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當(dāng)代戲劇中個人意志的外在威協(xié)與內(nèi)在束縛
[Abstract]:Britain is rich in dramatists, Shakespeare, Wang Erde, Bernard Shaw, each in the world of drama and literary history occupies a brilliant page. But contemporary British dramatists, Harrow Pinter, Tom Stoppard, John Osborne, Carol Churchill, etc., despite their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China, they and their works do not seem to receive equal attention. Their contribution is not much less than that of their predecesso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scussion and thinking about individual will and individual rights also often become the theme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and literary works. The reflection and challenge of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on traditional ideas and values enable people to explore the theme from various angles. Such exploration is often reflected in the works of contemporary British writer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works of some contemporary British dramatis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me of personal will in these works. How individual will is subjected to external threats, such as the suppression of group interests, how to be bound by internal constraints, such as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ideas on women, and the struggle of individual will to face a given fate, are reflected in these works. This paper will make a tent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and individual will.
【學(xué)位授予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561.073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逾涵;;用荒誕照亮現(xiàn)實(shí)——對品特早期戲劇風(fēng)格的探索[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2年05期
2 史元輝;;《威尼斯商人》中的壓迫與歧視[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2年07期
3 周遠(yuǎn)全;;從“知識考古”到“美學(xué)解救”——論現(xiàn)代“人”的福柯式解構(gòu)[J];北京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8年03期
4 紀(jì)超然;;論哈羅德·品特戲劇“威脅”主題的產(chǎn)生[J];北方文學(xué)(下半月);2011年12期
5 劉方亭;盧成會;;和諧家庭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基礎(chǔ)[J];長春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3期
6 林光祺;中國社會資源變遷下的社會保障瓶頸及其對策研究[J];財經(jīng)理論與實(shí)踐;2003年05期
7 王偉平;;對紀(jì)錄片解說詞的批判話語分析——以德國紀(jì)錄片《知識就是力量——中國新精英》為例[J];浙江傳媒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5期
8 林霽月;;后現(xiàn)代主義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探析[J];重慶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1期
9 朱溢文;;簡析《生日晚宴》中的“品特式”荒誕[J];傳奇.傳記文學(xué)選刊(理論研究);2011年02期
10 陳瑜;主體的狂歡——試論網(wǎng)絡(luò)的藝術(shù)主體[J];長沙大學(xué)學(xué)報;2005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鄭賢軍;;論《送菜升降機(jī)》中的玩笑[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06年年會暨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2 曹燕飛;;戲仿合法性之討論——以利益衡量為工具[A];當(dāng)代法學(xué)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3 朱悅梅;;多元宗教文化影響下吐蕃職官管理制度的形成[A];中外關(guān)系史論叢第19輯——多元宗教文化視野下的中外關(guān)系史[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孟欣欣;大眾文化視野下現(xiàn)代體育的視覺化生存[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11年
2 段發(fā)明;課本革命與革命課本[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王源;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與中國新時期小說[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2年
4 白蕓;理解學(xué)生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3年
5 梁敏;協(xié)舉方法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6 李秀金;日常生活和新時期文學(xué)[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5年
7 肖偉勝;現(xiàn)代性困境中的極端體驗(yàn)[D];南京大學(xué);2003年
8 李閻魁;城市規(guī)劃與人的主體論[D];同濟(jì)大學(xué);2006年
9 吳洪偉;當(dāng)代中國中小學(xué)紀(jì)律實(shí)踐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10 任俊英;典型報道的話語分析[D];復(fù)旦大學(xué);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亞麗;從不禮貌理論的角度分析《啞巴侍者》中的不禮貌[D];西北大學(xué);2011年
2 張玲;論徐坤小說的創(chuàng)作嬗變[D];河南大學(xué);2011年
3 潘先強(qiáng);煩、畏、死在品特《送菜升降機(jī)》中的投射[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1年
4 趙小艷;品特“威脅喜劇”中的闖入者形象[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5 劉敬敏;?聶(quán)力話語理論視野下《飛越瘋?cè)嗽骸返慕庾x[D];中南大學(xué);2011年
6 韓雪;解析品特三部劇作中的權(quán)力斗爭[D];遼寧大學(xué);2011年
7 蘇葆榮;《惡之花》的救贖觀及其意義[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8 鄭瑩;關(guān)聯(lián)理論視角下分析《沉默侍者》[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9 王先先;論哈羅德·品特戲劇中權(quán)力爭奪的構(gòu)建[D];南京財經(jīng)大學(xué);2011年
10 陳松;福柯思想與教育:一種后現(xiàn)代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4年
本文編號:24652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465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