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性口炎病毒核衣殼蛋白和磷酸蛋白上關鍵氨基酸的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3 15:49
許多能導致人類傳染病的病毒(如麻疹病毒、狂犬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副流感病毒等)都屬于不分節(jié)負鏈RNA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VSV)是研究不分節(jié)負鏈RNA病毒的的模式病毒,該類病毒在細胞質內的復制與轉錄是依賴于自身所攜帶的聚合酶來完成的。構成VSV的聚合酶的蛋白包括核衣殼蛋白(Nucleoprotein,N)、磷酸蛋白(Phosphoprotein,P)和大聚合酶蛋白(Large protein,L),其中核衣殼蛋白在病毒復制轉錄過程中起著形成復制轉錄模板,保護病毒基因組不被核酶降解的作用,而磷酸蛋白作為聚合酶輔助因子是一個高度磷酸化的蛋白,在病毒生活史中參與了幫助核衣殼蛋白對病毒基因組的特異性識別以及調節(jié)病毒復制轉錄的過程。本論文通過對核衣殼蛋白與磷酸蛋白上氨基端的氨基酸進行點突變,以找出對其功能發(fā)揮起重要作用的氨基酸位點,并且進一步揭示這些氨基酸在病毒復制轉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在VSV的N-RNA復合體中,一個單體的N蛋白分子通過氨基端的臂(N-terminal arm)與相鄰的N蛋白相互作用包裹基因組RNA,形成功能性的N-RNA模板。當病毒自身的聚合酶在模...
【文章來源】:武漢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8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電鏡下VSV病毒粒子形態(tài)(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于VSV而設計的治療載體方面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基質蛋白會通過身的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來調控其基因的轉錄。這個現象病毒感染的后期,基質蛋白的積累會促進無活性的RNP核心的產生,為包毒顆粒做準備。基質蛋白含有所謂的“后期功能域”(late domain)在VSV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這個結構域中包含一個重要的PPPY基元,它調節(jié)白與細胞中的一個在其他包膜病毒出芽中起泛素連接酶作用的NEDD4的用(Harty, 2001; Jayakar, 2000)。基質蛋白質還包含一個PSAP基元,該基元病毒(艾滋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出芽過程中與細胞蛋白TSG101結合,幫出芽。但在VSV的出芽中的功能尚不明r(Martin-Serrano, 2001)。
Conzelmann和同事包裝出了重組的狂犬病毒,這也是第一次完全從cDNA獲得的負鏈RNA病毒(圖1-10)。在實驗室中,編碼狂犬病毒N,P,L蛋白以及病毒的anti基因組RNA的質粒被共同轉染進入細胞,并且都通過T7 RNA聚合酶來進行轉錄。由于真核細胞中沒有T7RNA聚合酶,所以上述細胞還需要用攜帶T7 RNA聚合酶的重組的痘病毒進行感染。這一試驗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于從cDNA上被T7 RNA聚合酶合成出來的是正義的anti基因組RNA。因為如果從cDNA上被T7 RNA聚合酶首先合成出來的負義的基因組RNA,那么這一RNA就會與從編碼N,P,L質粒上轉錄出來的正義的mRNA雜交形成雙鏈結構,這樣就會干擾重組病毒的形成。此外,由于一些負鏈RNA病毒的基因組RNA上包含連續(xù)的尿瞭唆并且后面跟著發(fā)卡結構,這一結構與T7 RNA聚合酶是別的轉錄終止序列類似
【參考文獻】:
博士論文
[1]SsNSRV-1基因功能及其與核盤菌互作機制研究[D]. 高知梟.華中農業(yè)大學 2020
碩士論文
[1]19種化合物抗大口黑鱸彈狀病毒活性篩選[D]. 張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282351
【文章來源】:武漢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8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電鏡下VSV病毒粒子形態(tài)(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于VSV而設計的治療載體方面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基質蛋白會通過身的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來調控其基因的轉錄。這個現象病毒感染的后期,基質蛋白的積累會促進無活性的RNP核心的產生,為包毒顆粒做準備。基質蛋白含有所謂的“后期功能域”(late domain)在VSV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這個結構域中包含一個重要的PPPY基元,它調節(jié)白與細胞中的一個在其他包膜病毒出芽中起泛素連接酶作用的NEDD4的用(Harty, 2001; Jayakar, 2000)。基質蛋白質還包含一個PSAP基元,該基元病毒(艾滋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出芽過程中與細胞蛋白TSG101結合,幫出芽。但在VSV的出芽中的功能尚不明r(Martin-Serrano, 2001)。
Conzelmann和同事包裝出了重組的狂犬病毒,這也是第一次完全從cDNA獲得的負鏈RNA病毒(圖1-10)。在實驗室中,編碼狂犬病毒N,P,L蛋白以及病毒的anti基因組RNA的質粒被共同轉染進入細胞,并且都通過T7 RNA聚合酶來進行轉錄。由于真核細胞中沒有T7RNA聚合酶,所以上述細胞還需要用攜帶T7 RNA聚合酶的重組的痘病毒進行感染。這一試驗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于從cDNA上被T7 RNA聚合酶合成出來的是正義的anti基因組RNA。因為如果從cDNA上被T7 RNA聚合酶首先合成出來的負義的基因組RNA,那么這一RNA就會與從編碼N,P,L質粒上轉錄出來的正義的mRNA雜交形成雙鏈結構,這樣就會干擾重組病毒的形成。此外,由于一些負鏈RNA病毒的基因組RNA上包含連續(xù)的尿瞭唆并且后面跟著發(fā)卡結構,這一結構與T7 RNA聚合酶是別的轉錄終止序列類似
【參考文獻】:
博士論文
[1]SsNSRV-1基因功能及其與核盤菌互作機制研究[D]. 高知梟.華中農業(yè)大學 2020
碩士論文
[1]19種化合物抗大口黑鱸彈狀病毒活性篩選[D]. 張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2823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32823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