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γ敲除對細胞浸潤的抑制作用
【圖文】:
第2期孫錦霞,等:REGγ敲除對細胞浸潤的抑制作用115圖5李斯特菌感染和LPS注射后,野生型和REGγ敲除小鼠中免疫細胞向肝臟和肺組織的浸潤Fig.5(Coloronline)Immunecellsinfiltrationtoliverandlungofwild-typeandREGγ-knockoutmiceafterListeriamonocytogenesinfectionandLPSinjection3討論造血系統(tǒng)在感染早期發(fā)揮重要的防御作用,以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為主的固有免疫細胞充當早期抵御感染的主力軍.免疫系統(tǒng)感應到感染的危險信號時,中性粒細胞迅速活化最早趨化至感染部位,吞噬殺傷以清除病原菌[10-12].通過釋放細胞因子、趨化因子、抗菌肽、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和活性(nitricoxide,NO)等炎性介質,一方面發(fā)揮吞噬殺傷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趨化更多的免疫細胞浸潤至此,以放大免疫應答反應,協(xié)同清除感染的病原菌,大多數(shù)的感染可止步于此.炎癥細胞浸潤在機體抵御病原菌感染過程中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大量炎癥細胞的浸潤也是適可而止的,如果炎癥反應過度,則周圍正常組織也會成為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靶點,造成機體不必要的損傷[13].REG家族包括REGα、REGβ和REGγ,其中,REGα和REGβ高表達于免疫細胞的細胞質和細胞核中,參與MHC-Ⅰ-抗原肽復合物的形成[14].REGγ僅分布在細胞核內,通過降解P53[8]、SirT1[15]、SirT7[16]、c-Myc[17]、KLF2[9]和IBε[18]等,參與調節(jié)衰老、脂肪代謝、細胞增殖、宿主防御、腸炎和能量平衡等生理、病理進程.本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REGγ敲除抑制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浸潤至感染部位.因此,REGγ缺失不僅可以直接調控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對病原菌的殺傷活性,而且抑制了其向感染部位的浸
第2期孫錦霞,等:REGγ敲除對細胞浸潤的抑制作用115圖5李斯特菌感染和LPS注射后,野生型和REGγ敲除小鼠中免疫細胞向肝臟和肺組織的浸潤Fig.5(Coloronline)Immunecellsinfiltrationtoliverandlungofwild-typeandREGγ-knockoutmiceafterListeriamonocytogenesinfectionandLPSinjection3討論造血系統(tǒng)在感染早期發(fā)揮重要的防御作用,以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為主的固有免疫細胞充當早期抵御感染的主力軍.免疫系統(tǒng)感應到感染的危險信號時,中性粒細胞迅速活化最早趨化至感染部位,吞噬殺傷以清除病原菌[10-12].通過釋放細胞因子、趨化因子、抗菌肽、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和活性(nitricoxide,NO)等炎性介質,一方面發(fā)揮吞噬殺傷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趨化更多的免疫細胞浸潤至此,以放大免疫應答反應,協(xié)同清除感染的病原菌,大多數(shù)的感染可止步于此.炎癥細胞浸潤在機體抵御病原菌感染過程中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大量炎癥細胞的浸潤也是適可而止的,如果炎癥反應過度,則周圍正常組織也會成為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靶點,造成機體不必要的損傷[13].REG家族包括REGα、REGβ和REGγ,其中,REGα和REGβ高表達于免疫細胞的細胞質和細胞核中,參與MHC-Ⅰ-抗原肽復合物的形成[14].REGγ僅分布在細胞核內,通過降解P53[8]、SirT1[15]、SirT7[16]、c-Myc[17]、KLF2[9]和IBε[18]等,參與調節(jié)衰老、脂肪代謝、細胞增殖、宿主防御、腸炎和能量平衡等生理、病理進程.本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REGγ敲除抑制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浸潤至感染部位.因此,REGγ缺失不僅可以直接調控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對病原菌的殺傷活性,而且抑制了其向感染部位的浸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燕;冷凍品須防李斯特菌[J];中國檢驗檢疫;2003年08期
2 胡桂華,安靜,欒穎,宋春利,李艷艷;沈陽地區(qū)食源性李斯特菌帶染研究[J];職業(yè)與健康;2003年02期
3 田霞,李遠釗,張培正;李斯特菌的污染現(xiàn)狀及控制措施[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05年01期
4 朱龍有;李卓;安東;;李斯特菌肺炎1例報告[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年26期
5 陳健舜;朱凝瑜;孔蕾;何中央;方維煥;;李斯特菌多重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漁業(yè)質量與標準;2013年01期
6 陳寧慶;李斯特菌是怎么回事[J];家庭醫(yī)學;2000年06期
7 陳太基,封幼玲,戴建華,陳華;167種食品中的李斯特菌檢驗[J];衛(wèi)生研究;2000年04期
8 陳敏,王穎,顧其芳,李潔;食品中李斯特菌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與研究[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1年03期
9 李干紅,丁曉雯;李斯特菌及其快速檢測[J];廣州食品工業(yè)科技;2002年03期
10 李小春,陳慧燕,李毅,金茜,章樂怡;速凍食品中李斯特菌檢測方法探討與結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馬保華;張輝華;呂平;曹永長;畢英佐;;李斯特菌套式PCR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及初步應用[A];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李郁;魏建忠;王桂軍;;李斯特菌與食品安全[A];食品安全的理論與實踐——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劉晶;;10例孕產婦感染李斯特菌的特點及藥敏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4 王芳;于力;;李斯特菌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第十二次人獸共患病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第十四次教學專業(yè)委員會論文集[C];2012年
5 楊世萍;李靜;;1例產婦感染李斯特菌報道[A];全國婦產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6 王紅;陳燕梅;張正東;;2005-2007年自貢市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狀況的調查[A];“環(huán)境與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怡凈;;李斯特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其防治[A];四川省營養(yǎng)學會2002年學術會議專題報告及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8 朱敏麗;林振浪;;新生兒李斯特菌敗血癥2例[A];2009年浙江省圍產醫(yī)學學術年會暨“圍產醫(yī)學熱點問題”專題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9 吳旭琴;;G12-type對M3乙酰膽堿受體介導的PLD調控研究[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衛(wèi)東;加推動李斯特菌基因組序列研究[N];科技日報;2013年
2 林曉麗;廣州鱸魚檢測項目尚不包含李斯特菌[N];廣州日報;2007年
3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 葉長蕓;冰箱殺手李斯特菌[N];北京日報;2009年
4 葉圣琳;李斯特菌來勢猛,英國老年人“中招”多[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5 杜鵑;美國:香瓜染李斯特菌,死十余人[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6 本報記者 聶國春;專家:警惕冰箱里的殺手[N];中國消費者報;2011年
7 陳繼培;慎防“李斯特病”[N];廣東科技報;2000年
8 陳倩;食品真空包裝并非萬無一失[N];健康報;2007年
9 顧皓行;澳研究使用噬菌體降低李斯特菌污染風險[N];中國食品報;2011年
10 本版編輯 趙志剛 楊帆 陳誠;多國水產品遭遇病菌侵襲[N];中國漁業(yè)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健舜;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分子進化與酸應激功能基因組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王玉;吞噬細胞限制李斯特菌增殖的新型防御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毅;建立鑒定李斯特菌種及亞型的多重PCR方法及用于李斯特菌核酸檢測的新型恒溫擴增技術[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5年
2 武曉林;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溶血素LLO的功能關鍵位點鑒定及表面展示系統(tǒng)的構建[D];浙江農林大學;2015年
3 周敏;新生兒李斯特菌敗血癥22例臨床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李帥;李斯特菌侵染宿主細胞胞內磷脂酶D活性變化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9年
5 張晨菊;三株致病性李斯特菌的蛋白質組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6 張曉峰;李斯特菌分子鑒定與分型及其在安全牛奶生產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02年
7 駱笑凱;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檢測試劑盒優(yōu)化及其表面蛋白的免疫反應性分析[D];浙江大學;2009年
8 田國明;食源性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肽核酸原位熒光檢測與LMO1847蛋白免疫原性分析[D];浙江大學;2007年
9 黃麗;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o0964蛋白功能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4年
10 趙智慧;新生兒李斯特菌敗血癥20例臨床特征分析[D];瀘州醫(yī)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25703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257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