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在大鼠跟腱異位骨化模型中的動態(tài)變化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MP-9 in predicting ectopic ossification by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 expression in rat model of ectopic ossification at the early stage of trauma. Methods 132 male SD rats (135.0 鹵6.5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 = 66).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ade ectopic ossification model by clamp and amputated Achilles tend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exposed Achilles tendon.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fter operation. Eight rats were taken from each group for 8 days after operation. The Achilles tendon tissues were observed by gross, hist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ELISA and RT-PCR were used to detect MMP-9 protein content and gene expression in serum and Achilles tendon respectively. The formation of ectopic ossification was diagnosed by X ray film and histologic observation at 5 and 10 weeks postoperatively in the remaining 10 rats in both groups. Results all rats survived until the experiment was completed. The Achilles tendon of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normal Achilles tendon structu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hardness of the Achilles tendon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extension of time, a large number of irregular connective tissues and chondrocytes appeared, and the MMP-9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deep staining. The content of MMP-9 protein and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gen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t each time point (P0.05), while the content of MMP-9 protein and relative expression of gen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all on the rise (P0.05).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X-ray film and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occurred in the Achilles tend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0 weeks after operation, but no ectopic ossification occurred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of Achilles tendon, the expression of MMP-9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uggesting that it may be useful in predicting the occurrence of ectopic ossification.
【作者單位】: 南方醫(y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yī)學院;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奉賢醫(yī)院骨科;
【基金】:上海市衛(wèi)生局科研課題資助項目(20134204)~~
【分類號】:R-332;R6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徐俊昌;吳濤;吳桂華;鐘招明;湯勇智;趙成毅;陳建庭;;跟腱切斷法誘導大鼠異位骨化動物模型的建立[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年08期
2 王?;李彥林;朱曉松;郭洪濤;耿承奎;;中樞神經(jīng)損傷與異位骨化[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6年08期
3 吳江;肖海軍;薛鋒;石偉哲;趙航;;選擇性與非選擇性環(huán)氧化酶2抑制劑預防大鼠跟腱異位骨化的實驗研究[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文秀英;鄭龍軼;孫立敏;許明望;陳斌;;貞清方對2型糖尿病腎病大鼠PAI-1和TXB_2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6年10期
2 寧方玉;王曉芝;;MMP-9與支氣管哮喘[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高思海,趙金平,潘鐵成,李軍;MMP-9和TIMP-1在食管鱗癌中的表達及其與淋巴結轉移的關系[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5年08期
4 江潔清;周月琴;;顱腦外傷后雙側髖關節(jié)嚴重異位骨化1例[J];法醫(yī)學雜志;2010年04期
5 朱平;嚴勵;;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及其組織抑制劑與創(chuàng)面愈合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內(nèi)科學分冊);2006年06期
6 周贊華 ,黃麗麗;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系統(tǒng)與子宮內(nèi)膜[J];國外醫(yī)學.婦產(chǎn)科學分冊;2005年05期
7 王國卿;張乃生;郭夢堯;楊正濤;;子宮內(nèi)膜細胞外基質(zhì)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yī);2009年11期
8 李文林;段建敏;;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及抑制因子與膀胱癌關系的研究進展[J];國際泌尿系統(tǒng)雜志;2006年06期
9 石偉哲;肖海軍;;異位骨化早期檢測研究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3年05期
10 熊?;朱自江;陳學忠;薛繼軍;朱小康;趙海龍;鄭鳳長;;MMP-9、TIMP-2在食管鱗狀細胞癌的表達及與術后復發(fā)轉移和預后的關系[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鄭龍軼;文秀英;許明望;劉浩;孫立敏;陳斌;熊亮;;貞清方對2型糖尿病大鼠腎組織MMP-9、TIMP-1表達的調(diào)節(jié)作用[A];第二屆全國老年醫(yī)藥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張華忠;;腦血管病后異位骨化發(fā)病情況及危險因素研究[A];2013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浙江省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玉娟;中藥地龍對哮喘大鼠氣道重建的影響[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魏凌云;食管鱗癌中PI3K/AKT、MAPK和Shh信號通路間交叉調(diào)控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王亞萍;大鼠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影響心臟成纖維細胞合成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及其相關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李海濤;MicroRNA在系統(tǒng)性硬皮病發(fā)病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5 張振強;基于炎癥反應分析高脂血癥條件下腦缺血大鼠模型腦組織病理學變化[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6 陶開山;血管抑素抗腫瘤血管生成機制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7 何春燕;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關系的實驗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8 鄧輝;光化學療法、全反式維甲酸及當歸的體外抗血管新生作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9 雷霆;胚胎植入的調(diào)節(jié)及其體外模型的構建[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10 章宏;1.人巨噬細胞金屬彈性蛋白酶在胃癌細胞及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2.胃癌和結腸癌患者二氫嘧啶脫氫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5-FU代謝及臨床意義探索[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瑩;MMP-7、TGF-β1及PAI-1在鼻息肉中的表達及其病理意義[D];鄭州大學;2010年
2 胡杰;EMMPRIN在人肝癌細胞SMMC-7721中對多藥耐藥的調(diào)節(jié)作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韓麗娜;木鱉子醇提物抑制小鼠黑素瘤B16細胞增殖及其機制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崔傳玨;C反應蛋白對心肌細胞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10表達調(diào)控的實驗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5 田曉暉;排卵期出血的宮腔鏡表現(xiàn)以及Fas、TGF-β_1在子宮內(nèi)膜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D];遼寧醫(yī)學院;2011年
6 劉志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外周血白細胞內(nèi)MMP-9含量的變化[D];華北煤炭醫(yī)學院;2009年
7 李強;阿倫磷酸鈉對大鼠骨性關節(jié)炎關節(jié)軟骨及軟骨下骨的保護作用[D];華北煤炭醫(yī)學院;2009年
8 張金標;MMP-9、CD147、COTL-1在肺癌組織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趙永峰;MMP-2、VEGF和Ki-67的表達與腦膠質(zhì)瘤分級的相關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俞君;兒童支氣管哮喘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及免疫功能變化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哲,王全平,張俊華,李靖,呂榮;骨形成蛋白在黃韌帶骨化中的表達定位[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2 毛玉江,王滿宜,呂厚山;吲哚美辛干預家兔髖關節(jié)異位成骨的實驗觀察[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5年05期
3 尹峰,張光健,印心奇;異位骨化及其研究進展[J];中華骨科雜志;1998年04期
4 鐘剛,裴福興,樊瑜波;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基因轉染促進骨折愈合的實驗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4年08期
5 徐強;TBI與骨折愈合作用增強及異位成骨作用的關系[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4年Z2期
6 易顯樹;蔣第千;;髖關節(jié)術后關節(jié)周圍大量異位骨化1例[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7年11期
7 徐俊昌;吳濤;吳桂華;鐘招明;湯勇智;趙成毅;陳建庭;;跟腱切斷法誘導大鼠異位骨化動物模型的建立[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年08期
8 邢更彥,,姚建祥;長骨骨折伴顱腦損傷的術后異位骨化發(fā)生及其治療(附33例臨床報道)[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1994年03期
9 尹峰,張光健,印心奇,顧寧;實驗誘導異位骨化[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1999年08期
10 陳雄生,賈連順,倪斌,孔慶毅,徐愛民,陳華江,李玉莉;重組人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誘發(fā)黃韌帶骨化的實驗模型[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俞新勝;汪普;劉慶志;林立波;張軍;丁劍;;骨折術后并發(fā)異位骨化的臨床分析(附37例報告)[J];東南國防醫(yī)藥;2008年06期
2 梁吉華;孫玉強;;異位骨化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年50期
3 易顯樹;蔣第千;楊洪彬;;髖關節(jié)術后關節(jié)周圍大量異位骨化的治療[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年14期
4 羅柏清;撒柯狄;彭奪斌;;踝部異位骨化術后復發(fā)一例[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8年07期
5 吳江;肖海軍;;異位骨化的治療新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2年22期
6 于衛(wèi)永;楊本濤;徐建民;王娜娜;;異位骨化早期影像診斷初探[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年04期
7 譚富生;;異位骨化癥(10例報告及文獻復習)[J];創(chuàng)傷雜志;1985年02期
8 柴本甫;;異位骨化的臨床與基礎研究[J];國外醫(yī)學.創(chuàng)傷與外科基本問題分冊;1992年01期
9 原銀棟,楊嶺群,孫虎成,于海軍;異位骨化——附進行性骨化性肌炎3例報告[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1997年01期
10 沈清龍;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異位骨化[J];河北醫(yī)藥;199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遠濱;李廣慶;屈亞萍;;異位骨化研究進展[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第二屆康復醫(yī)學論壇、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青年學術會議、北京康復醫(yī)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2 張敏;申文江;高獻書;吳新寶;楊明輝;劉興華;;放療聯(lián)合手術治療異位骨化[A];2007第六屆全國放射腫瘤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吳立東;吳鋒鋒;嚴世貴;何榮新;王祥華;戴雪松;;初次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異位骨化[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會骨科學學術會議暨浙江省抗癌協(xié)會骨軟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4 吳鋒鋒;王國榮;;塞來昔布預防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異位骨化[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5 張連娜;;圖像融合技術在異位骨化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A];第三屆全國核素顯像暨核素治療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6年
6 李戰(zhàn)友;潘兵;盧一生;許文根;;手術治療脊髓損傷后髖關節(jié)嚴重異位骨化[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周非非;趙衍斌;孫宇;張鳳山;潘勝發(fā);劉忠軍;;Bryan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后異位骨化形成的臨床因素分析[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頸椎病專業(yè)委員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李盛華;潘文;周明旺;;創(chuàng)傷性骨化性肌炎的診療現(xiàn)狀[A];第十三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張華忠;;腦血管病后異位骨化發(fā)病情況及危險因素研究[A];2013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浙江省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10 許文;;脊髓損傷患者后期異位骨化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干預[A];第十九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袁平;鈦顆粒對異位骨化局部干預的基礎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徐俊昌;瘦素在異位骨化形成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東;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預防異位骨化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陸榮斌;異位骨化形成過程動態(tài)變化的蛋白質(zhì)組學前期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全華山;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異位骨化的臨床分析[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李樹彬;術前放療預防異位骨化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6年
5 吳鋒鋒;初次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異位骨化[D];浙江大學;2007年
6 白春曉;Bryan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后異位骨化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7 徐明奎;自擬骨一方預防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異位骨化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8 樸俊杰;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后異位骨化成因探尋及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9 董利薇;a2-HS糖蛋白代謝對脊髓損傷后神經(jīng)源性異位骨化影響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144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414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