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兔腹壁疝模型建立及評價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1-08 16:50
目的:通過動物實驗建立一種更加快速、穩(wěn)定地新型兔腹壁疝模型,并探索其評價標準,同時驗證在該動物模型上進行臨床疝修補術相關術式并拓展的可能性。方法:1.將50只成年雄性家兔完整隨機分為A、B、C、D、E五組,每組10只,A組為空白對照組,另外四組為實驗組。四組實驗組均在腹壁正中切除直徑為3cm圓形全層腹壁組織,但各組切除及建模方式不同,其中C組在術中人為造出疝環(huán),E組在術中人為造出疝囊、疝環(huán)。實驗后觀察家兔28天至腹壁疝成熟,觀察指標包括:腹壁包塊突出時間及大小、體重變化情況、營養(yǎng)情況、切口感染及死亡情況,以及28天后打開各實驗組家兔腹腔,觀察腹腔內粘連情況。2.對比得出最佳建模方式后,對該實驗組進行疝修補術,觀察疝囊、疝環(huán)、組織結構間隙情況。結果:1.各實驗組術后各時點組間體重對比差別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8天內體重變化趨勢相同。2.術后家兔腹部呈現(xiàn)顯著突出包塊時間,D、E組顯著比B、C組早,B、C組間,D、E組間對比差別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D組間,B、E組間,C、D組間,C、E組間對比差別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D組術后并發(fā)癥及死亡率明顯高于...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英漢對照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實驗方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各時間點各組體重變化情況
2.2 實驗組術后腹壁出現(xiàn)包塊情況
2.3 各組動物出現(xiàn)感染及死亡情況
2.4 28天后各實驗組腹腔粘連情況
2.5 建模成功后對腹壁疝修補
3 討論
全文結論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動物模型在疝治療和研究中的應用[J]. 秦昌富,陳杰,申英末.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7(03)
[2]腹壁切口疝大鼠動物模型的建立與評價[J]. 張仕斌,雷鳳琴,楊勝波. 遵義醫(yī)學院學報. 2016(04)
[3]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修補兔腹股溝疝的研究[J]. 楊喜光,陳小勛,向國安,張達,張兆明,陳開運,王漢寧. 華西醫(yī)學. 2016(01)
[4]造口旁疝的預防和外科治療進展[J]. 李基業(yè). 中華消化外科雜志. 2015 (10)
[5]感染型豬腹壁切口疝模型的建立和聚丙烯復合脫細胞基質材料新型補片耐受感染能力的實驗研究[J]. 楊碩,申英末,鐘杏霞,陳杰,王明剛,曹金鑫,陳富強.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4(05)
[6]3D打印顛覆醫(yī)學傳統(tǒng)理念[J]. 邢遠翔. 中國醫(yī)院院長. 2014(19)
[7]我國疾病動物模型的研究現(xiàn)狀和展望[J]. 薛麗香,張鳳珠,孫瑞娟,董爾丹.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4(09)
[8]不同類型疝網片對大鼠睪丸組織及精子質量的影響[J]. 徐浩,陳明,吳麗英,王振龍,宓立強.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4(09)
[9]家兔腹壁疝模型建立及其判定標準的探索研究[J]. 陳思宇,趙渝,蒙喜云,張灝龍.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09)
[10]腹外疝補片材料的研究進展[J]. 黃濤,張志雄,奚廷斐. 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 2014(03)
本文編號:3728843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英漢對照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實驗方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各時間點各組體重變化情況
2.2 實驗組術后腹壁出現(xiàn)包塊情況
2.3 各組動物出現(xiàn)感染及死亡情況
2.4 28天后各實驗組腹腔粘連情況
2.5 建模成功后對腹壁疝修補
3 討論
全文結論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動物模型在疝治療和研究中的應用[J]. 秦昌富,陳杰,申英末.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7(03)
[2]腹壁切口疝大鼠動物模型的建立與評價[J]. 張仕斌,雷鳳琴,楊勝波. 遵義醫(yī)學院學報. 2016(04)
[3]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修補兔腹股溝疝的研究[J]. 楊喜光,陳小勛,向國安,張達,張兆明,陳開運,王漢寧. 華西醫(yī)學. 2016(01)
[4]造口旁疝的預防和外科治療進展[J]. 李基業(yè). 中華消化外科雜志. 2015 (10)
[5]感染型豬腹壁切口疝模型的建立和聚丙烯復合脫細胞基質材料新型補片耐受感染能力的實驗研究[J]. 楊碩,申英末,鐘杏霞,陳杰,王明剛,曹金鑫,陳富強.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4(05)
[6]3D打印顛覆醫(yī)學傳統(tǒng)理念[J]. 邢遠翔. 中國醫(yī)院院長. 2014(19)
[7]我國疾病動物模型的研究現(xiàn)狀和展望[J]. 薛麗香,張鳳珠,孫瑞娟,董爾丹.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4(09)
[8]不同類型疝網片對大鼠睪丸組織及精子質量的影響[J]. 徐浩,陳明,吳麗英,王振龍,宓立強.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4(09)
[9]家兔腹壁疝模型建立及其判定標準的探索研究[J]. 陳思宇,趙渝,蒙喜云,張灝龍.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09)
[10]腹外疝補片材料的研究進展[J]. 黃濤,張志雄,奚廷斐. 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 2014(03)
本文編號:37288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37288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