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刻板印象對自發(fā)特質推理和有意圖特質推理的影響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劉fE;佐斌;;性別刻板印象維護的心理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03期
2 高迎浩;程永佳;;幼兒性別刻板印象的表現及成因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2年02期
3 錢曉萍;王美芳;張慶;顧吉有;;性別刻板印象對個體注意偏好的影響:性別圖式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3年01期
4 佐斌;劉峰;;激活性別刻板印象對源檢測判斷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年03期
5 王秀貴;;大學生性別角色與職業(yè)性別刻板印象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年08期
6 閆秀梅;王美芳;;性別刻板印象對有意圖特質推理的影響:性別圖式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3年05期
7 姜曉琳;王鵬;王美芳;;大學生性別、性別角色與職業(yè)性別刻板印象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年03期
8 張艷紅;佐斌;;情緒性別刻板印象的歸因解釋[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連榮;王沛;;廣告中性別刻板印象信息的內隱效應[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孫連榮;;廣告中性別刻板印象信息內隱操作強度的實驗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劉fE;佐斌;;性別刻板印象量表的編制及青少年性別刻板印象的結構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侯東輝;佟麗君;郝興昌;;大學生職業(yè)性別刻板印象的內隱和外顯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錢曉萍;王美芳;;性別刻板印象對個體注意偏好的影響:性別圖式的調節(jié)作用[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柳銘心;胡衛(wèi)平;施建農;;中學生的科學-性別刻板印象及科學-情感體驗[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許曉婧;;判斷與性別刻板印象相關[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馮暉艷;柯貴幸;;中文口語加工中的首先提及和性別刻板印象效應[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明穎;;內隱社會認知:領導性別刻板印象及其可塑性的實驗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10 何志芳;劉建平;;大學生性別刻板印象的結構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張朝霞;培訓新莞人婦女 要拋棄性別刻板印象[N];東莞日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慶;特質推理中的內容效應及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艷梅;職業(yè)性別刻板印象及其干預[D];蘇州大學;2010年
2 戰(zhàn)欣;兒童性別刻板印象的發(fā)展及其對社會判斷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高麗娟;內隱性別刻板印象及其穩(wěn)定性的實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劉美桃;內隱職業(yè)性別刻板印象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張宇;幼兒園幼兒故事書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分析[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6 韓大旭;醫(yī)學生職業(yè)性別刻板印象研究[D];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2年
7 李金苡;觀點采擇對職業(yè)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劉聰慧;權力對職業(yè)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9 劉金秀;不同啟動條件下性別刻板信息的有意遺忘效應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10 何志芳;大學生性別刻板印象的結構及加工模式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5694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569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