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卵母細胞卵齡對孤雌激活質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9-11-03 02:11
【摘要】:目的探討小鼠卵母細胞孤雌激活較為合適的卵齡,為小鼠孤雌激活的研究和發(fā)展、胚胎克隆及核移植重構胚激活提供比較規(guī)范的實驗方法與數(shù)據(jù)。 方法采用7%的乙醇與終濃度為5μg/ml細胞松弛素B聯(lián)合激活的實驗方法對CD-1?小鼠卵齡分別為14h、16h、18h、20h、22h的卵母細胞進行孤雌激活的研究;并對所形成的胚胎進一步的培養(yǎng)、形態(tài)學觀察和分析。 結果卵齡為18h組的卵裂率(95.42%)、囊胚形成率(48.43%)及囊胚孵出率(7.30%)分別高于卵齡為16h、20h組的卵裂率(86.40%、91.58%)及囊胚形成率(10.74%、13.13%);卵齡為16h、20h組的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分別高于卵齡為14h、22h組的卵裂率(83.37%、88.91%)及囊胚形成率(7.12%、9.60%);卵齡為16h與卵齡為20h組的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無顯著差異,卵齡為14h與卵齡為22h組的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無顯著差異。五組間比較,18h組較其他四組的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囊胚孵出率方面均有顯著差異(P0.05)。 結論在上述幾組卵齡的卵母細胞激活中:乙醇與細胞松弛素B聯(lián)合對18h卵齡的小鼠卵母細胞進行孤雌激活5min,其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囊胚孵出率等方面,與卵齡為14h、16h、20h、22h的小鼠卵母細胞的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囊胚孵出率均有明顯優(yōu)勢;(2)從一般形態(tài)觀察,提示激活胚胎形態(tài)和發(fā)育均較正常,卵齡為18h激活的胚胎可能更具有后續(xù)發(fā)育潛能,這是激活目的重要所在;(3)此外,促排卵藥物劑量、激活方式、培養(yǎng)體系、人員操作熟練程度等均是孤雌激活及后續(xù)發(fā)育影響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聯(lián)合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321
本文編號:2554829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聯(lián)合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3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景和,周琪,楊嬋云,孫興參,賀桂馨,初振輝,秦鵬春;卵齡和脈沖持續(xù)時間對小鼠卵母細胞電活化效果的影響[J];動物學報;1995年03期
2 王寧;金帆;黃荷鳳;;孤雌生殖技術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分冊);2006年05期
3 文端成,戴麗軍,黃莉,韋永芳,陳大元;不同活化方法對小鼠孤雌發(fā)育的影響[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4 鄧守龍;王安江;;哺乳動物卵母細胞孤雌激活的研究進展[J];黑龍江動物繁殖;2008年03期
5 鄂玲玲;劉洪臣;王東勝;;不同激活方法對小鼠卵母細胞孤雌激活胚胎發(fā)育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7年01期
6 鹿群,馬金龍,高選,趙躍然,陳子江;鈣離子載體A23187聯(lián)合嘌呤霉素對人體外成熟卵母細胞孤雌激活作用的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年08期
7 馮云,孫貽娟,金穎,孫博文;人卵母細胞孤雌激活獲得囊胚國內首報[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年10期
8 范必勤,鄧滿齊;哺乳動物卵的激活與孤雌發(fā)育[J];生物工程進展;1994年03期
9 李光鵬,魏鵬,孟慶剛,孫興參,譚景和;應用氯化鍶和放線菌酮對小鼠卵母細胞進行孤雌活化的研究[J];細胞生物學雜志;1998年02期
10 韓寶生;高俊玲;;小鼠卵母細胞孤雌激活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9年03期
,本文編號:25548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25548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