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芬單克隆抗體的制備
【圖文】:
標準品,然后加入4g無水硫酸鈉,用玻璃棒攪勻加入15ml乙腈,于漩渦混合器上渦旋1min,4000r/min離心5min,取上清于蒸發(fā)瓶中,殘渣用15ml乙腈重復提取一次,渦旋1min,4000r/min離心5min,合并兩次上清液,加5ml異丙醇,在45℃條件下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蒸干,殘渣先加1ml乙腈,超聲溶解,然后加3ml乙腈飽和的正己烷,渦旋30s,轉(zhuǎn)移至10ml離心管中,4000r/min離心5min,取上清通過間接競爭ELISA測出OD值,計算抑制率,代入標準曲線回歸方程并根據(jù)以下公式計算添加回收率:添加回收率(%)=添加值(ng/g)/測定值(ng/g)×100%。圖1卡洛芬完全抗原紫外掃描圖譜Fig.1UltravioletspectrumofCarprofencompleteanti-gen熊艷華等卡洛芬單克隆抗體的制備第11期·1675·
fen,BSA和偶聯(lián)物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在200nm~450nm之間掃描,結(jié)果見圖1。BSA在280nm處有一特征吸收峰,Carprofen在200nm、240nm和320nm左右有3個吸收峰,其中320nm處的吸收峰可以作為判定的特征吸收峰,從圖1A可以看出,Carprofen-BSA的圖譜在280nm,320nm處各有一吸收峰,表明Carprofen已經(jīng)偶聯(lián)在BSA上了。同理分析Carprofen-OVA的偶聯(lián)也是成功的(圖1B)。2.2免疫過程抗血清效價的監(jiān)控采用間接ELISA方法,,第1次免疫后,抗體的效價慢慢上升,約30d后抗體的效價維持不變,第2次免疫后,抗體的效價快速升高,結(jié)果見圖2。2.3抗體的效價根據(jù)1.2.7的方法可知卡洛芬-OVA的最適包被濃度為0.2mg/L,用該濃度的抗原包被檢測,純化后的單抗效價為1∶3.2×105結(jié)果見表1。按亞類鑒定試劑盒說明書中抗原介導的ELISA法進行鑒定測得卡洛芬51C3細胞分泌的單抗亞類為IgG1型。圖2免疫過程中抗體效價監(jiān)測圖Fig.2Antibodytitermonitoringchartinimmuneprocess2.4單抗的靈敏度及標準曲線用PBS將卡洛芬標準品按梯度稀釋成0、0.1、0.3、0.9、2.7、8.1ng/ml5個濃度,采用間接競爭ELISA的方法。以卡洛芬的濃度對數(shù)為X軸,以B/B0為Y軸擬合標準曲線,結(jié)果見圖3。線性回歸方程為y=-0.4569x+0.4751(R2=0.9902)。根據(jù)1.2.7中的方法,可以計算出卡洛芬單抗的靈敏度為0.32ng/ml,根據(jù)線性回歸方程計算得出單抗的IC50為0.882ng/ml。2.5交叉反應用卡洛芬的IC50除以其他非甾體類藥物的IC50得到交叉反應率,結(jié)果見表2。根據(jù)結(jié)果表明該卡洛芬單抗對表中其他非甾體類的交叉反圖3卡洛芬間接競爭ELISA的標準曲線Fig.3CarprofenindirectcompetitiveELISAcurve表251C3單抗與其他非甾體類藥物的交叉反應率Tab.2Cross-reactivityofmonocl
【作者單位】: 湖北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
【分類號】:R392-3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保安,汪寅章,夏風城,陸思珍,黃兆堅,郭愛巖,馬芳玲,張育青;ACTH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和鑒定[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1年02期
2 段薇,張健,鄭劍玲,蘇丹,王美慧;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單克隆抗體的研制[J];微生物學雜志;2004年05期
3 張唯敏;;新單克隆抗體已應用于臨床[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1986年04期
4 孫國鳳;;單克隆抗體藥品在日本通過調(diào)查會[J];生物技術(shù)通報;1991年09期
5 ;一種制備單克隆抗體的更有效而經(jīng)濟的方法[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1998年05期
6 章波,陳惠鵬,范國才,陳吉中,王清明;抗人肝再生增強因子單克隆抗體的研制[J];免疫學雜志;2000年06期
7 李鳳英,陳名道,顧衛(wèi)瓊,陳春榮,唐金鳳;人瘦素單克隆抗體的鑒定[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0年02期
8 陳志南,蔣建利;單克隆抗體——從鼠到人[J];國外醫(yī)學(免疫學分冊);2000年03期
9 田克恭;單克隆抗體在病毒性疾病治療中的應用現(xiàn)狀[J];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2000年01期
10 孫大軍,楊淑華,李亞萍,杜建時,祁功才;利用重組人VEGF165制備單克隆抗體的研究[J];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爽;安萬新;胡榮花;葉萍;孟祥昱;;不同方法收集單克隆抗體濃縮后的比較[A];中國輸血1999年年會暨紀念ABO血型發(fā)現(xiàn)100周年學術(shù)交流論文專輯[C];1999年
2 劉大維;高斌;;狂犬病毒單克隆抗體的研制[A];2010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學術(shù)年會暨第二屆博誼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彭虹;舒翠麗;劉永全;王華;高杰英;;抗人α4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和鑒定[A];中國免疫學會第四屆學術(shù)大會會議議程及論文摘要集[C];2002年
4 張光波;董秋明;於葛華;李文香;張學光;;一株鼠抗人4-1BB單克隆抗體的研制及其生物學功能的鑒定[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8年
5 張錦超;楊金菊;吳瓊;李戩;陳勇;李輝;宋穎博;羅曉彤;任飛;高媛;杜雪梅;鞠艷芳;王兆卿;王京蘭;徐菡;柳曉蘭;崔玉芳;錢小紅;賀福初;高建恩;孫啟鴻;;高效鑒定單克隆抗體所識別未知抗原技術(shù)平臺的建立及應用[A];中國蛋白質(zhì)組學第二屆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論文集[C];2004年
6 楊永昌;王北寧;賴春寧;黎燕;;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重組質(zhì)粒的構(gòu)建及其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孫效;高新;尚明美;宋海峰;湯仲明;;抗胰高血糖素樣肽單克隆抗體的制備[A];第八次全國藥物與化學異物代謝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8 楊智紅;熊承良;;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因子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鑒定[A];湘鄂贛首屆性與生殖健康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李偉;林志;齊衛(wèi)紅;梁春男;楊艷偉;汪巨峰;李波;;抗VEGF單克隆抗體的臨床前安全性評價[A];2013年(第三屆)中國藥物毒理學年會暨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研究論壇論文摘要[C];2013年
10 李偉;林志;齊衛(wèi)紅;梁春男;楊艷偉;汪巨峰;李波;;抗VEGF單克隆抗體的臨床前安全性評價[A];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記者 尹暉;單克隆抗體研發(fā)進入新階段[N];無錫日報;2010年
2 編譯 李勇;單克隆抗體:生物類似藥開發(fā)的秘鑰[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4年
3 廣凱;單克隆抗體藥物將有大發(fā)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4 ;單克隆抗體應用前景看好[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5 毛文波;單克隆抗體:征服癌癥的新方法[N];科技日報;2004年
6 鄒平;單克隆抗體研究取得突破[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1年
7 記者 張孟軍;美成功用雞生產(chǎn)全功能人單克隆抗體[N];科技日報;2005年
8 編譯 李勇;單克隆抗體:開發(fā)生物類似物的秘鑰[N];中國醫(yī)藥報;2014年
9 唐之康;單克隆抗體用于治療MS[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林;人△42PD1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其免疫功能的初步探討[D];南京大學;2014年
2 張春華;DNA免疫研制艱難梭菌外毒素A和B單克隆抗體及抗體基因序列分析[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單廷;人源化CD52單克隆抗體對食蟹猴淋巴細胞作用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白宇;馬γ-干擾素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細胞免疫評價方法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8年
5 余自強;抗血小板膠原受體糖蛋白VI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和功能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6 秦克鋒;單純皰疹病毒糖蛋白的特性研究及其單克隆抗體的臨床應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1989年
7 游曉華;腦鈉肽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初步臨床應用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8 胡敏;載脂蛋白M重組蛋白和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其初步臨床應用[D];中南大學;2008年
9 溫新宇;人CD38分子的克隆表達、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10 秦迎松;人促血液血管細胞生成素(Haemangiopoietin, HAPO)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鑒定及應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標;鼠抗人B7-H4受體單克隆抗體的研制及其生物學功能的初步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2 安蓮;B型流感嗜血桿菌寡糖綴合物疫苗的免疫活性研究相關(guān)單克隆抗體的制備[D];山東大學;2015年
3 歐小蕾;膝溝藻毒素GTX2,3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酶聯(lián)免疫快速檢測法的建立[D];廣東海洋大學;2015年
4 胡俊峰;PCT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其ELISA檢測方法的初步建立[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彭言峰;牛血紅蛋白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其檢測試劑盒研制[D];吉林大學;2016年
6 張燕飛;抗FAT-1蛋白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和鑒定[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鄒琴;抗TRPC3多肽單克隆抗體制備及其初步應用[D];廣東藥科大學;2016年
8 丁潔;人血管內(nèi)皮鈣粘蛋白CDH5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其功能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9 孟祥;鼠抗人B7-H4單克隆抗體功能研究及鼠抗人B7-H4受體單克隆抗體的制備[D];蘇州大學;2016年
10 李原;抗人胱抑素C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初步鑒定[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5262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2526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