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特曼文化符號學視域下的語言意識研究
本文關鍵詞:洛特曼文化符號學視域下的語言意識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文化符號學 語言意識 文化多語性 文本 符號域
【摘要】:語言意識問題研究具有跨學科性,涉及心理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語言文化學和跨文化交際學。語言意識研究具有多維性和復雜性特征,主要表現在對語言意識的概念、結構和功能研究等幾個方面。語言意識的多維性和復雜性是在文化符號空間內符號域相互作用和碰撞的結果。因此在洛特曼文化符號學框架下研究語言意識是一種必然:文化多語性決定了語言意識的動態(tài)多樣生成機制;文本是語言意識的生成器;符號域的界限構成語言意識的民族性特征并使跨文化交際成為語言意識研究的本體。
【作者單位】: 大連外國語大學;
【關鍵詞】: 文化符號學 語言意識 文化多語性 文本 符號域
【基金】: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俄漢跨文化交際中的語言意識研究》(編號:L12DYY015) 遼寧省教育廳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東北亞地區(qū)比較文化研究》(編號:WT20130009)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I512.06
【正文快照】: A Study of Language Awar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tman’s Cultural Semiotics一、語言意識研究的多維性和復雜性語言意識問題是當代心理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語言文化學、跨文化交際學等語言學各分支學科研究的焦點問題之一,研究的視角和方法具有多維性,反映了語言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趙蓉暉;;洛特曼及其文化符號學理論[J];國外社會科學;2006年01期
2 康澄;;洛特曼語言觀的嬗變及其意義[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3 陳戈;;論洛特曼的文化互動理論[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錢進;李延林;;文化飛散與語際轉換——談譯者對源語文化應有的責任[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王銘玉;;符號的模式化系統與符號域——洛特曼符號學思想研究[J];俄羅斯文藝;2011年03期
3 趙愛國;姜宏;;從“文本空間”到“神話詩歌世界模式”——托波羅夫藝術文本符號學思想評介[J];俄羅斯文藝;2012年02期
4 顏小芳;;洛特曼的文化符號學理論之于比較文學研究與教學的意義[J];法制與經濟(上旬);2011年11期
5 趙愛國;;洛特曼的文化符號學理論體系[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6 楊明明;;從文學史到文化符號學——洛特曼的萊蒙托夫文本詮釋[J];俄羅斯文藝;2014年03期
7 鄧志偉;;符號學視角下的司法禮儀透視——法院文化的表達與實踐[J];河北法學;2014年04期
8 呂紅周;單紅;;語言符號研究的功能視域[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14年02期
9 陳孔祥;伍鈞天;;社會主義文化信仰研究的理論基礎與思維方式[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吳蓉;;交往理性指導下的中華文化文本英譯策略選擇[A];外語教育與翻譯發(fā)展創(chuàng)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郭明;篇章范疇與小說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2 余紅兵;西比奧克建模系統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寧;文化符號學關照下的跨文化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2 李萍;戲劇人類學及其視野下的環(huán)縣道情皮影戲[D];蘭州大學;2007年
3 王建平;旅游地文化載體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4 馬婷婷;08奧運文化視覺形象系統的符號學闡釋[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張翠平;唐代前期少數民族與漢族文化互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9年
6 黃旭盛;接受行為中的文化互動探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周重嘉;結構主義符號學文學批評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8 陳璇;文化符號學視角下對文學作品的翻譯美學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3年
9 孔韞慧;文化產品的特性、類型和演變探析[D];東北大學;2012年
10 辛云卿;中國傳統家庭兒童心理成長語境及其未來發(fā)展導向[D];魯東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夏忠憲;巴赫金狂歡化詩學理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5期
2 王銘玉,陳勇;俄羅斯符號學研究的歷史流變[J];當代語言學;2004年02期
3 李幼蒸;;符號學的認識論轉向——從自然和文化世界中的記號到學術話語的語義學制度[J];國外社會科學;2007年02期
4 李肅;洛特曼文化符號學思想發(fā)展概述[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5 康澄;;洛特曼語言觀的嬗變及其意義[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本文編號:9988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99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