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預聯(lián)合咪達唑侖對擇期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midazolam on pre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 Methods 9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group D), midazolam group (group M) and midazolam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group (M X group). The concentrations of cortisol and angiotensin (A) in fasting venous blood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at 8 am on the first day before operation and immediately after entering the room on the day of operation. Conclusion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midazolam is superior to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midazolam alone, which is a good method to reduce the pre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of patients.
【作者單位】: 沈陽市遼寧電力中心醫(yī)院;
【分類號】:R614;R39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春梅,王克杰,張建,李建新;硬膜外穿刺中應用咪達唑侖的臨床觀察[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幸;劉穎;包小紅;陶運麗;;兒童腹腔鏡手術CO_2氣腹對其呼吸循環(huán)功能的影響[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常其敏,苗民,陳慶一;左旋布比卡因在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中的效果觀察[J];安徽醫(yī)藥;2005年04期
3 夏曉瓊,趙兵,郭春年;高烏甲素、咪唑安定超前鎮(zhèn)痛鎮(zhèn)靜在腹部手術前的應用[J];安徽醫(yī)藥;2005年05期
4 葛寒冬,童麗娟,羅云;腰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用于急診剖宮產的臨床觀察[J];安徽醫(yī)藥;2005年05期
5 李瓏,汪亞珉,杜娟,王平;中藥合并心理支持治療抑郁癥55例臨床研究[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6 彭小菊,鄭淑芳,馬莉娜,周靜;性傳播疾病高危人群自我接納程度分析[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7 朱德璋,劉傳圣,趙淑萍;迷達唑侖復合丙泊酚及芬太尼用于人工流產的效果[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8 韓翠華,劉青,漆兵,張瑾,趙軍武;β-內啡肽、甲狀腺激素和皮質醇在軍事應激時的變化[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2年03期
9 張力軍;腹式呼吸訓練的研究與臨床應用進展[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3年01期
10 姚敏,金玉祥,郭紅,程琰;慢性應激對大鼠腦內FOS的表達與NO含量的影響[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祝勁松;唐松江;李曦;;麻黃堿減輕異丙酚注射痛的臨床觀察[A];2007年貴州省醫(yī)學會麻醉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2 王忠三;劉一成;李飛躍;;麻醉效果量化評估與現(xiàn)狀分析[A];第二十一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四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5年
3 宋建宏;;關于異丙酚在臨床中的應用[A];第二十一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四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5年
4 徐葵;周江娥;陳敏;劉一成;;全憑靜脈麻醉和靜吸復合麻醉后蘇醒質量的比較[A];第二十二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五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6年
5 高玲玲;胡江碧;李彥輝;;心理生理測試技術在道路交通中的應用[A];第九次全國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白雪歌;穆洪;;社會心理因素對原發(fā)性高血壓的影響[A];第四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心身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姜乾金;;心理應激多因素系統(tǒng)(綜述)——20年來對心理應激理論及其應用的探索[A];中華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第1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于笑凡;;我國近年心身醫(yī)學的研究概況(綜述)[A];中華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第1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婁冉;陳華德;;考前緊張綜合癥的研究進展[A];浙江省針灸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學術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志剛;次聲引起的應激反應有關機制及藥物防護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2 王軍平;大鼠嚴重燙傷早期糖皮質激素受體改變及其調控的分子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1年
3 張伯華;《內經》情志治療思想臨床應用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4 李漫松;PGN在大鼠應激性高血壓發(fā)病中的作用及中樞機制[D];吉林大學;2004年
5 徐志新;血容量變化對血漿異丙酚濃度影響的試驗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4年
6 張惠;靜脈麻醉劑中樞作用部位及相關遞質代謝顯像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張力軍;腹式呼吸訓練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臨床及基礎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8 陳釗;森林資源災害應急機制及應急智能決策系統(tǒng)構架初步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3年
9 陳新春;全身麻醉不停跳冠脈旁路移植患者應激反應、血流動力學及心肌酶譜的變化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6年
10 呂洋;白細胞介素-1β在室旁核參與血管緊張素Ⅱ對血壓的調節(jié)作用及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海軍;中藥復方止痢神散對仔豬早期斷乳應激的緩解效果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2 趙海軍;不同形式訓練課對武術套路運動員腎功能的影響[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楊建新;慢性束縛應激大鼠中樞內GR與β-EP變化及中藥復方的影響[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4 沈翠珍;不同心理干預方法對改善慢性乙肝患者心身癥狀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5 張平;不同方法對抗應激的效果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喻文立;經典非轉流原位肝移植術中機體氧代謝的變化[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4年
7 張廣華;胸段硬膜外阻滯對心內直視手術cTnI、CK-MB、MDA及SOD水平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4年
8 馬夢茵;慢性束縛應激中樞L-ENK與肝主疏泄相關性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9 張莉娟;焦慮癥患者家庭的情感表達方式及其與癥狀復發(fā)的相關性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10 康吉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期間及蘇醒期動脈血中二氧化碳分壓的變化[D];延邊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紹洋,熊利澤,王強,馬素美,侯立朝,胡勝;咪唑安定口服作為術前用藥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1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濰;嚴重的糖尿病銅癥酸中毒[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1980年01期
2 鄭少雄;Trilostane治療庫興氏綜合征[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1980年01期
3 邱明才;每日單劑量強的松療法[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1980年01期
4 李丹寧;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癥中,血漿21-脫氧皮質醇、11-脫氧皮質醇的快速測定法[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1980年01期
5 尹濰 ,邱明才;庫興氏綜合證診斷和治療的新觀點[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1980年02期
6 翁福海;ACTH和血管緊張素Ⅱ(AⅡ)對控制人血漿皮質類固醇濃度的相互作用[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1980年02期
7 胡自正;正常生理性分娩后婦女內分泌系統(tǒng)的特點[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1980年02期
8 黃志強 ,楊可楨 ,侯大和 ,李健伯;術前滴注ACTH對手術反應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1980年02期
9 張麗麗,陳銳群,顧天爵;祖國醫(yī)學“腎”的研究中有關滋陰瀉火藥作用的探討 Ⅲ.生地、知母、甘草對肝中皮質醇分解代謝的影響[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1980年01期
10 趙德祿,張玲妹,呂燕燕,徐偉明,許紹芬;不同強度電針對血漿皮質醇和環(huán)腺苷酸的影響[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198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唐永紅;何永紅;譚石慈;邢達;;植物在應激反應中的超微弱發(fā)光[A];首屆粵港生物物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黎杏群;李家邦;張海男;;肝火證、肝膽濕熱證的病理生理學基礎研究[A];世界中西醫(yī)結合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7年
3 諶劍飛;;中風急癥的神經內分泌激素失調及其臨床意義[A];世界中西醫(yī)結合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7年
4 島田啟子;田洲紀子;炭谷みどり;龜田幸枝;坂井明美;;不同國度女性孕期應激反應的探討——情感變化與應激反應激素的關系[A];第六屆中日護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中文版)[C];1999年
5 徐建華;邱仞之;柳川;柯文棋;;高溫、噪聲、振動對熱應激蛋白70 mRNA(HSP70 mRNA)基因表達影響的分子生物學研究[A];第四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6 張榮霞;黃杰;王英山;王立文;張偉霞;;糖尿病酮癥酸中毒37例臨床治療體會[A];糖尿。ㄏ什。┲嗅t(yī)診治薈萃——全國第五次中醫(yī)糖尿病學術大會論文集[C];1999年
7 唐代屹;潘明政;郭賽珊;梁曉春;;中西醫(yī)結合防治糖尿病的回顧與展望[A];糖尿。ㄏ什。┲嗅t(yī)診治薈萃——全國第五次中醫(yī)糖尿病學術大會論文集[C];1999年
8 劉繼鵬;劉廣青;謝錦光;;寒冷對機體代謝的影響 Ⅱ.寒冷環(huán)境中飼料組成對大白鼠氮量平衡的影響[A];中國生理科學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營養(yǎng))[C];1964年
9 蘇成芝;易華;;維生素E對受冷大白鼠尿中環(huán)核苷酸含量的影響[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四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84年
10 韓之勛;陳國鈞;汪延華;;燒傷后血漿皮質醇含量的變化[A];全國第三屆燒傷外科學術交流會議論文摘要[C];199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浪;麻醉與手術[N];重慶日報;2000年
2 吳明 摘;開展災害社會心理干預[N];大眾衛(wèi)生報;2000年
3 ;早起者可能精神緊張[N];福建科技報;2000年
4 許生;怎樣防治仔豬腹瀉[N];廣東科技報;2000年
5 鄧潤澤 鄧春秀;新的世紀。郝殬I(yè)性應激反應[N];工人日報;2000年
6 紫蛟;深秋謹防心腦血管病[N];廣西日報;2000年
7 劉工;解讀睡眠[N];經濟參考報;2000年
8 衛(wèi)紹群;掌握水溫養(yǎng)好蟹[N];江蘇農業(yè)科技報;2000年
9 賈陽;老年人運動要適量[N];內蒙古日報(漢);2000年
10 荊忠平;關注畜禽應激反應[N];農民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志剛;次聲引起的應激反應有關機制及藥物防護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2 王軍平;大鼠嚴重燙傷早期糖皮質激素受體改變及其調控的分子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1年
3 李梢;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從“絡”辨治及寒熱方劑作用機理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4 馬紅宇;易地參賽環(huán)境及運動員的適應性調節(jié)[D];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5 柳紅芳;加味大柴胡顆粒對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影響的臨床和實驗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6 張云東;創(chuàng)傷應激早期CRH對大鼠下丘腦CRH分泌的超短反饋調節(jié)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2年
7 林科雄;吸入激素和長效β2受體激動劑聯(lián)合治療對哮喘控制的作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2年
8 李菁;酒精依賴大鼠腦CREB信號通路及血漿應激激素水平變化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3年
9 孫威;細胞粘附分子在大鼠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損傷中的表達及皮質醇對其表達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3年
10 耿戰(zhàn)輝;鋅對心理應激所致海馬損傷的調節(jié)作用及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操紅纓;二至丸對陰虛模型動物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作用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0年
2 王峰;粘蟲體內保護酶系統(tǒng)活力的研究(鱗翅目:夜蛾科)[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馬亮;二氧化碳腹腔內充氣與腹膜后充氣生理變化及其差異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4 吳焱秋;燒傷及膿毒癥大鼠不同類型骨骼肌蛋白降解機制研究[D];軍醫(yī)進修學院;2001年
5 任波;糖皮質激素對嗎啡依賴大鼠腦區(qū)阿片μ受體、c-fos基因表達的影響[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1年
6 李生嬌;內分泌紊亂與牙周炎發(fā)病關系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1年
7 李仁淑;羅哌卡因硬膜外病人自控鎮(zhèn)痛的無痛分娩效果及應激反應的研究[D];延邊大學;2001年
8 程金蓮;針刺對不同應激源所致免疫功能失調影響的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9 沈鑫華;廣泛焦慮障礙的心理社會因素、神經內分泌及免疫學相關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10 何海蓉;適宜應激抗衰老的神經-內分泌-免疫學機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5260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52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