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遷移率族核小體結合蛋白家族的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高遷移率族核小體結合蛋白家族的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高遷移率族核小體結合蛋白(HMGN)是一類幾乎存在于所有哺乳動物和多數脊椎動物的細胞核中的非組蛋白,在活細胞內能通過與核小體結合來調節(jié)基因表達,以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中的高遷移率而得名。諸多研究證實,HMGN是與包括腫瘤在內的多種疾病發(fā)生密切相關的調控因子。HMGN家族包含五種染色體結構蛋白,即HMGN1~HMGN5,各成員作為細胞內的染色質結合蛋白,參與DNA復制與表達、細胞分化、器官發(fā)育及基因表達調控等多種細胞的生命活動。HMGN1、HMGN2通過調節(jié)某些基因或蛋白表達來影響器官發(fā)育成熟,同時還參與腫瘤免疫反應。HMGN3與人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及肝癌化療耐藥有關。目前對HMGN4的研究相對較少。HMGN5過表達是腫瘤浸潤和轉移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關于HMGN1、HMGN2、HMGN5在腫瘤治療方面的研究不斷增多,但均停滯于臨床前期階段。
【作者單位】: 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國家腫瘤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天津市腫瘤免疫與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高遷移率族核小體結合蛋白 腫瘤 DNA復制
【基金】:天津市應用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計劃資助項目(13JCYBJC41400;14JCTPJC00476)
【分類號】:R363
【正文快照】: 3天津市腫瘤免疫與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疾病的發(fā)生是遺傳、病理、環(huán)境等多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其中包含基因表達改變、細胞分化異常、凋亡及代謝紊亂等一系列病理變化過程。HMGN家族包含五種染色體結構蛋白,即HMGN1~HMGN5,他們表達于脊椎動物細胞內,具有組織特異性。HMGN家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鐘白玉,郝進,郝飛,徐云升;核小體的提取純化及鑒定[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24期
2 羅賽群;轉錄過程中線性和超螺旋多核小體的命運[J];國外醫(yī)學(分子生物學分冊);1996年01期
3 楊文燕;程合淵;;血清核小體在宮頸癌新輔助化療反應和預后中的意義[J];國際腫瘤學雜志;2006年01期
4 劉輝;壯子恒;關佶紅;周水庚;;核小體定位的轉錄調控功能研究進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2年09期
5 陳冰;任松葉;趙秀娟;蔡祿;;原核生物大腸桿菌基因組序列形成核小體能力的預測[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
6 茆象千,彭家和,邱平;大鼠老化過程小腦神經元染色質核小體線性和空間排布特征分析[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1999年03期
7 蘇茵,韓蕾,栗占國;可溶性核小體與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臨床表現及免疫學指標的關系[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4年10期
8 ;染色體和核小體[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年20期
9 吳茅;何德興;孫酬經;;70例急性白血病骨髓白血病細胞核小體的觀察[J];浙江醫(yī)學;1990年06期
10 孫玉珊;;NOR的臨床應用[J];國外醫(yī)學.婦產科學分冊;199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勇;;核小體定位機制及在胚胎發(fā)育中的核小體重排[A];中國遺傳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2009-2013)[C];2013年
2 陸才生;馬會慧;魏秋靜;潘云峰;吳玉瓊;古潔若;;樹突狀細胞體外負載核小體誘導免疫應答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郝進;郝飛;鐘白玉;徐云升;唐書謙;龔小云;葉慶佾;;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血漿核小體水平檢測[A];2003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4 趙秀娟;蔡祿;;基于支持向量機(SVM)的酵母核小體定位的預測[A];第十一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暨第九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摘要集[C];2009年
5 蘇茵;賈汝林;陳巧林;栗占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相關抗原核小體的提取純化與鑒定[A];第十屆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孫曉云;代琛賢;賈汝琳;蘇茵;栗占國;;核小體表位肽誘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狼瘡樣腎炎模型小鼠免疫耐受的初步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孫曉云;姚中強;賈汝琳;韓蕾;栗占國;;核小體H1_(204-218)表位肽治療慢性移植物抗宿主(GVHD)狼瘡樣腎炎的初步研究[A];中國免疫學會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8 孫曉云;蘇茵;韓蕾;代琛賢;栗占國;;核小體表位肽H3~(111-130)上調Foxp3和轉化生長因子-β表達誘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狼瘡樣腎炎小鼠免疫耐受[A];第十二屆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邱平;朱景德;徐燕萍;周維影;;DNA嵌入型試劑滇乙錠對雞紅細胞核染色質核小體排布的影響[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五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2年
10 丁毅;;染色質的基本結構——核小體的研究進展[A];湖北省遺傳學會、江西省遺傳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霞;人類遺傳物質中首次發(fā)現前核小體[N];科技日報;2011年
2 記者 田學科;決定DNA鏈核小體定位編碼找到[N];科技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趙秀娟;酵母核小體定位的理論預測及核小體體外組裝的初步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2 包通拉嘎;核小體結合模體的預測及它們在人類基因功能位點附近的分布[D];內蒙古大學;2013年
3 邢永強;基于序列信息的核小體定位理論分析及預測[D];內蒙古大學;2014年
4 郝進;核小體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發(fā)病中的作用及其表位誘導免疫耐受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3年
5 趙永武;核小體動力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陳偉;核小體定位對RNA剪接的影響及組蛋白變體的識別[D];內蒙古大學;2010年
7 董春楠;核小體在DNA降解過程中的作用及其法醫(yī)學應用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周春麗;重組核小體通用性Th表位誘導SLE口服免疫耐受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任松葉;人類及酵母基因組功能區(qū)的核小體定位預測[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2年
2 蘇巖;基于序列特征的核小體定位[D];山東大學;2015年
3 郭守輝;核小體定位的理論預測與在線軟件開發(fā)[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翟玲;探索核小體排布對基因表達過程不同階段的影響[D];南昌大學;2012年
5 趙茜;表觀遺傳調控因子UHRF1與不同類型核小體相互作用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6 張怡茹;核小體信號處理與分析方法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7 張志乾;絕對頻率在核小體辨別和預測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2年
8 楊小希;核小體定位的序列特征參數構建及人類基因轉錄起始區(qū)域核小體分布的統(tǒng)計分析[D];內蒙古大學;2014年
9 黃星;核小體定位算法[D];蘇州大學;2013年
10 王成愛;釀酒酵母核小體定位理論模型的體外實驗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高遷移率族核小體結合蛋白家族的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12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401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