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分離的棘阿米巴的18s rDNA分型鑒定及大蒜素對棘阿米巴的體外殺傷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9-11-05 22:21
【摘要】:【目的】 分析延邊地區(qū)土壤中分離的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sp.)CJY/S1的18S rDNA基因型;并觀察大蒜素對棘阿米巴的體外殺傷作用。【方法】 延邊地區(qū)土壤中分離的Acanthamoeba sp.CJY/S1株PYG培養(yǎng),常規(guī)氯仿-酚提取基因組DNA,,應用棘阿米巴屬特異性引物,PCR方法擴增并測18S rDNA序列。利用Genebank和分子生物學軟件ClustalX進行序列分析,與基因庫中已有T1至T12型序列進行比較并構建進化樹。將致病性棘阿米巴用不同濃度的大蒜素處理,對照組加等量的PYG,30℃培養(yǎng)。分別于3h、24h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變化,作生長曲線觀察增殖速率的變化,并透射電鏡下觀察其超微結構損傷情況!窘Y果】 從延邊地區(qū)土壤中分離的棘阿米巴18S rDNA序列全基因長為2255bp,其基因型為T4型,與基因庫中Acanthamoeba castellanii Neff ATC親緣關系最近。大蒜素對致病性棘阿米巴原蟲的體外殺傷實驗表明,濃度為100ug/ml、1000ug/ml、10000ug/ml組的大蒜素處理3h均使棘阿米巴由滋養(yǎng)體轉化為包囊,1000ug/ml、10000ug/ml組分別于處理24h、3h后觀察到大量細胞分裂碎片;細胞生長曲線顯示,與正常對照組比較,10ug/ml組增殖速率正常,而100ug/ml組4d內未見細胞增殖;超微結構改變表明,大蒜素作用濃度為100ug/ml時,對棘阿米巴的結構產(chǎn)生輕度破壞,當大蒜素作用濃度為1000ug/ml時,對棘阿米巴的結構產(chǎn)生嚴重破壞,導致棘阿米巴完全壞死!窘Y論】 Acanthamoeba sp.CJY/S1株為T4型,為Acanthamoeba castellanii;在體外大蒜素對棘阿米巴生長有明顯抑制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延邊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R383;R285
本文編號:2556374
【學位授予單位】:延邊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R383;R28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朝品,王健;淮南地區(qū)戴隱形眼鏡者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調查[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2 靳雷,井上美智子;聚合酶鏈反應技術對棘阿米巴角膜炎診斷的臨床應用[J];臨床眼科雜志;2003年02期
3 肖曉嵐,蘇琦;大蒜及其烯丙基硫化物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機制[J];國外醫(yī)學(生理、病理科學與臨床分冊);2004年05期
4 姚福寶,陳有貴;小兒隱孢子蟲病大蒜素治療效果簡報[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1989年01期
5 孫旭光,金秀英;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性角膜炎[J];眼科;2002年01期
6 鄭善子,申成華,王鐵,玄英花,崔春權,崔萬善;棘阿米巴的分離及實驗室培養(yǎng)[J];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2003年03期
7 金秀英,羅時運,楊寶鈴,張文華,鄒洋,李彬,李遼青,王正儀;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診斷和治療探討[J];眼科研究;2000年02期
8 張巖,孫旭光,鄧世靖,王智群,李然,羅時運,金秀英,陳威;角膜炎棘阿米巴的18S核糖體DNA基因型鑒定[J];中華眼科雜志;2004年06期
9 鄧新國,李家臣,祝磊;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實驗診斷[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0年05期
10 單連玉,楊秀珍,劉佩梅;PCR技術監(jiān)測大蒜素及其與復方磺胺甲基異VA唑伍用治療小鼠弓形蟲病的研究[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3年04期
本文編號:25563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5563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