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學作品雙關語的修辭效果及翻譯
本文關鍵詞:英美文學作品中雙關語的修辭效果及其翻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論文網 > 教育論文發(fā)表 > 英美文學作品雙關語的修辭效果及翻譯
英美文學作品雙關語的修辭效果及翻譯
發(fā)布日期: 2012-10-10 發(fā)布:
2012年第7期目錄 本期共收錄文章20篇
摘 要:雙關語做為一種修辭方法,普遍的應用于英美文學作品之中。它是有意的利用諧音的相同,或者一次多義的現象,使句子產生幽默、滑稽、諷刺的語言效果,并且能展現人物的性格形象和心理活動,使人印象深刻,更容易激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能力。英美文學作品中的雙關語翻譯主要有意義對等法翻譯、意譯翻譯、代換法翻譯和注釋法翻譯。
中國論文網
關鍵詞:英美文學;雙關語;修辭效果;翻譯
雙關語是一種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它主要是應用同音異義詞、一詞多義等現象,有意的在句子中達到表里兩重的意思,使句子產生一種滑稽、幽默、詼諧、風趣和諷刺的效果。這種修辭方法在文學作品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增強作品的美感和吸引力,同時也會讓讀者對作品產生興趣,從而激發(fā)讀者豐富的聯(lián)想能力。我們熟悉的英美文學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歐·亨利、莎士比亞等,他們的作品中就大量的使用了雙關語的修辭方法,所以他們的文學作品有了強大的感染力、震撼力和生命力,深受讀者的喜愛。
一、英美文學作品中的雙關語修辭效果
語言是人們傳情達意的主要方式之一。語言的表現手法有特別多的方式,這些方式的應用可以使語言在表達效果上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雙關語主要是利用諧音的方法,將兩個在語意上同音異義的詞語,或者同形同音詞非常巧妙地安排在語句中,從而產生語義上面的雙關意思。
舉個簡單的例子:She didn’t take his tip。這句話可以翻譯成:她沒有接受他的忠告/建議;也可以翻譯成:她沒接受他給的小費。
還有這個簡單的例子:They can fish。同樣可以翻譯成兩種:他們會捕魚或者他們裝魚罐頭。
這就是簡單的一詞多義及同形同音異義的詞匯運用舉例。還有一種是詞語兼有不同的詞性,也會使句子的意義產生分歧。例如:Mr.Smith sw the Indian dance。這句話就可以翻譯成兩種不同的形式。1、史密斯先生觀看了印第安人的舞蹈;2、史密斯先生觀看了印第安人跳舞。在這兩句翻譯中,第一句中的“Indian”是形容詞,意為“印第安人的”,“dance”是名詞,意為“舞蹈”;第二句中的“Indian”是名詞,意為“印第安人”,“dance”是動詞,意為“跳舞”。這三個簡單的小例子,就可以看出,雙關語在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應用,所得的修辭效果,是非常有意義的。
二、雙關語翻譯的方法
下面,從雙關語的翻譯方法來看一下雙關語在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應用,可以使語言產生的詼諧幽默、妙趣橫生、生動活潑等效果。
2.1對等法翻譯
在譯文中能找到與之相對應或者基本上是對應的翻譯的雙關語,可以采用對等直譯法。例如富蘭克林的名言:If We don’t hang together, we shall assuredlyhng Separately。如若我們不能共赴沙場,必定會分赴法場。這句話中的“hang”是一個語意雙關的詞,可以譯為“團結在一起”,也可以譯為“絞死”。兩重意思被很巧妙地表達出來,語言流暢并富有力量。
還有一個例子:On Sunday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翻譯為:今天為你祈禱,明天就對你開刀。這一句中的“pray”意為“祈禱”,“prey”意為“掠奪、榨取”,這兩個單詞的諧音妙用,就將整個句子的諷刺意為表現了出來。
2.2意譯法
有些雙關語因為具有濃厚的民族語言特色,受到譯入語、譯出語的文化限制,所以在譯語中找不到其相對應的雙關語,不能兼顧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所以只能譯出其基本的意義,舍棄雙關的妙趣。舉個例子來說:Andis we’ re now going to havea check spinning, it’ll only mean that we’ll be busier than ever for a spell and then after a few daysthings will be back to what they were before。這是一句常見的歇后語。意為:再試紡,頂多忙一陣子,等再過幾天,還不一樣是外甥打燈籠——找舅(照舊)。這則歇后語中,明義的“找舅”,英美文中的譯文應該是“”,暗義的“照舊”譯文應該是“things will be back to what they were before”,這兩者是無法形成雙關的!盁艋\”是一種照明使用的工具,而“舅舅”則是一種稱呼,在英文中所指的對象也是十分模糊的,如果采用明義直譯的方法來翻譯,會讓人迷惑不解,所以,應該舍棄雙關修辭的方法,譯出基本的意思。
2.3代換法翻譯
代換法是將英漢兩種語言中,使用的雙關只是為了諧音趣味,而與作品的主體思想卻是無關聯(lián)的,翻譯的時候可以使用與譯文中情趣、修辭作用相同,卻字面意義不同的諧音雙關來譯,雖然改變了原文詞句卻保持原文的諧音趣味的一種翻譯方法。
2.4注釋翻譯法
有很多的雙關語只能譯出其中一層的意思,而兩一層的意思需要在文外另加說明注釋。一般情況下,,應該遵循下面的兩條原則:
1、譯文語氣要連貫,便于上下行文。
2、能最大限度的將原文的情趣表達清楚。
舉例來說:
——The professorrappedon his desk and shouted,“Gentlemen, order!”
——The entire class yelled:“Beer!
譯為:教授敲著桌子喊道:“要喝(吆喝)什么,小伙子們!”學生齊聲答道:“啤酒!边@是一段十分有趣的對話,“order”這個詞是一詞多義的,可以翻譯成“遵守紀律/秩序”,也可以翻譯成“點菜”。很顯然的,教授的意思是要大家安靜下來,不要大聲的喧嘩,學生卻故意曲解他的意思。如果在譯語中將教授本意的解釋加以說明注釋,讀者便能更好的理解。
三、總結
以上可以看出在雙關語的應用中,我們要認清它的“表里關系”。它的翻譯方法是多層次、多方位的。只有充分的考慮各種語境因素,還要重視語境所要體現的內涵,才能將其完整、正確的表達出來。雙關語中的諧音雙關詞語,只是起了一個輔助的作用,其中包含的意思才是要表達的真正本意所在。語義雙關沒有說出來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在語言形式上,要想到雙方的關聯(lián)。雙關語的翻譯是需要變通的,如果原文想要傳達的音、形、義和修辭無法在譯文中直接表達的時候,就要變通的翻譯,能換則換,能變則變,來更好的傳達原文想要表達的意思。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雙關語的諧音、詞義、說話者特殊的語言環(huán)境都是必須考慮的范圍,應該抓住雙關語的特征,進行分析、比較、斟酌,這樣才能很好地闡述原文的本意。
參考文獻:
[1] 宋元源, Song Yuan-yuan. 雙關語在英美文學作品中的修辭藝術展示和翻譯方法研究[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2011,26(9):165,167
[2] 楊笑紅. 談英語的雙關語[J]. 2003(3):72
[3] 孫雪娥, 何樹勛, 廉潔. 英美文學作品中雙關語的修辭效果及其翻譯[J]. 商洛學院學報. 2009,23(5):66-70
[4] 夏楠. 英語作品中雙關語的翻譯[J]. 歲月(下半月). 2011(6):40
作者簡介: 姚璋,專業(yè):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歷:研究生,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 英美文學,單位:湖北工業(yè)大學。
本文關鍵詞:英美文學作品中雙關語的修辭效果及其翻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54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12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