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靈菌粉貫葉連翹復方制劑干預對慢性不可預知應激大鼠模型抗抑郁作用及機制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烏靈菌粉貫葉連翹復方制劑干預對慢性不可預知應激大鼠模型抗抑郁作用及機制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烏靈菌粉貫葉連翹復方制劑 慢性不可預知應激 抗抑郁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 單胺類神經遞質
【摘要】:目的觀察烏靈菌粉貫葉連翹復方制劑對慢性不可預知應激大鼠行為學、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功能以及海馬組織單胺類神經遞質含量的影響。方法選取SD大鼠72只,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應激模型組、氟西汀組、烏靈菌粉貫葉連翹復方制劑(高、中、低劑量)組,給藥28 d,實驗結束時對各組大鼠進行糖水消耗實驗、Morris水迷宮實驗監(jiān)測,采用放免法檢測血清皮質酮(CORT)、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的濃度,高效液相-電化學法檢測海馬中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以及多巴胺(DA)的含量。結果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造模4周后,糖水偏嗜度明顯降低,Morris水迷宮實驗中大鼠逃避潛伏期延長、在目標象限的時間及總路程減少(P0.05);血液指標顯示,模型組大鼠血清中的ACTH、CORT、CRH含量明顯升高,海馬組織單胺神經遞質5-HT、NE和DA的含量明顯降低(P0.05)。與模型組相比,烏靈菌粉貫葉連翹復方制劑490 mg/kg,245 mg/kg劑量組可顯著升高模型組大鼠糖水偏嗜度,縮短大鼠逃避潛伏期,增加大鼠在目標象限的時間及總路程(P0.05,P0.01)。還可顯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ACTH、CORT、CRH含量,升高海馬組織5-HT,NE和DA的含量(P0.05)。結論烏靈菌粉貫葉連翹復方制劑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機制可能與增加海馬組織中5-HT、DA、NE的含量,改善應激刺激導致的HPA軸功能紊亂狀態(tài)有關。
【作者單位】: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學院;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國家藥物安全評價監(jiān)測中心;
【關鍵詞】: 烏靈菌粉貫葉連翹復方制劑 慢性不可預知應激 抗抑郁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 單胺類神經遞質
【分類號】:R285.5;R-332
【正文快照】: 抑郁癥是一種情感性精神疾病,其發(fā)病機制與神經遞質失調、內分泌功能紊亂以及大腦功能異常等有著密切的關系。臨床上首選抗抑郁藥物多以增加突觸單胺類神經遞質5-HT、NE、DA的含量為主,但是這些藥物的起效時間緩慢,副作用多[1]。因此開發(fā)新型、高效、低毒副作用的抗抑郁中藥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敬來;大鼠異位心臟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現(xiàn)狀[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1年03期
2 任志強,劉運良,劉麗君,王訓凡,郭正科;三黃腎康丸治療大鼠慢性腎衰的實驗研究[J];中國藥房;2001年01期
3 陳杰,王進海,龔均,汪濤,程鵬;藥物干預治療大鼠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的實驗研究[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3年S1期
4 田新紅,李偉,李成文,李增富;長期應用卡馬西平對大鼠小腦結構與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4年08期
5 馬駿,朱書秀,王彥春,甘水詠;電針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凋亡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05年10期
6 王冰;王宗仁;江山;潘惠娟;;活血化瘀類中藥制劑對海馬缺血損傷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48期
7 徐勤;沈逸萍;許安麗;羅振亮;;SD大鼠及beagle犬腎上腺組織形態(tài)計量分析[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06年07期
8 栗志遠;陸國才;袁伯俊;姜華;戴益民;佘佳紅;黃矛;;西那沙星對幼齡大鼠的軟骨毒性[J];中國新藥雜志;2006年04期
9 商常發(fā);趙芝剛;顧有方;陳會良;李衛(wèi)民;董策龍;;大棗多糖對大鼠血清鈣和葡萄糖水平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7年02期
10 王毅;林偉;施舉紅;;野百合堿處理大鼠的血清對大鼠肺動脈壓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柏年;高梅;時麗麗;張恒艾;杜冠華;;匹諾塞林對大鼠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次全國學術會議專刊[C];2009年
2 朱萱萱;王廣基;劉建平;王淑云;徐軒;;口腔膜治療實驗性大鼠口腔膜潰瘍的研究[A];中國制藥工業(yè)藥理學會20周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3 戴文鑫;吳智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的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4 鄺素娟;鄧春玉;張光燕;饒芳;單志新;林秋雄;楊敏;余細勇;錢衛(wèi)民;吳書林;;大蒜素對大鼠微血管張力的影響[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王勁;柳啟沛;黃宗枝;;幾種不同鈣化合物對大鼠鋁、鉛代謝的影響(摘錄)[A];營養(yǎng)健康新觀察(第三十八期):營養(yǎng)因素與骨髓健康[C];2009年
6 胡翔;王靜;;雌性大鼠去勢造模中設立假手術對照的必要性探討[A];全國第八次中醫(yī)婦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齊偉;曾薇;龐琦;郭艷紅;牟嬌;馮兵;劉理;葉自林;袁發(fā)煥;;蛋白酶體抑制劑對大鼠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作用[A];第十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腎臟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8 梁銳;王軍波;;核苷酸喂養(yǎng)大鼠的安全性評價[A];北京市營養(yǎng)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膳食與健康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林小琪;;SD大鼠灌胃百可利30天反復給藥毒性試驗[A];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中青年學者科技論壇暨2011年全國前列腺藥理毒理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王曦;牛欣;羅致誠;;增齡與雄性大鼠氮氧化物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變化的關系[A];全國中醫(yī)藥科研與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馮衛(wèi)東;大鼠研究顯示孕期壓力或可代代相傳[N];科技日報;2014年
2 奇 云;解讀大鼠基因有助人類攻克疑難病癥[N];大眾科技報;2004年
3 張?zhí)煨?克隆大鼠意義重大[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4 本報特約撰稿人 陸志城;用大鼠還是用小鼠?[N];醫(yī)藥經濟報;2004年
5 記者 藍建中;日本研究:骨髓移植使大鼠血管“返老還童”[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6 記者 姜澎;聰明大鼠 解密大腦記憶功能[N];文匯報;2009年
7 萬姍姍 記者 王春;轉基因“聰明大鼠”學得快記得牢[N];科技日報;2009年
8 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 通訊員 孫國根;大鼠基因功能圖譜被成功繪制[N];光明日報;2014年
9 記者 白毅 通訊員 孫國根;大鼠基因功能圖譜繪制成功[N];中國醫(yī)藥報;2014年
10 記者 孫國根;將大鼠基因的功能“對號入座”[N];健康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寧;鉛、鎘、鉻、汞對大鼠聽力的損傷及銅、錳、鋅、硒的保護作用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王瑩;慢性腎衰竭大鼠全段甲狀旁腺激素與心肌肌鈣蛋白的相關性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鄧旭輝;養(yǎng)精種子湯對缺氧雄性大鼠生殖機能的影響[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4 夏長青;活血降脂靈對早期動脈粥樣硬化大鼠的抗氧化應激作用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王海燕;運動對SD大鼠與GK大鼠骨骼肌中COUP-TF Ⅰ與COUP-TFⅡ基因表達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吉星;知母提取物的成分分析及對T2DM大鼠干預代謝組學初探[D];廣東藥學院;2010年
7 曾志;促紅細胞生成素對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神經保護作用的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汪春彥;金蕎麥對克雷伯桿菌肺炎大鼠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王媛媛;胡蘆巴總皂苷對大鼠脂肪肝的預防作用[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5年
10 徐莉;康復訓練對腦梗死大鼠大腦可塑性機制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7691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76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