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解鎖:《喜福會》中“金”的文化解讀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07:05
【摘要】:美國華裔女作家譚恩美的代表作《喜福會》融入了大量中國元素,其中"金"這一元素貫穿了龔琳達大半生,成為人物特有的標志。"金"既是五行之一,又是貴重金屬,影射龔琳達的性格與命運:無"金"的經濟地位和五行缺"金"的命運使龔琳達淪為洪家任意擺布的奴隸;重獲自由和自我后,龔琳達信仰"金"所代表的財富穩(wěn)定與五行平衡,最終收獲了自我認同和安全感,擺脫被動人生,成為命運的主宰者。從中可見"金"文化對龔琳達的指引作用和龔琳達對中國文化的堅守。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董愛華;;龔琳達:成長小說視角下的人物形象[J];新聞愛好者;2011年2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紅;張景華;;形象學視角下美國華裔文學的漢譯問題[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2 康利榮;;他鄉(xiāng)的名分,故鄉(xiāng)的誤讀——淺談譚恩美的《喜福會》中的“東方主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7期
3 朱文瑞;;從信仰觀淺談《喜福會》中的東方主義色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4 劉玉靜;楊雅t,
本文編號:25869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58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