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尤恩《兒童法案》中的倫理困境與倫理選擇
本文關鍵詞:麥克尤恩《兒童法案》中的倫理困境與倫理選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英國當代著名作家伊恩·麥克尤恩的小說新作《兒童法案》以女法官菲奧娜對耶和華見證派信仰者亞當·亨利的輸血案的審判為線索,再一次將當代人所面臨的各種倫理困境放置于讀者關注的中心。麥克尤恩通過詳細刻畫小說中主要人物在各種倫理困境中所做出的倫理選擇,揭示自己所倡導的道德思想,引起讀者對當代人生存狀態(tài)的思考。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伊恩·麥克尤恩 《兒童法案》 倫理困境 倫理選擇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2BWW029)
【分類號】:I561.074
【正文快照】: 伊恩·麥克尤恩堅持不懈地用藝術方式追尋與審視歷史進程、表達思想,并通過繪制、窺測與再現(xiàn)等方式切入人物內心世界,與世界對話,在后現(xiàn)代語境下表達和反思人性,希望人類從失意和彷徨中得到救贖[1]。小說家還通過刻畫人物所面臨的倫理困境,不斷追尋一種救贖空間,其中蘊涵著現(xiàn)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育平;;互文性與反諷:論麥克尤恩小說《阿姆斯特丹》的敘事策略[J];當代外國文學;2015年02期
2 唐瑩;;情境中心與個人中心的碰撞:《家園》中的倫理困境[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3 楊金才;;21世紀外國文學研究新視野[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高禹美;《荊棘鳥》中的倫理困境與救贖之路[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維倩;;論《特別響,非常近》的圖像敘事[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遼南;金燕萍;;苦難宿命與“家”的召喚——《荊棘鳥》寓意分析[J];當代外國文學;2007年02期
2 張燕;;生態(tài)批評視角下的《荊棘鳥》[J];湖北社會科學;2009年11期
3 唐祖蓮,王榮富;生命的贊歌——解讀《荊棘鳥》中戴恩的替罪羊形象[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吳敏;;欲火與圣潔誓言之間的痛苦掙扎——西方文學作品中神父愛情的比較[J];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02期
5 林莉;;論《星期六》的空間敘事策略[J];當代外國文學;2013年01期
6 胡碧媛;;家園模式的現(xiàn)代性救贖——評瑪麗琳·羅賓遜小說《家園》[J];當代外國文學;2012年03期
7 李哲練;試論《荊棘鳥》的對照藝術[J];武陵學刊;1995年02期
8 王本朝;論宗教文化對西方文學悲劇意識的影響[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4期
9 趙朝霞;;罪惡與救贖——試析《紅字》中的基督教文化精神[J];科技風;2008年03期
10 陳秀敏;“人性”與“神性”的抗爭——從《巴黎圣母院》、《紅字》、《荊棘鳥》看西方宗教下的愛情悲劇[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劉芳婧;考琳·麥卡洛小說《呼喚》中的女性成長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馬曉靜;從《荊棘鳥》看考琳·麥卡洛的女性觀[D];遼寧大學;2011年
3 康素霞;梅吉與王琦瑤女性意識的比較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玉梅;反抗命運的交響曲:論《荊棘鳥》中的女性形象[D];南昌大學;2007年
5 徐明慧;喬伊斯《都柏林人》的文學倫理學解讀[D];黑龍江大學;2009年
6 韓偉;弗洛姆愛的倫理思想探微[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石燕;論考琳·麥卡洛作品對自身文化身份的建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程心;;“時間中的孩子”和想象中的童年——兼談伊恩·麥克尤恩的轉型[J];當代外國文學;2008年02期
2 劉偉;;何以贖罪——評麥克尤恩《贖罪》[J];科技信息;2008年30期
3 李菊花;;論麥克尤恩《星期六》中的交往思想[J];當代外國文學;2013年01期
4 余華;;伊恩·麥克尤恩后遺癥[J];作家;2008年15期
5 王翔子;;左手黑暗 右手美麗——品讀麥克尤恩名作《水泥花園》的黑暗美學藝術[J];飛天;2010年04期
6 羅媛;;中國伊恩·麥克尤恩研究綜述[J];文教資料;2011年34期
7 丁建寧;;贖罪如何可能?——評伊恩·麥克尤恩的《贖罪》[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4年06期
8 郭國良;蔡婷婷;;新婚之夜的悲劇——讀伊恩·麥克尤恩新作《在切西爾海灘上》[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7年06期
9 張和龍;;宏大而優(yōu)美的心靈史詩——評伊恩·麥克尤恩的《贖罪》[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8年02期
10 舒奇志;;主體的欲望與迷思——解讀伊恩·麥克尤恩的《時間中的孩子》[J];當代外國文學;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康慨;麥克尤恩耶城領獎,強烈批評以色列[N];中華讀書報;2011年
2 周志明(教師);麥克尤恩的救贖[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3 王東;麥克尤恩處女作花開南京大學社[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4 早報記者 石劍峰;“這不是以色列外交部設的獎”[N];東方早報;2011年
5 深圳商報記者 劉悠揚;文學巨人在中國遭遇“沉默”[N];深圳商報;2011年
6 黃昱寧;他就是我們自己[N];經濟觀察報;2012年
7 胡續(xù)冬;電影和小說之間的《贖罪》[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8 書評人 李杰邋思郁;麥克尤恩:經典作家如何面對大眾讀者[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王胡;羅琳、麥克尤恩、胡賽尼同獲大英圖書獎[N];中華讀書報;2008年
10 李菊花;作家該如何組織記憶?[N];文藝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沈曉紅;伊恩·麥克尤恩主要小說中的倫理困境[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胡慧勇;歷史與當下危機中的伊恩·麥克尤恩小說[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陽;無暇浪漫:伊恩·麥克尤恩的<贖罪>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張麗莉;伊恩·麥克尤恩小說《贖罪》中的真實[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3 聶玉娟;論伊恩·麥克尤恩小說中的“孤獨”[D];南昌大學;2012年
4 韓玉乾;伊恩·麥克尤恩小說《星期六》中的凝視、反抗和移情[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5 楊麗麗;伊恩·麥克尤恩小說中的成長主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6 趙穎鈺;在孤獨、困惑和遺憾中尋找生命的意義[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7 劉峰;超越“影響的焦慮”—論伊恩·麥克尤恩小說《贖罪》[D];湘潭大學;2010年
8 何其方;麥克尤恩小說《星期六》中的沖突與困惑[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9 王倩;拒絕遺忘的布里奧妮:伊恩·麥克尤恩《贖罪》中的虛構[D];復旦大學;2010年
10 楊燕;伊恩·麥克尤恩小說中的“非常態(tài)成長”主題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麥克尤恩《兒童法案》中的倫理困境與倫理選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72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40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