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擴增大鼠肌源性干細胞的安全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體外擴增大鼠肌源性干細胞的安全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研究經體外擴增的大鼠肌源性干細胞的安全性,為將來肌源性干細胞移植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方法:分離培養(yǎng)出大鼠肌源性干細胞,在體外傳代培養(yǎng),對傳至第10代(PP6-10)的細胞進行刀豆球蛋白A(ConA)凝聚實驗、雙層軟瓊脂培養(yǎng)實驗初步分析細胞表面結構和生長特性是否發(fā)生惡變;采用免疫細胞化學的方法檢測PP6-10的端粒酶活性以及c-myc,p53,c-fos腫瘤相關基因的表達情況;采用裸鼠皮下致瘤實驗觀察其是否具備致瘤性。結果:體外培養(yǎng)至第10代以內的大鼠肌源性干細胞在培養(yǎng)瓶底分布均勻,貼壁后多為紡錘形或梭形,與原代培養(yǎng)的肌源性干細胞形態(tài)相比無明顯改變;在不同濃度的ConA溶液中,PP6-10均未產生凝聚反應;將PP6-10置于雙層軟瓊脂中培養(yǎng)12d,未見細胞克隆形成,培養(yǎng)至20d,細胞數量明顯減少;通過免疫細胞化學方法檢測PP6-10中的c-myc,p53和c-fos等腫瘤相關基因的表達結果均為陰性,PP6-10中的端粒酶逆轉錄酶(hTERT)的表達結果呈弱陽性;將不同濃度的PP6-10接種于裸鼠皮下,觀察4個月后接種部位沒有腫塊形成,病檢其接種部位以及肝臟、肺臟均無異常表現。結論:大鼠肌源性干細胞體外培養(yǎng)至第10代后沒有發(fā)生突變,不具備體內致瘤性,初步證實了體外傳至第10代的大鼠肌源性干細胞的安全性。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
【關鍵詞】: 肌源性干細胞 體外培養(yǎng) 致瘤性實驗
【分類號】:R329.2
【正文快照】: 肌源性干細胞(muscle-derived stem cell,MD-SC),屬于成體干細胞的一種,不屬于間充質組織和肌源譜系,具有多項分化潛能[1]。本課題組前期研究證實[2],將大鼠MDSC注射到壓力性尿失禁的大鼠尿道周圍,可提高漏尿點壓力,之后有國外研究者將此方法成功用于人體實驗,取得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暢;劉福強;楊彪;梅晰凡;;大鼠肌源性干細胞植入糖尿病鼠胰腺后的存活能力及血糖調節(ji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06期
2 李愛斌;王玲瓏;呂勝啟;葉發(fā)根;;肌源性干細胞注射對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作用[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7年06期
3 孔令平;汪華僑;;端粒和端粒酶與衰老、癌癥的潛在關系——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簡介[J];自然雜志;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平;童煜;毛萌;;端粒/端粒酶與代謝綜合征及其發(fā)展起源的關系[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0年12期
2 徐磊;石紅;;干細胞在壓力性尿失禁中的應用[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3 陸立;陸安偉;;干細胞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1年02期
4 王穎楠;范雪梅;趙敏;徐惠成;;脫細胞膀胱基質復合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構建組織工程化吊帶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初步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年22期
5 單倩倩;陶麗;顏士杰;;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安徽醫(yī)藥;2013年03期
6 陳海偉;楊靜茹;;端粒和端粒酶與癌癥發(fā)生和治療的關系研究進展[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19期
7 李龍坤;趙江;;干細胞在下尿路疾病修復和重建中的運用前景[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5年06期
8 楊紀青;楊碩;;六個癌基因堿基序列的結構特點與聚類分析[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2年13期
9 涂由兵;奚文裕;李金萍;李愛斌;;CdSe量子點標記大鼠肌源性干細胞[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6期
10 楊亞東;;壓力性尿失禁治療的組織工程學應用進展[J];西南軍醫(yī);2011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延洲;MDSCs定向分化的調控及其在壓力性尿失禁中作用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2 徐穎;可注射性纖維蛋白膠聯(lián)合肌源干細胞移植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實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吳桂珠;脂肪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實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江巧紅;多孔純鈦種植體表面BMP-2基因薄層的組裝、性能和生物學評價[D];浙江大學;2012年
5 高宏飛;Myod1和Myog真核共表達載體構建及轉染真皮成纖維細胞的實驗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邊艷超;魯西黃牛胚胎骨骼肌衛(wèi)星細胞分離培養(yǎng)及生物學特性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3年
7 臧光輝;脂肪干細胞改善老齡大鼠勃起功能及其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丁可;基因修飾成肌細胞結合可注射溫敏凝膠支架構建組織工程骨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9 陳歡;基于bFGF/ERK信號通路探討電針對骨骼肌損傷修復的影響[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10 臧光輝;脂肪干細胞改善老齡大鼠勃起功能及其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欒宇;外源性CNTF和IGF-1對大鼠MDSCs增殖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1年
2 武曉云;多孔組織工程材料捕獲細胞的應用基礎研究[D];濟南大學;2011年
3 周明輝;大鼠脂肪源性干細胞與成纖維細胞間接共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11年
4 鄧長卿;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生物學特性及功能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5 石海燕;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對尿道括約肌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6 朱君;富含血小板血漿聯(lián)合細胞膜片技術構建可注射組織工程軟骨[D];西北大學;2012年
7 胡海;骶骨脊索瘤中端粒酶的表達與其預后復發(fā)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8 孟林燕;肌源性干細胞移植對糖尿病大鼠胰島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遼寧醫(yī)學院;2012年
9 宮菲;保健灸法對衰老前期大鼠腦組織Caspase-3、bcl-2蛋白表達影響的實驗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10 許培榮;脂肪干細胞復合牛心包膜修復兔腹壁缺損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張潔;廖亞平;吳靈芝;孔令平;鄭敏;汪華僑;;hTERT基因轉染對人胚胎大腦皮質神經元生長的影響[J];解剖學研究;2008年04期
2 廖亞平,汪華僑;端粒和端粒酶與細胞衰老[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2005年09期
3 汪華僑;;衛(wèi)生部“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醫(yī)用解剖學》出版[J];解剖學研究;2009年04期
4 廖亞平;張潔;周俊宜;汪華僑;;人端粒酶催化亞單位hTERT基因重組腺病毒載體的構建與鑒定[J];神經解剖學雜志;2006年06期
5 李貴士;;胰腺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13期
6 陳燕花;陳振兵;康皓;王發(fā)斌;洪光祥;;三磷酸腺苷對小鼠肌源性干細胞增殖和細胞周期的影響[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6年02期
7 李愛斌;金化民;王玲瓏;李晶晶;;大鼠肌源性干細胞的培養(yǎng)與鑒定[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濤;黃紅軍;張金明;;肌源性干細胞的研究進展[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6年03期
2 李黔生;;肌源性干細胞在組織工程研究中的現狀[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41期
3 陳從波;姚啟盛;王曉康;楊勇;龔小新;黃力;王黎;楊二江;劉正清;;肌源性干細胞與膠原海綿復合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0年07期
4 劉欣春;朱悅;曹德壽;;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表皮生長因子對骨骼肌源性干細胞的促增殖效應[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6年09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郁;呂嬰;張茂光;虞柔;謝燕;;肌源性與非肌源性錯鉭的肌電研究[A];第五次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7年
2 陳超然;;論肌源性·腱性筋膜勞損在臨床應用 軟組織勞損討論之一[A];全國脊診整脊醫(yī)學第三次學術研討會暨全國脊診整脊杰出專家表彰大會會議?痆C];2007年
3 王欣燕;劉暢;;與肌源性干細胞共培養(yǎng)延長大鼠胰島存活時間[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高辭修;楊琳;戴培東;王克強;許世雄;;腎血流肌源性調節(jié)與管球反饋的耦合數學模型[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三)[C];2008年
5 楊嗣星;趙戰(zhàn)魁;金化民;;新生大鼠肌源性干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及生物學特性[A];第十五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陳超然;吳湘蓮;;腹部肌源性筋膜勞損及合并內臟綜合癥(軟組織勞損討論之三)[A];全國脊診整脊醫(yī)學第三次學術研討會暨全國脊診整脊杰出專家表彰大會會議專刊[C];2007年
7 張雪琳;謝敏豪;李璐;;糖剝奪對肌源性IL-6表達的影響及其調控機制:細胞模型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C];2011年
8 陳方;吳少峰;張勝利;謝華;馬曉榮;吳齊全;高同斌;周君梅;;VEGF腺病毒表達在以人尿源性干細胞為基礎的局部治療中對肌源性分化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9 陳亮;陳振兵;翁雨雄;陳燕花;李濤;孟繁斌;莫路姣;劉娟;;Erk和p38信號轉導通路對大鼠肌源性干細胞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表達的調控作用[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10 董國勤;蔡志康;王忠;姚德鴻;;尿道周圍注射自身脂肪治療括約肌源性尿失禁[A];2007年華東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學術會議暨山東省泌尿外科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穎博;肌源性細胞因子的藥理學意義研究 Muscle-derived Cytokines:Pharmacological Implications[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燕花;三磷酸腺苷對小鼠肌源性干細胞的作用及機理的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李翔;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9誘導骨骼肌源性干細胞的成骨分化[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劉世瓊;細胞共培養(yǎng)條件下肌源性干細胞對氧化應激損傷神經元的保護作用[D];遼寧醫(yī)學院;2011年
3 沈兆亮;透明質酸凝膠中誘導肌源性干細胞分化為軟骨樣細胞[D];遼寧醫(yī)學院;2011年
4 孟林燕;肌源性干細胞移植對糖尿病大鼠胰島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遼寧醫(yī)學院;2012年
5 宋艷玲;重組質粒載體pEGFP-N2-SMDF體外轉染小鼠肌源性干細胞及其鑒定[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體外擴增大鼠肌源性干細胞的安全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43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46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