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wěn)定表達紅色熒光蛋白的人胚胎干細胞系的建立
本文關鍵詞:穩(wěn)定表達紅色熒光蛋白的人胚胎干細胞系的建立
【摘要】:目的 :建立可以穩(wěn)定表達紅色熒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的人胚胎干細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 ESCs)系。方法:優(yōu)化核轉染方法后,將RFP表達載體p EF1α-Ds Red-Express2導入h ESCs中。利用堿性磷酸酶染色、RT-PCR、免疫熒光染色和類胚體形等方法,比較核轉染前后h ESCs的干細胞特性。結果:核轉染后h ESCs的堿性磷酸酶染色結果為陽性。核轉染前后h ESCs的Oct4、Sox2、Klf4、Nanog基因的表達未出現(xiàn)明顯差異。RFP-h ESCs具有三胚層分化潛能,并且可穩(wěn)定傳30代以上。結論:成功建立穩(wěn)定表達紅色熒光蛋白的h ESCs,干細胞特性不受RFP的影響,可用于后續(xù)的實驗研究。
【作者單位】: 南京醫(yī)科大學江蘇省異種移植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生殖與干細胞工程研究所;
【關鍵詞】: 人胚胎干細胞 核轉染 紅色熒光蛋白 類胚體
【基金】:江蘇省異種移植重點實驗室科研經費(BM2012116)
【分類號】:R329.2
【正文快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和;陳琴;梅文楓;錢月忠;聶作明;于威;陳健;張耀洲;;一種紅色熒光蛋白基因穩(wěn)定轉化的家蠶細胞株構建及應用[J];蠶業(yè)科學;2013年03期
2 郝好杰,凌賢龍,徐元基,杜芝燕,王妍,陳惠華,陸應麟;帶紅色熒光蛋白靶向線粒體載體的構建與表達[J];生物技術通訊;2005年04期
3 趙俊麗;王東陽;南天惠;王麗嫻;廖曉玉;夏海濱;;紅色熒光蛋白遺傳標記腺病毒衣殼蛋白pⅨ的實驗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4 劉剛;李云;張燕;;紅色熒光蛋白在絲狀真菌里氏木霉中的表達[J];生物技術;2006年06期
5 樊晉宇;崔宗強;張先恩;;紅色熒光蛋白的光譜多樣性及體外分子進化[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8年10期
6 劉剛;張燕;李云;余少文;邢苗;;利用紅色熒光蛋白分析里氏木霉合成纖維素酶的機理[J];微生物學報;2007年01期
7 樊佳佳;白俊杰;馬冬梅;簡清;;轉紅色熒光蛋白基因唐魚外源基因拷貝數的測定[J];生物技術通訊;2011年01期
8 盧建溪;陽莉;錢師宇;王強;;攜帶紅色熒光蛋白報告基因的重組腺病毒載體的構建[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1年08期
9 楊坤宇,劉如石,林鑒,張智洪,張軍,夏寧邵;紅色熒光蛋白在畢赤酵母中的高效表達[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王志芳;安建梅;孔建強;;含DsRed類似生色團的紅色熒光蛋白的發(fā)展及應用[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簡清;白俊杰;葉星;夏仕玲;勞海華;羅建仁;;轉紅色熒光蛋白基因斑馬魚的構建[A];全國首屆動物生物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羅園媛;;綠色熒光蛋白、紅色熒光蛋白標記蛋白激酶B的慢病毒載體構建和表達[A];中華醫(y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龍華;尾里;建二郎;若松佑子;松島良次;;紅色熒光蛋白(RFP)基因在轉基因青溕中的表達[A];中國青年農業(yè)科學學術年報[C];2002年
4 劉紅波;楊小淦;呂培茹;左二偉;王獻偉;胡林林;寧淑芳;陸陽清;盧晟盛;盧克煥;;轉紅色熒光蛋白基因細胞非侵入式人工智能檢測與預測體系的建立[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繁殖學分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5 楊英;楊軍;;HGF紅色熒光蛋白融合載體的構建及表達[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賀偉峰;袁順宗;彭旭;譚江琳;馬兵;易紹萱;陳希煒;黃正根;程文廣;賈雄飛;王曉娟;甘成軍;胡曉紅;張小容;羅高興;吳軍;;人P311紅色熒光蛋白重組載體的構建、表達與細胞內定位研究[A];第六屆全國燒傷救治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郭超;Alexander Endler;張敬;石紅軍;張軍;;含紅色熒光蛋白DsRed2的RNA干擾載體pDsRed2-SilencerU6構建[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常麗君;蛋白質之間也有“社交網絡”[N];科技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儲軍;遠紅色雙分子熒光互補系統(tǒng)的建立和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魏映輝;雙色熒光RNAi技術平臺的建立和抗SARS-CoV RNAi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趙艷華;紅色熒光蛋白的改造與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的改進[D];湖南大學;2013年
2 趙坤;利用紅色熒光蛋白構建直觀判斷重組子的大腸桿菌表達載體[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3 龔小衛(wèi);p38 MAPK紅色熒光蛋白融合載體的構建及表達[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1年
4 許嘉珍;肌肉特異性酪氨酸激酶—紅色熒光蛋白融合熒光蛋白基因的構建[D];延邊大學;2013年
5 魏楓;肌肉特異性酪氨酸激酶—紅色熒光蛋白融合熒光蛋白在HEK293細胞中的表達[D];延邊大學;2014年
6 徐金國;膽色素紅色熒光蛋白的分子定向進化[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2年
7 高文英;細胞表面展示—釋放系統(tǒng)的構建及應用[D];吉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001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60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