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鏈球菌ZmpB蛋白疫苗的實驗研究
本文選題:肺炎鏈球菌 + ZmpB ; 參考:《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摘要】:目的 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n)作為最重要的人類病原菌之一能夠引起危及生命的侵襲性疾病,尤其是在老人和小孩中。其造成的死亡在美國及歐洲是所有能夠用疫苗預防疾病中最高的,而在世界范圍內(nèi)絕大多數(shù)的死亡是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由于耐藥問題的愈發(fā)嚴重,疫苗已經(jīng)成為防治S.pn的重點。 鋅金屬蛋白酶(Zinc metalloprotease B, ZmpB)存在于所有分離出的肺炎鏈球菌中[15],其作為一個毒力因子能夠誘導下呼吸道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產(chǎn)生。用基因展示技術(shù)發(fā)現(xiàn)ZmpB的抗原位點能夠與77%的成人血清反應,高于PspA的60%。這些結(jié)果提示ZmpB可能是肺炎鏈球菌一個良好的新疫苗靶點。肺炎鏈球菌DnaJ(HSP40)作為熱休克蛋白之一,具有高度的保守性,用粘膜以及腹腔免疫后均能夠抵御多種肺炎鏈球菌的攻擊。肺炎鏈球菌溶血素(Ply)是近年來廣泛研究的候選疫苗蛋白,其無溶血活性突變體ΔA146 Ply能針對肺炎鏈球菌感染產(chǎn)生良好的保護作用。 本文擬在評價ZmpB作為疫苗候選蛋白的潛力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研究其與DnaJ、Ply聯(lián)合后的保護效果。 方法 在大腸桿菌中進行克隆和表達ZmpB重組蛋白(保守區(qū)段),免疫BALB/C小鼠得到抗ZmpB的多克隆抗體。通過Western blot鑒定ZmpB在不同肺炎鏈球菌菌株中的表達情況;評價ZmpB蛋白以及抗ZmpB多抗對于S.pn介導的A549細胞粘附的影響;ELISA方法檢測免疫后血清中的抗體亞型以及脾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細胞因子分泌情況。對ZmpB、DnaJ、ΔA146 Ply單個蛋白粘膜免疫后小鼠用不同菌株進行定植實驗以及生存率的評價。并對ZmpB、DnaJ、ΔA146 Ply單一或聯(lián)合通過腹腔途徑免疫小鼠,通過鼻腔和腹腔兩種攻毒方式分別評價其抵擋S.pn定植和抵抗S.pn引起敗血癥感染的能力,并利用各組特異性的抗血清進行被動免疫保護實驗的評價。 結(jié)果 本研究成功表達了包含成熟ZmpB蛋白15到590氨基酸的多肽,其純度90%。Western Blot鑒定發(fā)現(xiàn)抗ZmpB多克隆抗體能夠與2型,3型,6B,14以及19F型的肺炎鏈球菌裂解物反應,其反應區(qū)帶大約在210Kda(ZmpB全長蛋白分子量)處。無論是ZmpB的重組蛋白還是抗ZmpB的多抗都能夠有效抑制肺炎鏈球菌與A549細胞的粘附作用。粘膜免疫ZmpB后能夠刺激小鼠脾細胞產(chǎn)生高水平的IL-10、IFN-γ和IL-17A,并刺激小鼠產(chǎn)生以IgG1為主抗體亞型;并能夠顯著降低19F以及14型肺炎鏈球菌在肺部的定植,提高2型,3型,6B以及14型菌攻毒后小鼠的生存時間。用重組ZmpB與DnaJ和ΔA146 Ply進行聯(lián)合的腹腔免疫,與單個蛋白免疫相比能夠顯著提高對肺炎鏈球菌感染的保護力(p0.05);被動免疫實驗同樣證明了用這三種蛋白聯(lián)合免疫后得到的高免疫狀態(tài)的抗血清得到的保護效果好于單個抗血清(p0.05)。 結(jié)論 ZmpB在5種血清型肺炎鏈球菌株中均有表達,腹腔和粘膜免疫重組ZmpB均能夠抵抗多種肺炎鏈球菌的感染。因此, ZmpB是一個肺炎鏈球菌蛋白疫苗的良好候選抗原。ZmpB與DnaJ、Ply聯(lián)合使用后能夠產(chǎn)生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使保護效果顯著提高。
[Abstract]:Purpos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S . pn ) ,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pathogens , can cause life - threatening attacks , especially in the elderly and children . The deaths caused by the disease are the highest among all vaccine - preventable disea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deaths in the world are occurr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The vaccin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ontrol of S.pn because of the growing number of drug - resistant problems .
Zinc metalloproteases ( ZmpB ) are present in all isolated strain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which act as a virulence factor to induce the production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 TNF - 偽 ) .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ZmpB can be a good new vaccine target for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ZmpB may be a good new vaccine target for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ZmpB as vaccine candidate protein , this paper further studie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ZmpB combined with DnaJ and Ply .
method
ZmpB , DnaJ and 螖A146 Pl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ZmpB , DnaJ and 螖A146 Ply on the adhesion of S . pn - mediated A549 cells .
Results
Western Blot identification showed that anti - ZmpB polyclonal antibody was able to react with 2 - , 3 - , 6B - , 14 - and F - typ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lysate .
Conclusion
ZmpB is a good candidate for S . pneumoniae protein vaccine . ZmpB is a good candidate for S . pneumoniae protein vaccine . ZmpB is a good candidate for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rotein vaccine .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德源;;肺炎鏈球菌表面蛋白A是肺炎鏈球菌的一種乳鐵蛋白結(jié)合蛋白[J];國外醫(yī)學(微生物學分冊);2000年02期
2 CQS;美國耐多藥肺炎鏈球菌的發(fā)生率提高[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01年06期
3 鄔碩平,楊美云,蔣泓宇;警惕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老年腦膜炎[J];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2002年03期
4 張雪梅;肺炎鏈球菌自然轉(zhuǎn)化機制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2年06期
5 宋琳,瞿介明;肺炎鏈球菌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耐藥的研究進展[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03年05期
6 彭燕,徐永濤;菌落形態(tài)發(fā)生變異的肺炎鏈球菌的鑒定[J];臨床檢驗雜志;2004年02期
7 周忠華,劉華,喻華;69株肺炎鏈球菌的體外抗菌藥物活性研究[J];江西醫(yī)學檢驗;2004年03期
8 徐禮鋒;鄭雪輝;祝進;陳芳建;陸軍;;52株肺炎鏈球菌耐藥性分析[J];江西醫(yī)學檢驗;2006年01期
9 孫端陽;施金玲;蔡璇;;126株肺炎鏈球菌臨床菌株的耐藥率分析[J];檢驗醫(yī)學;2006年02期
10 黃曉群;龐棟;;肺炎鏈球菌的檢驗技術(shù)及其進展[J];醫(yī)學文選;2006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忠華;劉華;喻華;;69株肺炎鏈球菌的體外抗菌藥物活性研究[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2 唐恒;陳勃江;李為民;;219株呼吸道肺炎鏈球菌的分離及耐藥性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12次全國內(nèi)科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張媛媛;王一雯;孫勝利;賀建平;;耐青霉素性肺炎鏈球菌致急性化膿性腦膜炎1例[A];第九屆西北五省(區(qū))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4 吳佳學;季海生;朱德全;;兒科痰培養(yǎng)肺炎鏈球菌耐藥分析對臨床的指導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5 黃小翠;崔亞利;;兒童使用的肺炎鏈球菌疫苗研究進展[A];第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暨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檢驗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匯編[C];2014年
6 胡惠麗;胡翼云;何樂健;沈敘莊;高薇;楊永弘;;肺炎鏈球菌在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死亡病例中致病地位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胡慶豐;呂火祥;沃銘毅;;53例呼吸道分離的肺炎鏈球菌耐藥性分析[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檢驗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高薇;姚開虎;俞桑潔;楊永弘;;2000~2005年分離自北京兒童鼻咽部的19群肺炎鏈球菌的耐藥性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兒科中青年學術(shù)交流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8年
9 余素飛;厲世笑;傅鷹;陳慧紅;朱海燕;陳文嫻;張慧娜;;肺炎鏈球菌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的耐藥機制研究[A];2011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10 黃勇;萬根平;顧曉瓊;鄧秋連;梁柳;鐘華敏;;廣州地區(qū)兒童感染肺炎鏈球菌耐藥相關(guān)基因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兒童醫(yī)院微生物免疫室 姚開虎;接種哪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好[N];健康報;2007年
2 鄧力;肺炎鏈球菌易攻擊小孩和老人[N];健康報;2007年
3 記者 王丹;兒童肺炎鏈球菌性疾病防治指南發(fā)布[N];健康報;2010年
4 周密;山羊可能感染了肺炎鏈球菌病[N];江蘇農(nóng)業(yè)科技報;2010年
5 記者 吳偉農(nóng);美科學家繪制出肺炎鏈球菌基因圖譜[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6 本報記者 李穎;肺炎鏈球菌遇流感病毒危害更大[N];科技日報;2010年
7 衛(wèi)生部北京醫(yī)院 張秀珍;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耐藥率上升快[N];健康報;2008年
8 中華醫(yī)學會公共衛(wèi)生學分會主任委員 曾光;秋冬季請呵護好“呼吸大道”[N];健康報;2010年
9 記者 毛黎;遨游天宇的特殊客[N];科技日報;2007年
10 記者 鄭靈巧;流感繼發(fā)肺炎鏈球菌疾病危害大[N];健康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蓉;兒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學及肺炎鏈球菌耐藥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2 張巧;肺炎鏈球菌毒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3 孟江萍;應用啟動子誘捕策略篩選并初步鑒定肺炎鏈球菌宿主體內(nèi)誘導基因[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4 張雪梅;肺炎鏈球菌轉(zhuǎn)化對細菌毒力和耐藥性影響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5 馬千里;肺炎鏈球菌毒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優(yōu)勢抗原篩選[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6 賁亞t ;肺炎鏈球菌HMG-CoA合成酶和還原酶基因克隆表達及功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牛司強;一種肺炎鏈球菌溶菌酶樣假想蛋白質(zhì)SP0987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李南;肺炎鏈球菌組氨酸激酶(VicK)的同源模建及其先導抑制劑的篩選和鑒定[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胥文春;DFI體內(nèi)篩選肺炎鏈球菌致腦膜炎相關(guān)基因[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7年
10 范楷;肺炎鏈球菌HtrA蛋白PDZ結(jié)構(gòu)域和嗜鹽古菌SAMPs蛋白結(jié)構(gòu)與功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馬超;肺炎鏈球菌分子分型與耐藥性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0年
2 高華;肺炎鏈球菌生物學特性鑒定及耐藥性分析[D];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2004年
3 吳艷麗;肺炎鏈球菌表面粘附素A的原核表達和免疫保護性的初步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姚成;肺炎鏈球菌耐藥性、分子流行病學和耐藥機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2年
5 秦燕;抗肺炎鏈球菌工程多肽體內(nèi)外抗菌活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趙清;篩選受轉(zhuǎn)化調(diào)控的肺炎鏈球菌毒力基因[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林琳;細菌培養(yǎng)和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痰中肺炎鏈球菌[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陽小燕;肺炎鏈球菌抑菌藥物作用的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9 劉建華;阿莫西林與紅霉素對肺炎鏈球菌的體外抗菌效果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10 陳保德;肺炎鏈球菌自殺性熒光報告質(zhì)粒的構(gòu)建與評價[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8623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1862332.html