鼠脂肪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以及多潛能分化的研究[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可;王丁;韓之波;朱德林;韓忠朝;;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體外發(fā)揮免疫活性的研究[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2 金明順;張毅;賈秀芬;周燕華;閆妍;劉慧雯;;小鼠脂肪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以及多潛能分化的研究[A];中國解剖學會第十一屆全國組織學與胚胎學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李爭艷;劉楊;翟麗麗;楊迷玲;王立峰;;間充質干細胞在腫瘤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張彥;李尚珠;;間充質干細胞在血管工程中的機制及應用[A];2009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周圍血管疾病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5 石玉;戴\戎;;周期性拉應力對間充質干細胞分化影響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6 黎嬌;朱爭艷;杜智;駱瑩;王鵬;高英堂;;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分泌物對肝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30次學術年會暨生物醫(yī)學工程前沿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譚遠超;Kevin;姜紅江;黃相杰;周紀平;;間充質干細胞在骨傷疾病治療中的應用[A];首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科微創(chuàng)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8 唐佩弦;;間充質干細胞及其臨床應用前景[A];第三屆全國血液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3年
9 戴育成;;間充質干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和應用[A];2005年華東六省一市血液病學學術會議暨浙江省血液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10 胡琳莉;王昕榮;錢坤;李舟;楊薇;朱桂金;;小鼠間充質干細胞向子宮內膜分化的實驗研究[A];第一屆中華醫(yī)學會生殖醫(yī)學分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合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滿學杰;天津濱海新區(qū)建最大間充質干細胞生產基地[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2 滿學杰;津昂賽打造間充質干細胞生產基地[N];醫(yī)藥經濟報;2008年
3 第三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輸血科 李忠俊 整理 吳劉佳;間充質干細胞研究又見新方法[N];健康報;2013年
4 上海生科院 上海交大醫(y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 曹楷;間充質干細胞:干細胞中的孫悟空[N];上海科技報;2014年
5 記者 陳建強;首家間充質干細胞庫在津建成[N];光明日報;2006年
6 記者 馮國梧;細胞產品國家工程中心建設方案獲準[N];科技日報;2007年
7 實習生 劉霞;間充質干細胞有望用于面部整形[N];科技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王新佳;我國“原始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液進入臨床研究[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5年
9 馮國梧;全球首個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庫規(guī);\營[N];科技日報;2008年
10 劉瑩清;全球首個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庫泰達規(guī)模運營[N];北方經濟時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雪;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免疫調節(jié)機制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2 陳可;人臍帶來源間充質干細胞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王靜;胎兒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的生物學特性以及間充質干細胞在肝纖維化中治療機制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鞠洪斌;大鼠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和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比較的體外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5 馬sビ,
本文編號:7745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774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