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與崔貞熙小說女性形象與作家的女性觀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14 09:05
本文關鍵詞:張愛玲與崔貞熙小說女性形象與作家的女性觀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張愛玲 崔貞熙 女性形象 女性觀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摘要】:本文主要以張愛玲和崔貞熙的20世紀30、40年代的作品為中心,兩位作家分別是中韓兩國的著名女作家。比較研究張愛玲和崔貞熙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觀具有極大的意義。張愛玲活躍于20世紀30、40年代,1920年出生于上海,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逝世,她的一生艱難險阻。崔貞熙1906年出生于韓國咸鏡北道,是20世紀30年代韓國女作家代表之一,她的一生坎坷不平。兩位作家雖處在不同國度,屬于不同民族,卻具有相似的生活經(jīng)歷和切近的文學觀。因而具有極大的可比性。兩位作家以極富張力的文字完美展現(xiàn)了中韓兩國近現(xiàn)代女性的悲慘命運,從而表現(xiàn)出作家女性意識的形成原因。因此,本論文從張愛玲和崔貞熙的作品入手,檢視兩位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她們筆下的女性形象分別是受封建枷鎖束縛的女性、受情欲壓抑的女性,這些壓迫使女性具有病態(tài)的心理。從兩位作家塑造出的女性形象中可以分析出她們的女性觀。作家對人性的探索、對愛情和婚姻的探索里呈現(xiàn)出不同的女性意識。最后考察兩位作家女性觀的成因,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所處的社會、家庭成長環(huán)境,往往影響著作者自身的觀點,創(chuàng)作態(tài)度。歷盡波折的成長環(huán)境讓兩位作家以不同的視角觀感當時中韓兩國的社會及女性觀,她們有著與男性作家不一樣的感受,將自己獨特的感受融入到了她們筆下所刻畫的女性形象中。本文著重運用比較文學平行研究的方法,從作品所表現(xiàn)出的女性形象本質出發(fā),探索作家的女性觀,找出兩位作家女性觀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并找出原因,從成長環(huán)境,社會大背景,創(chuàng)作思想等方面著手解析。本論文共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敘述:第一部分,主要討論兩位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第二部分,討論從這些女性形象中透視出的作家女性觀;第三部分,從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視角來對兩位作家的女性觀進行深入的評價。兩位作家的女性觀看似相似卻又具有不同的觀點。她們所昭示出的女性觀具有局限性,這些刻畫對現(xiàn)代女性也帶來了一定的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延邊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106.4-0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曉雁;;特定時代女性的失落與憧憬——張愛玲小說《小艾》中的女性形象[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宋劍華;;“金鎖”未必是“金錢”——論張愛玲《金鎖記》的女性自省意識[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3 周紅兵;王蘭燕;;長安為什么不出走——張愛玲《金鎖記》女性形象分析[J];名作欣賞;2007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志華;安穩(wěn)與動蕩—張愛玲作品對女性人生路的思考[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2 盧靜;崔貞熙和張愛玲小說人物的悲劇形象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1847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118473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