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拉康鏡像理論視角解讀《寵兒》中人物自我形象的主體構(gòu)成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07:26
【摘要】:托尼莫里森,當代美國文學中唯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黑人作家,享有世界聲譽,自二十世紀后期以來,其作品成為評論界的焦點。對其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從文化的角度,敘述策略,母愛主題,宗教主題等進行分析。很少有研究運用拉康的理論對個體身份的構(gòu)建進行分析。根據(jù)拉康的理論,個體的身份形成于鏡像階段,是主體不斷通過對他者的形象進行確認,從而形成對自我的認識。這篇論文意圖運用拉康的鏡像理論來揭示黑人苦難的原因,表明其受到不同的社會集團和個體的壓迫。論文嘗試分析他者的形象是如何建構(gòu)黑人的身份,,闡釋黑人如何重建自我,以期擁有光明未來。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712.074
本文編號:2594724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法春;;西方莫里森研究中的幾個焦點[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0年05期
本文編號:25947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59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