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結合化學單側迷路切除術建立急性前庭損傷小鼠模型
發(fā)布時間:2021-09-02 05:44
目的探討建立C57BL/6J小鼠急性前庭損傷動物模型的方法及其行為學評估。方法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20~30g)共21只,隨機分成單側迷路切除術組(n=15)及假手術組(n=6)兩組。單側迷路切除術組小鼠,在麻醉后在顯微鏡下進行其左耳的單側迷路切除術(UL),行耳前切口,鈍性分離組織,勾除鼓膜、錘骨、砧骨,電凝鐙骨動脈,勾除鐙骨,打開鐙骨底板,暴露前庭池,用吸引器吸除流出的內(nèi)淋巴液,用精細的勾針分離橢圓囊及球囊,并用勾針破壞該區(qū)域剩余的前庭神經(jīng)上皮細胞及半規(guī)管,最后往前庭內(nèi)塞入含有無水乙醇的明膠海綿,縫合皮膚。而假手術組小鼠,通過耳前切口打開其外耳道,縫合皮膚。對所有術后小鼠進行行為學觀察,并在術后第10天進行爬桿試驗、平衡木試驗的行為學檢測。結果所有單側迷路切除術后小鼠在清醒后均開始出現(xiàn)一種特殊的偏斜姿勢,頭右偏,走路時向右轉圈,身體筒狀翻滾,提尾時出現(xiàn)以身體為軸線的旋轉。以上體征在一周內(nèi)逐漸緩解。術后第10天,手術組跟假手術組相比,爬桿試驗(P=0.000)及平衡術試驗(P=0.002)的結果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1)。結論使用單側迷路切除術(UL)配合...
【文章來源】: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9,17(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單側迷路切除術后的小鼠開始出現(xiàn)提尾后的以身體為軸線的快速旋轉
單側迷路切除術后的小鼠在清醒后均開始出現(xiàn)一種特殊的偏斜姿勢(圖1),頭右偏,行走時向右轉圈,身體呈筒狀翻滾,提尾時出現(xiàn)以身體為軸線的旋轉(圖2)。術后第二天,癥狀基本同前。在術后第三天,行走時向右轉圈,身體筒狀翻滾的體征出現(xiàn)明顯的改善。并隨著時間推移,以上體征逐漸緩解。在一周后,可觀察到小鼠的前庭癥狀完成初步代償。但提尾時以身體為軸線的旋轉在術后2個月時依然存在。而假手術組小鼠在清醒后并無前庭損傷的癥狀出現(xiàn)。圖2 單側迷路切除術后的小鼠開始出現(xiàn)提尾后的以身體為軸線的快速旋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反復發(fā)作性眩暈豚鼠前庭內(nèi)側核毒蕈堿受體M2、M3表達的研究[J]. 饒秀麗,尹時華,侯濤,朱子昂,龍吉.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6(05)
[2]前庭代償機制研究新進展及其臨床意義[J]. 時海波.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09)
[3]迷路瘺管反復發(fā)作性眩暈動物模型的建立[J]. 饒秀麗,尹時華,侯濤,朱子昂,龍吉.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6(01)
[4]前庭癥狀國際分類與解析[J]. 吳子明,張素珍.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5(01)
[5]前庭神經(jīng)切斷術后的前庭代償觀察[J]. 王錫溫,張慶泉,趙利敏,張?zhí)煺?王強.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06(04)
[6]谷氨酸及其受體與前庭代償[J]. 陳鋼,殷善開. 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06(03)
本文編號:3378429
【文章來源】: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9,17(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單側迷路切除術后的小鼠開始出現(xiàn)提尾后的以身體為軸線的快速旋轉
單側迷路切除術后的小鼠在清醒后均開始出現(xiàn)一種特殊的偏斜姿勢(圖1),頭右偏,行走時向右轉圈,身體呈筒狀翻滾,提尾時出現(xiàn)以身體為軸線的旋轉(圖2)。術后第二天,癥狀基本同前。在術后第三天,行走時向右轉圈,身體筒狀翻滾的體征出現(xiàn)明顯的改善。并隨著時間推移,以上體征逐漸緩解。在一周后,可觀察到小鼠的前庭癥狀完成初步代償。但提尾時以身體為軸線的旋轉在術后2個月時依然存在。而假手術組小鼠在清醒后并無前庭損傷的癥狀出現(xiàn)。圖2 單側迷路切除術后的小鼠開始出現(xiàn)提尾后的以身體為軸線的快速旋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反復發(fā)作性眩暈豚鼠前庭內(nèi)側核毒蕈堿受體M2、M3表達的研究[J]. 饒秀麗,尹時華,侯濤,朱子昂,龍吉.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6(05)
[2]前庭代償機制研究新進展及其臨床意義[J]. 時海波.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09)
[3]迷路瘺管反復發(fā)作性眩暈動物模型的建立[J]. 饒秀麗,尹時華,侯濤,朱子昂,龍吉.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6(01)
[4]前庭癥狀國際分類與解析[J]. 吳子明,張素珍.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5(01)
[5]前庭神經(jīng)切斷術后的前庭代償觀察[J]. 王錫溫,張慶泉,趙利敏,張?zhí)煺?王強.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06(04)
[6]谷氨酸及其受體與前庭代償[J]. 陳鋼,殷善開. 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06(03)
本文編號:33784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33784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