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Ⅰ.載脂蛋白AI水平與HDL亞類分布關系的研究 背景與目的: 載脂蛋白AI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中主要的蛋白質,它是細胞膽固醇逆向轉運(RCT)的特殊重要因素。ApoAI能與磷脂,多種血漿因子及細胞膜受體結合,可以激活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LCAT),起著促進細胞內膽固醇的移出,酯化,轉移,以及調節(jié)HDL代謝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討載脂蛋白水平主要是apoAI的水平對HDL亞類分布的影響。 方法: 采用雙向電泳-免疫印跡檢測法分析了545例受試者血漿HDL亞類的組成及含量。應用在受試人群呈正態(tài)分布的apoAI含量均值加或減一個標準差作為分割點將受試者分為3組即低apoAI組(apoAI≤1043.6mg/L)、中間apoAI組(1043.6<apoAI<1452.6mg/L)和高apoAI組(apoAI≥1452.6mg/L)。 結果: 1.與低apoAI水平組比較,中間及高apoAI水平組受試者所有HDL亞類的含量均逐漸顯著的增加(p<0.01~p<0.001)。并且在高apoAI水平組,大顆粒的HDL_(2b)含量的增加較其小顆粒的preβ_1-HDL含量的增加更明顯。 2.當apoAI及HDL-C水平同時升高時,高apoAI-HDL-C組較低apoAI-HDL-C組,其HDL_(2b)的含量增加116%,而preβ_1-HDL含量卻僅僅增加了26%。 3.兩兩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apoAI水平與所有HDL亞類顯著正相關,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apoAI水平為HDL亞類分布改變最有力的預測指標。 結論: 1.隨血漿apoAI水平升高,所有HDL亞類,其含量都逐漸顯著增加,尤其是大顆粒的HDL_(2b)最為明顯。 2.當apoAI及HDL-C水平同時增加時,HDL向大顆粒轉變更加明顯。表明HDL成熟代謝過程加強,膽固醇逆向轉運作用增強。 3.血漿apoAI水平是影響HDL亞類分布的的重要因素。 Ⅱ.血漿apoAⅡ含量對于HDL亞類分布的影響 背景與目的: 載脂蛋白AⅡ(apoAⅡ)是HDL顆粒中第二種主要的載脂蛋白,約占HDL中蛋白質總量的20%;apoAⅡ除了作為HDL的結構成份之外,還具有抑制卵磷脂膽固醇酯;D移酶(LCAT)及激活肝酯酶(HL)的作用。但是,ApoAⅡ與HDL亞類分布關系的研究卻鮮有報道。本研究探討血漿apoAⅡ含量對HDL亞類分布的影響,并分析apoAⅠ、apoAⅡ含量同時增加時,HDL亞類組成、分布所發(fā)生的變化。 方法: 采用雙向電泳-免疫印跡檢測法分析了292例受試者血漿HDL亞類的組成及含量。應用在受試人群呈正態(tài)分布的apoAⅠ和或apoAⅡ含量均值加或減一個標準差作為分割點把受試者分為低apoAⅡ組(apoAⅡ≤232.4mg/L)、中間apoAⅡ組(232.4<apoAⅡ<331.2mg/L)、高apoAⅡ組(apoAⅡ≥331.2mg/L)以及低apoAⅠ-apoAⅡ組(apoAⅠ≤1024.2mg/L及apoAⅡ≤232.4mg/L)、中間apoAⅠ-apoAⅡ組(1024.2<apoAⅠ<1446.6mg/L及232.4<apoAⅡ<331.2mg/L)和高apoAⅠ-apoAⅡ組(apoAⅠ≥1446.6mg/L及apoAⅡ≥331.2mg/L)。 結果: 1.與低apoAⅡ組比較,高apoAⅡ組HDL_(3a),HDL_(3b),和HDL_(2b)的含量顯著增加(p<0.01,p<0.01,p<0.01)。 2.當apoAⅠ及apoAⅡ水平同時增加時,所有HDL亞類的含量均逐漸顯著升高。并且,高apoAⅠ-apoAⅡ組受試者HDL_(2b)的含量較低apoAⅠ-apoAⅡ組增加115%,preβ_1-HDL的含量僅增加了39%,HDL_(2b)含量增加更為明顯。 3.兩兩相關以及多元回歸分析均顯示,血漿apoAⅠ水平與所有HDL亞類呈顯著正相關,然而血漿apoAⅡ水平則僅與HDL_3及HDL_2呈正相關。 結論: 1.血漿apoAⅡ含量增多不僅可以引起大顆粒的HDL_(2b)含量的增加,而且可以導致小顆粒的HDL_3積聚。提示apoAⅡ水平在HDL顆粒成熟代謝的過程中可能起著雙重的作用。 2.當apoAⅠ及apoAⅡ水平同時升高時,大顆粒HDL_(2b)的含量增加更為明顯,表明HDL成熟代謝近一步增強。 Ⅲ.肥胖患者血漿HDL亞類分布的研究 背景與目的: 肥胖者以血漿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為特征,與AS和CHD的發(fā)生密切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新生缺脂的小顆粒preβ_1-HDL從外周攝取膽固醇并在各種血漿因子,如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LCAT)、膽固醇酯轉運蛋白(CETP)、磷脂轉運蛋白(PLTP)等的參與下,按preβ_1-HDL→preβ_2-HDL→preβ_3-HDL→HDL_3→HDL_2遞變過程成熟,逐步轉變?yōu)楦缓懝檀减サ腍DL_2從而被運至肝臟進一步降解。因此,HDL亞類組成、含量及分布變化與RCT有密切關系。本研究分析肥胖患者血漿HDL亞類的分布特征,為闡明HDL亞類組成、分布與肥胖人群As及CHD的發(fā)生機制提供新的依據(jù)。 方法: 采用雙向電泳-免疫印跡檢測法分析了581例中國人群血漿HDL亞類組成及含量。依據(jù)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推薦的體重指數(shù)(BMI)的標準,將受試者分為超輕組(BMI<18.5kg/m~2),合適組(BMI18.5-24kg/m~2),超重組(24<BMI≤28kg/m~2)以及肥胖組(BMI>28kg/m~2)共四組。 結果: 1.與體重合適者比較,肥胖患者TG、preβ_1-HDL含量顯著升高(p<0.01,p<0.01),而HDL-C、HDL_(2a)、HDL_(2b)含量顯著降低(p<0.01,p<0.05,p<0.01)。 2.隨血清BMI的升高,preβ_1-HDL含量顯著逐漸增加,而HDL_(2b)含量顯著逐漸減少(p<0.01,p<0.01)。 3.HDL顆粒變小的趨勢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中隨著TG水平的升高更加明顯。 4.兩兩相關分析揭示,超重及肥胖患者血漿TG、BMI與preβ_1-HDL含量顯著正相關(p<0.01),與HDL_(2b)含量顯著負相關(p<0.01)。 5.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TG含量與高水平的preβ_1-HDL呈獨立正相關而,與低水平的HDL_(2b)呈獨立負相關。 結論: 超重者及肥胖患者血漿HDL顆粒呈變小趨勢,,而且這種趨勢隨血漿TG、BMI特別是TG水平升高更加明顯。提示超重者及肥胖患者血漿HDL成熟代謝過程受阻,膽固醇逆向轉運作用減弱。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3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是明啟;;高脂血癥的食療[J];食品與健康;1999年04期
2 王一北;郭唯一;;酒精對心肌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年21期
3 王楊陽;陽躍忠;;載脂蛋白A_1/C_3/A_4/A_5與心血管疾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11年29期
4 李俊紅;塔拉;崔秀梅;;血脂異常的中醫(yī)辨證論治[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年2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傅明德;徐燕華;吳新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DL亞類分析[A];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2 傅明德;徐燕華;徐勇霞;劉秉文;;肥胖者血清HDL亞類組成分析[A];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3 曾武威;吳鋼;薛紅;陳保生;;ABCA1與高密度脂蛋白代謝[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動脈粥樣硬化專業(yè)委員會五屆一次會議論文集[C];2002年
4 徐麗萍;侯安會;李雪梅;魏茂元;劉承巨;高鳳英;;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環(huán)的臨床觀察[A];迎接新世紀——2000年全國微循環(huán)與血液流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0年
5 趙雅君;李全風;孫金圣;;健康老人與高血壓病、冠心病老人的甲襞微循環(huán)對比分析[A];迎接新世紀——2000年全國微循環(huán)與血液流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0年
6 吳小波;李斌;王圣;;依達拉奉對急診PCI術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十科;中年人應該多吃的食物[N];中國保險報;2002年
2 瑞金醫(yī)院 沈小珩 主任醫(yī)師;解析高脂血癥[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9年
3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科副主任 江智文;血脂異常的危害[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1年
4 陜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洪文旭;高脂血癥辨證論治[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
5 董麗;血脂異常也會損傷腎臟[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6 楊惠民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從肝脾腎辨治高脂血癥[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方定志;Ⅰ.人肝脂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血漿脂質、載脂蛋白水平的關聯(lián)性研究 Ⅱ.高凝狀態(tài)大鼠肝臟差異表達基因cDNA文庫的構建與初篩[D];四川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田麗;載脂蛋白AI、AII、體重指數(shù)與血漿高密度脂蛋白亞類分布的關系[D];四川大學;2007年
2 勾藍圖;血脂、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與高密度脂蛋白亞類分布關系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3 張鑫華;運動對高膽固醇血癥大鼠膽固醇逆轉運影響機制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4 朱麗麗;IL-18基因啟動子區(qū)-137C/G位點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性研究[D];桂林醫(yī)學院;2011年
5 羅丹紅;同型半胱氨酸與腦梗死關系:氧化應激機制探討[D];浙江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
24649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46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