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本的神人之際——人文學,神學,比較文學
本文關(guān)鍵詞:阿甘本的神人之際——人文學,神學,比較文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旨在對阿甘本作品中人文學和神學的復(fù)雜關(guān)系作出描述與評價。阿甘本將自己的工作領(lǐng)域設(shè)定為人文學研究,早年曾有"普通人文學"的設(shè)想。神學內(nèi)容充斥在他的作品中,形成了人文學與神學相互詮解、互為體用的局面;彌賽亞因素或歷史因素,是對這一復(fù)雜情形作出判斷與理解的關(guān)鍵。本文最后從阿甘本與比較文學的關(guān)系著手,試圖對人文學的元邏輯及其基本工作單元——記憶元、形象、示范、摹仿因等——作一粗淺探究。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關(guān)鍵詞】: 阿甘本 普通人文學 彌賽亞因素 摹仿因
【分類號】:I546.06
【正文快照】: 喬治奧·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是近年來全球知識界極受關(guān)注的一位思想家、人文學者。其學思以宏贍著稱,又不乏深徹洞明的世見?墒,如何評價其成就,拿捏其思想脈絡(luò),界定其工作畛域?想要清楚地回答這些問題,并非易事。Homo sacer系列(1995-2014)是阿氏最為人所知的作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吳飛;惟一的哲學問題——“理解自殺”札記之二[J];讀書;2005年08期
2 劉小楓;;阿岡本與“政治神學”公案[J];讀書;2014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賀建立;;略論培根的實踐觀[J];安徽大學學報;1991年04期
2 伏愛華;;“莊周夢蝶”的美學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3 蕭仕平;;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莊子人際關(guān)系思想試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4 趙衛(wèi)國;;海德格爾視野中現(xiàn)代性的時間根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李孟國;;海德格爾的“倫理”論題與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 王穎斌;;海德格爾的“無”所隱含的多重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7 鄧曉臻;;海德格爾的“此在”范疇——基于馬克思文本的比較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8 黃瑜;;黑格爾與海德格爾死亡觀比較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9 劉在泉;;對存在者之存在的響應(yīng)——論海德格爾諾曼底演講[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10 朱剛;;海德格爾對黑格爾“精神與時間”之關(guān)系的解構(gòu)[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2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徐媛媛;德爾斐神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張鳳蓮;馬克思對西方政治思想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D];南開大學;2010年
5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孫經(jīng)國;從理想性政治哲學到現(xiàn)實性政治哲學[D];南開大學;2010年
7 余一凡;從馬克思到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確立[D];南開大學;2010年
8 張愛珍;模糊語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孫余余;人的虛擬生存與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軍府;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題材小說敘事倫理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志慧;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看后現(xiàn)代主義知識不確定論[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2 呂寧;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生態(tài)哲學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3 馬文娟;波伏娃《第二性》女性主體性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4 穆懷孜;恩格斯自然觀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聞婧;張乃中;;另眼看“阿甘”之博樂篇[J];電影評介;2007年06期
2 黃世權(quán);;生命權(quán)力:?屡c阿甘本(上)[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7年07期
3 佚名;;訂單瘋漲——像阿甘一樣奔跑的男人[J];管理與財富;2007年07期
4 杜渤;張靜;張燕;;阿甘的簡單哲學[J];電影文學;2008年09期
5 曹金梅;秦伊楠;;認知圖式視角下阿甘的思維風格[J];名作欣賞;2008年18期
6 萬向興;;運用阿甘本的裸命理念解讀《源代碼》[J];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2012年12期
7 張靜;;阿甘精神的內(nèi)涵及對當代大學生的啟示[J];電影文學;2012年12期
8 王軍;阿甘有殘疾嗎[J];當代電視;1995年11期
9 劉旭東;一個神話 一個寓言——評《傻阿甘》[J];當代電視;1999年10期
10 云飛揚;;《大電影2.0》:阿甘們的出路[J];明日風尚(娛樂名人);2007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憲麗;;法律、暴力與生命:阿甘本的法學思想研究[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shù)叢書——大學的興起與法律教育[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宇;逆境中誕生的“發(fā)明”提升我國中醫(yī)發(fā)展鴻圖[N];國際商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傅立鋼;上海世博會運營管理井然有序[N];中國貿(mào)易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張成;任重“從零到零”演中國版“阿甘”[N];中國藝術(shù)報;2013年
4 賈文軍邋張寒 吳俊寬;中國“女阿甘”:生命是一場奔跑[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5 張英;阿甘:玩的就是恐怖[N];南方周末;2004年
6 阿甘 本報記者 萬靜;電影院熄燈后,觀眾的IQ增長了25%[N];南方周末;2009年
7 顧曉清;從美國來的阿甘老師[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端木晨陽;《大電影2》趁熱打鐵[N];中國電影報;2007年
9 葛會忠;“阿甘”帶來了什么[N];中國體育報;2004年
10 李釗;電影《唐吉可德》:“半身不遂”的翻身之作[N];中國文化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姚云帆;阿甘本“牲人”概念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3年
本文關(guān)鍵詞:阿甘本的神人之際——人文學,神學,比較文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22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44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