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游戲》三部曲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再現(xiàn)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30 11:08
本文關鍵詞:《饑餓游戲》三部曲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再現(xiàn)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饑餓游戲》三部曲由蘇珊·柯林斯創(chuàng)作完成,包括2008年出版的《饑餓游戲》、2009年出版的《燃燒的女孩》和2010年出版的《嘲笑鳥》。此三部曲一經發(fā)行便受到青少年和成年讀者的喜愛。與此同時,眾多學者和評論家也開始從文化、政治、社會問題與女性主義等視角對其展開研究。本文旨在探討蘇珊·柯林斯再現(xiàn)女性人物尤其是女主人公凱特尼斯的創(chuàng)作技巧,從人物刻畫、意象運用、情節(jié)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了以女主人公凱特尼斯為代表的女性人物形象,她們睿智、果敢、獨立、敢于犧牲、成為政治中的主導力量,與男性處于平等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方面強于男性,以此揭示出蘇珊·柯林斯所力圖構造的一種男女平等的平衡局面。本文共包括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包括對《饑餓游戲》三部曲、作者蘇珊·柯林斯,國內外研究綜述以及論文結構的簡要介紹。第二部分從三個方面探討了對女性人物的刻畫。第一節(jié)涉及運用直接評價手法對女性形象進行的刻畫,主要包括小說中男性對女性直接的客觀評價,以及女性間的自我評價。第二節(jié)從行動與外部特征兩個角度對小說中的人物刻畫技巧進行分析。第三節(jié)分析了人物刻畫中的類比手法。本節(jié)首先通過對凱特尼斯和波麗姆的名字進行類比,探討了凱特尼斯頑強生存,給予人希望的特點,以及波麗姆從嬌弱到堅強的轉變。其次,通過女性人物與男性人物間的類比,作者表達了女性并不比男性差,甚至還有趨勢超越男性的觀點。第三部分分析了小說中能反映出女性人物特點的常見意象。首先,火的意象代表著毀滅之意,而毀滅之火又能激起人們心中的復仇之火。毀滅之火表現(xiàn)出了女性頑強的生存力以及不亞于男性的健壯體格。而復仇之火則表現(xiàn)了女性同男性一樣能夠參與戰(zhàn)斗。其次,嘲笑鳥的意象象征著女性同男性一樣開始參與政治事務。女性對壓迫階級公開的反抗以及反抗中的力量聯(lián)合都表明了女性的睿智與勇敢。而政治權力集中于女性手中則表明了女性同樣具有處理政治事務的能力。最后,小說中對貓的自由自在的意象描寫,則象征著女性自由選擇,不受任何壓迫。女性甚至已然成為保護男性的“騎士”。第四部分分析了與代表女性人物凱特尼斯相關的小說情節(jié)構造。首先,依照時間順序組織的單線型結構強調了女性在政治與經濟上的獨立。其次,政治和愛情兩個層面上序列情節(jié)的并列突出了凱特尼斯在公共領域與兩性關系中的主導地位。第五部分為結論,《饑餓游戲》三部曲并非典型的表達男強女弱以及女性反抗男性壓迫的文本,而是將女性人物置于與男性平等的位置,表明女性和男性的某些相像,甚至在某些方面,女性強于男性,以此來構造一種男女平等的平衡局面。
【關鍵詞】:蘇珊·柯林斯 《饑餓游戲》三部曲 人物刻畫 意象 情節(jié)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712.074
【目錄】:
- Abstract5-7
- 摘要7-1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20
- 1.1 An Introduction to Suzanne Collins and The Hunger Games10-14
- 1.2 Literature Review14-17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7-20
- Chapter 2 Characterization of Female Characters20-32
- 2.1 Direct Judgments of Males and Females20-23
- 2.2 Indirect Presentation from Female’s Action and Appearance23-27
- 2.3 Characteristics Reinforced by Analogy27-32
- Chapter 3 Females’ Power Conveyed by Images32-43
- 3.1 Fire: Females’ Survival and Fighting Power32-36
- 3.2 Mockingjay: Females’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36-41
- 3.3 Buttercup: Female’s Active Pursuit41-43
- Chapter 4 Females’ Position Displayed by Plot43-51
- 4.1 Independence Manifested by Single Linear Structure44-46
- 4.2 Leading Position Implied by Sequence Plot46-51
- Chapter 5 Conclusion51-53
- Works Cited53-55
- Bibliography55-57
- Acknowledgements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紅新;;電影《饑餓游戲》中的文化隱喻解讀[J];電影文學;2013年06期
2 童彥;;小說《紅字》中的象征意象[J];電影評介;2007年10期
3 尚必武;;巧合·反事實·聚合·離散:評西拉里·丹尼伯格的情節(jié)理論[J];外語教學;2011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吳慶軍;《尤利西斯》的敘事藝術[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梅東偉;話本小說中的婚俗敘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何平;伍爾夫作品中“房中天使”意象的女性主義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2 方露;批判反烏托邦文本《饑餓游戲》三部曲中的無政府主義革命[D];湖北大學;2013年
3 付緯航;《去吧,摩西》的人物刻畫策略[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本文關鍵詞:《饑餓游戲》三部曲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再現(xiàn)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70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40700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