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華世界的背后—《了不起的蓋茨比》和《夜色溫柔》的主題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浮華世界的背后—《了不起的蓋茨比》和《夜色溫柔》的主題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浮華世界 道德規(guī)范 堅持信仰 亮光
【摘要】:菲茨杰拉德作為20世紀20年代最為出色的作家之一,是“爵士時代的桂冠詩人”。他能夠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其作品不僅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浮華年代飛速發(fā)展的美國社會和人們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而且通過刻畫掙扎于夢想與殘酷現(xiàn)實之間的眾多人物,從而進一步表達了那個時代的人們所經(jīng)歷的迷茫與失落,為讀者揭示了在紙醉金迷的表象下,人性的異化以及道德和精神的瓦解,展現(xiàn)了浮華背后的“道德荒原”。菲茨杰拉德的一生與浮華世界難以割舍,他是“浮華世界”中最為璀璨的恒星,享受這個世界給他帶來的刺激與瘋狂,但同時也是浮華世界的犧牲品,身不由己地卷入浮華世界的追逐中,他也深刻的體會到了這個世界帶給他的憂郁和傷痛。他的一生就像他的小說中的主人公的人生一般,有過太多的愉悅和歡笑,有過太多的痛苦和悲情,他以獨特的視角,深入淺出的將自己對社會的觀察和人生的見解訴諸在他的小說中,他的作品就是他人生的注腳,他的人生也與作品相得益彰。本文運用精讀、細讀的方法對菲茨杰拉德的小說進行分析,通過《了不起的蓋茨比》和《夜色溫柔》兩部作品抨擊了瘋狂追求自我、無視道德規(guī)范的浮華世界。對菲茨杰拉德而言,抨擊是為了拯救,通過展現(xiàn)一個浮華世界,讓人們透過浮華世界看到亮光,看到希望。
【關(guān)鍵詞】:浮華世界 道德規(guī)范 堅持信仰 亮光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712.07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5
- 第一章 菲茨杰拉德的浮華世界15-23
- 一、關(guān)于浮華世界15-16
- 二、浮華世界的表征16-18
- 三、浮華世界對人內(nèi)心的腐蝕18-23
- 第二章 蓋茨比的“美國夢”23-31
- 一、美國夢的演變23-25
- 二、美國夢的破滅25-27
- 三、美國夢的意義27-31
- 第三章 夜色溫柔31-38
- 一、夜色中的迷失31-34
- 二、夜色中的醒悟34-36
- 三、夜色中的飛躍36-38
- 第四章 浮華世界背后38-43
- 一、浮華世界的沉淪38-40
- 二、堅持信仰40-43
- 結(jié)語43-44
- 參考文獻44-48
- 后記4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錫麟;王安;;當代西方菲茨杰拉德研究綜述[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10年02期
2 李磊;;消費文化導演的現(xiàn)代悲劇——解析菲茨杰拉德《夜色溫柔》里的主人公[J];外國文學研究;2010年04期
3 史立英;;菲茨杰拉德筆下的浮華與迷茫[J];作家;2010年10期
4 雷冬雪;;《夜色溫柔》中迪克命運悲劇探析[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年10期
5 姜禮福;石云龍;;《夜色溫柔》:空間形式的解讀[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6 胡天賦;;菲茨杰拉德的厭女癥——菲茨杰拉德小說的女性主義解讀[J];名作欣賞;2006年18期
7 胡敏;;《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象征意義解讀[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葛錦榮,譚業(yè)升;菲茨杰拉德失落情結(jié)的內(nèi)在邏輯[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9 柳東林;論海明威創(chuàng)作對“迷惘”情緒的超越[J];東北師大學報;2003年06期
10 嚴啟剛,任虎軍;論《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視角模式[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占英;論菲茨杰拉德小說人物的迷惘性[D];暨南大學;2010年
2 江艷妍;菲茨杰拉德對傳統(tǒng)男性氣質(zhì)的矛盾心理之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3 劉越;菲茨杰拉德三部主要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女權(quán)主義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939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109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